腮肿大如鸡蛋、古稀老人数年泻、双手指麻痛 ……(三个案例学起来)
腮肿大如鸡蛋、古稀老人数年泻、双手指麻木疼痛 ……(三个案例学起来!)
左腮肿大如鸡蛋 小柴胡汤解忧患
2014年3月31日早上七点多,二弟打来电话说昨晚左腮肿起来了,自觉全身发热,头部闷痛,鼻干,从发来的照片上可见左腮部肿起来小鸡蛋大一片,微微发红,左腮及面颊部发僵。二弟平素嗜食辛辣,饮食不节,中焦内蕴湿热,值木火春升之令,湿热随其时令之气升发而成此证。《内经》:“火郁发之。”正此之谓也,治当清散少阳郁火,小柴胡汤加减:

二弟一周后要参加面试,忧心忡忡,余慰之不会影响面试。
4月2日上午,二弟打来电话说左腮部肿硬的地方变小了,头也不痛了,只是有痰咳不出,色黄,口特别臭,小便甚黄,仍宗前法:

4月5日上午,二弟说左腮部肿痛全消,口臭消失,尿色变浅,胃口大开。嘱清淡饮食,原方减量,继服一剂善后:

按:此案主要根据经络辨证,两颊属少阳、阳明之地,故予小柴胡汤加减清解少阳、阳明之邪,首剂若能即用生半夏,效当更捷。
古稀老人数年泻 痛泻要方一剂除
陈某某,男,75岁,住院病历号38935。主因“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7年余,加重伴左下肢乏力3天”,于2014年4月23日收住院。
入院症见:双下肢肿胀沉困,左下肢乏力明显,左侧肢体活动不利,无发热恶寒,无心悸胸痛,时有咳嗽咳痰,时有腹泻,无腹痛,无恶心呕吐,纳可,眠差,小便可。既往有脑梗死、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胆囊结石、前列腺增生等多种病史。
患者入院后,除了双下肢水肿外,特别提到腹泻好几年了,每天都要泻七八次,无腹痛。询其粪质,既无恶臭,亦非水泻,肛门无灼热感,泻后无明显乏力,黄连素、蒙脱石散、整肠生、培菲康等一干药物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也曾专科治疗,就是没什么效果。问能不能先给解决一下腹泻的问题,并要求请专科会诊治疗腹泻。
当然,患者愈疾心切可以理解,亦无不妥,然闻此言,笔者心中亦如打翻了五味瓶,很不是滋味。李中梓有治泻九法,喻嘉言有逆流挽舟,张仲景之黄芩汤、葛根芩连汤、赤石脂禹余粮汤、诸泻心汤等更是不胜枚举,历代治泻不乏高手,而今日可以说中医治泻之功已不足挂齿,何以尔竟数年不愈,还要笔者请会诊治泻,真是闻所未闻、令人汗颜!
观其人年已耄耋,而素体壮实,面色苍黄略暗,因脑梗死遗留左侧肢体活动不利,虽腹泻经年,日七八次而精神不衰。问其吃饭如何,答曰:“吃饭很好。”又问其有饥饿感吗?答曰:“不觉得饿,只是每顿饭来了就吃。”我笑曰:“不饿还吃啊!。”患者及家属亦相视大笑。察舌暗红,苔薄白、略显湿浊,脉滑。
观其脉证,当是湿浊困脾、清阳不升所致,脾虚气不能升,气为血之帅,致阴血津液停于下焦,故见下肢水肿、腹泻;清气不升、湿浊干于上焦故面见苍黄灰暗之色;法当健脾阳、除湿浊,清阳升、湿浊散,气机复其升降之常,诸证可廖。问其能服中药否,曰能,许其能服中药腹泻即可治愈。
思明代刘草窗先生一生以痛泻要方一方名世,治诸腹痛泄泻者,此虽泻而不痛,病机相似,亦不妨加减使用,处方:

服药1剂,腹泻即减为每日2次。观察服药至4剂,并无反复,每日排便1~2次,后即转方加减治疗其下肢肿胀乏力,调理十余日出院。
约十个月后知其因肺炎住院治疗,无腹泻。
按:中医讲脾升胃降,清升浊降,此案当以脾不能升为主要病机,脾不能升,清气下陷之泻,泻多清冷,以正气虚为主;而胃浊不降之泻,泻多臭秽,多挟宿食、邪热、痰浊之邪。另外,胃主受纳,此患者纳谷如常,故辨病在脾,食不知饥,亦脾不醒之明征尔。

双手指麻木疼痛 去久疾当归四逆
印某某,女,47岁,职员。
2014年国庆节放假回家,患者由其夫陪同从邻县开车过来找到笔者,要求给开点中药,治疗双手指麻木疼痛。因为是妈妈的朋友,所以妈妈早就和笔者提起过她的病,除了双手麻木疼痛好多年,其他没有什么症状。
刻下见:形体适中,面色略黄不泽,双手指间断麻木疼痛7年,右手为甚,夜间明显,自觉近1月来加重,腕关节以上无症状,关节无肿大变形,大便数日一行,月经周期25天,无痛经,量可,余无不适。察两脉弱、尺弱甚,舌淡红,苔水滑。
《伤寒论》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第352条:“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当笔者准备疏方时,患者拿出一沓化验单让笔者看,仔细看了化验单,查的项目主要是风湿及免疫抗体之类的,查得很全面,血沉稍高些,其余基本没有异常。但是患者情绪非常不稳定,在笔者的疏导下稍得缓解。遂处方:

之后笔者便回北京上班了,2周后患者白天双手便不再麻木疼痛,但晚上右手仍麻,问还需服药否,嘱其原方继服5剂。
三周后,患者告诉笔者妈妈说双手完全好了。
按:当归四逆汤治疗四肢尤其是上肢发凉麻木疼痛效果颇佳,这一点笔者从已故山西四大名医之一的门纯德先生的著作中也得到了印证。这类患者临床上还是比较多见的,尤其是女性,青年、中年都有,多属于西医学类风湿、雷诺病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很多疾病需要西医学手段的化验与检查然后才能确诊,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使用中医中药去治疗,至于方中用丝瓜络替代通草今有部分学者持此意见,笔者觉得效果还不错,便代用之。加生姜是《伤寒论》原文中的加减法,没加吴茱萸是因为她症状较轻,不像“内有久寒”,而吴茱萸入药确实不太好喝。加浮小麦是因为《金匮》有“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如有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之论,患者适逢更年期,心血渐亏,麦能养心,故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