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山宜水、宜室宜家”的圆土楼——二宜楼
福建圆形土楼建筑的典范之作,有“土楼之王”美誉
“一统世界无贵贱,平分空间无大小”的特殊结构
联通全楼的防卫通道“隐通廊”
呈太极阵型的“阴泉”、“阳泉”
福建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型民居,以丰富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聚居方式、合理的布局以及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选址理念而备受世人瞩目。二宜楼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有“土楼之王”美誉。楼名“二宜”乍听有些费解,寓意其实是宜山宜水、宜家宜室、宜内宜外、宜兄宜弟、宜子宜孙、宜文宜武。
福建华安县仙都乡二宜楼内环和外环
二宜楼是座单元式圆形土楼,建于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为“乡饮大宾”蒋士熊所建,耗时30年,占地9300平方米,坐东南朝西北,平面直径73.4米,外环楼高四层,内环一层,均匀、平等地分成12个单元,除门、厅、梯道而外共192间,“一统世界无贵贱,平分空间无大小”。
如今这里仍为蒋氏36户220多人聚居。圆拱形大门用花岗岩条石砌筑,设两重门板,内层铁板,门后双闩,门顶有泄水漏沙装置,可防火攻。内环平屋设厨房、餐室与客厅。外环一至三层为卧室、仓库,不开窗,四层向外为自家祖堂,泥墙与板壁之间有全楼贯通的“隐通廊”,只开小窗洞,且密布枪眼,可供防卫。楼内空地中两口水井,分名为“阴泉”“阳泉”,呈太极阵型。两泉的泉水温度永远相差一度。
楼内共存有壁画226幅,彩绘228幅,木雕349件,楹联163副,在福建众多土楼中是独有的,在中国古民居中亦属罕见。二宜楼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在3、6、10单元的墙上、天花板上张贴许多1931年《纽约时报》、1932年《纽约晚报》,还绘有西洋钟、西洋美女,并标注译文的壁画。
二宜楼兼有内通廊式和单元式两种圆楼的优点,抗风抗震,冬暖夏凉,公私兼顾,安稳舒适。居民门内是自家天地,户外是家庭世界,楼外是绿色的田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真是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喜欢我的文章,请点击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