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科技勘测技术不断更新换代,石油化工制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对于石油化工的产品检验应当更加严格要求,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的持续性和安全性,本文针对石油化工检验检测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旨在帮助检验人员在工作中提供一些工作方法及思路。
检测检验作为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因此检测手段的选用对于产品的质量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石油化学工业作为化学工业中的支柱产业,其主要以石油、液化石油气、润滑油或者天然气为原材料,在此基础上加工成不同结构的燃料油、或者油及气体经过裂解,生成不同碳链的有机化学物质或者化工原料。检验是通过运用科学的物理、化学、生物角度对检验对象进行科学客观的评判,对得出的结论进行观察,评判是否符合既定标准的过程 。检验的内容主要针对被检对象的技术性能方面的指标展开度量行为。由于石油化工的产品都存在一定的易爆易燃性,因此检验工作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检验工作中常常根据某一单一指标检验,其检验结果较为片面,不能形成对产品的绝对性评价,因此影响了检验结果的有效性。目前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大部分企业均设有检测部门,但是检验部门是生产部门下属的其中之一,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这在检验工作上收到了局限性。造成检验只针对生产环节进行,由于工作内容的局限致使不能实现产品从生产到运输的全程化管理,从而对于产品质量不能全程监控。这显著增加了在产品生产后在其他环节出现问题的风险机率。严重影响后续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企业在从事产品生产的过程中注重生产效率,不够重视产品检验工作,致使检验人员的质量监督职能下降,质量管理意识淡薄,有时会出现因为迁就产量而降低检验标准的现象,从而造成产品的使用效能下降。这不仅对企业形象造成影响,同时也因产品质量严重影响了企业发展的持续性。鉴于石油化工生产的化工产品大多具有一定危险性,其检验部门应当构建合理体系,以便对产品从生产到储运进行规范化管理。检验部门应作为独立部门存在,对生产及运输的整个过程起到全程监督的作用。同时明确检验部门的职责,每个月应当实行总结例会制度,对检查的各项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整改方案,并督促各部门予以改革实施。在检验产品的过程中,检验方法应当多元化、多角度化,以求对产品质量不以单一标准为检验标准。而是通过不同的检验结果形成对产品的综合评价。对以下几个方面应当进行重点关注。第一,检验过程范围不应局限于生产环节,应当包括采购、生产、灌装(包装)、储存、运输以及客户使用意见反馈等环节的全程跟踪。尤其是采购和生产环节是监控的重点。采购原材料的质量及性质,需要在生产之前进行详细的抽样分析。这样做不仅能实现对产出质量的预估,还能扩大供应原料的选择范围。通过对关键生产环节的管控及改良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出品率。第二,检验工作较为严谨,应当在适宜的检验条件下进行。故需要单独的检验空间及环境,对于检验时的干扰因素要进行排除。由于温湿度、电磁干扰、空气尘埃、光照等等限制性因素均会对检验的结果造成影响,因此,在检验过程中,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尽可能消除干扰因素。第三,检测过程中常用的检验仪器应当定期检查与校验。检验室内的仪器直接反应了检验结果,一般每日要进行维护,每月要进行精确度检查,发现检测异常或失准的仪器要及时更换,防止对检测结果的正确性造成严重影响。同时检测前的取样应本着随机性及代表性的原则进行,原材料样品的预处理要尽可能保持其原始特性。检测后的数据应当记录完整,保证数据精准。第四,广泛应用多角度的检测方法,在检查过程中有很多检测方法,如安全检测表、预先危险评估、故障分型及影响评估。通过上述方法的综合应用,实现生产过程中问题的解决处理。对于企业的检验人员的就职应当严格要求,入职要进行资格证的检查,无专业检验资格的人员不应入职检验岗位。检验部门应每周进行检验技术的培训,持续提高检验水平,打造专业产品质量检验的技术人才队伍。这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还能在检验过程中通过对各环节缺陷提出整改意见,从而促进生产到储运各方面的效能提升,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企业形象。对于石油化工的专业检验人才短缺,企业可以甄选生产环节工作经验丰富的生产人员进行专业的检验培训,这样不仅改善了检验部门的人才短缺的情况,还增加了产品检验及生产事故的处理效率。通过对石油化工的产品检验现状的改进措施,能够规范产品检验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能够全程实现产品由产出到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随着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检验技术的发展融合,相信未来的石油化工行业在产品检验方面更加高效准确,对产品的生产及使用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