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有时候真的需要「约一场」
上周五,王大力邀请小思思去植物园逛个户外展。
小思思一听到「植物园」听起来就像是退休老年人会去散步的地方。
但「户外展」对小思思吸引还挺大的,工作日出去摸鱼,总要比呆在闷闷的办公室要好一些。
到了植物园才发现,这展,比想象中可要年轻多了~
有可以快乐合影的装置艺术,还有洋气的户外帐篷可以品coffee。
这些好玩的东西一下子让植物园变得有趣了起来,这大概就是展览的魅力吧~
很多人听到「展览」两个字,就会被劝退,觉得这事距离生活特别遥远,都是一些看不懂的艺术品。
但其实在千万种展里,不光只有看不懂的艺术品。
灯光展、烟花展、玩具展……只要有主题,一个展就会成立。
每个展的主题不同,针对的人群也不同。
小思思两年前被朋友喊去东京看「JUMP」创刊50周年展,对二次元一窍不通的我当时就是疑惑脸:一本漫画杂志的展还要赶去日本?
不过这种对「JUMP」浅薄的认知在瞬间就被朋友骂醒了,从小到大,小思思看过的日漫基本都出自这本杂志。
不热爱,所以没办法感同身受,但这不要紧,在现场看到朋友闪闪发光的眼神,就会明白这场展对他来说,意义非凡。
一些名气很大的展,不一定就是适合自己的。
比如香港巴塞尔,它更加适合一些关注现代艺术,或是有购买力的人群。
小思思排了一个多小时队,进入之后看一圈,啥都没记住,但偶遇了贝克汉姆。
他是去买艺术品的,而对我来说,现场最熟悉的艺术品就是贝克汉姆本人。
很多展,不仅可以看,还可以用听觉去享受~
去年秋天,小思思和王大力在北京闲逛时候,还偶遇了一个胡同展,在四合院里的每一间屋子里,都有关于北京胡同的记忆。
有3D制作的建筑模型,有拍成视频的老北京故事。
戴上耳机,鸽子咕咕咕的声音就把小思思带到了北京的胡同里:早起的大老爷拎着鸟笼,操着一口标准的京腔和邻里们打着招呼。
遛弯结束就上楼顶看看自己精心圈养的鸽子,骄傲的对着镜头说:北京奥运会,我的鸽子还参加了呢。
在四合院里的角落里,还放着一些小时候的玩具。
小时候为了能够融入集体而拼命练习踢毽子的小思思自然要秀一把。
踢毽子的场景,应该也是展出的一部分吧。
视觉、听觉、亲身体验,展出中各种展现形式,让参与的人能更快融入他们所希望呈现的氛围中。
火到爆的TeamLab,每一次都会用光和声,让身在展览里的人,像做梦一样云游。
展览,不会被形式、空间所限制,他们会用各种形态出现在世界里。
巨大的装饰艺术,利用自然环境,能够让人更放松的去体会他们的情感。
茄子去年去的濑户内海,易如上个月去的阿那亚是展览更极致的体现。
一个小岛,被画展、艺术展、装饰展、音乐会所包围着,只要进入那个区域,你总能找到属于你的展览。
除了这些让人比较容易的接受的展览,还有一些奇奇怪怪的。
小思思有一次因为猎奇,和朋友去了一个防火系统的展览。
好家伙,这展览居然在一个政府大楼的地下室…
进去之后一排穿着各个年代防火衣的假人一字排开…阴暗的灯光加上奇怪的假人表情,让人怀疑这到底是一个展览还是密室逃脱。
这种猎奇的展是小思思自找的,但还有一些被夸上天的展,是真令人失望。
这几年,小思思也踩过不少展览的雷。
一些莫名其妙被炒起来的网红展,没多少作品,却派头十足,不仅票价不菲,进去之后居然还要赶进度,一个作品看久了还会被工作人员往前驱赶。
还有一些打着「最全」旗号的合集展,进去没有主题,没有引导,看就完事了。
一个红色灭火器旁边放着一个白色灭火器,小思思站前面,半天没搞明白是什么含义,结果发现原来白色的是艺术品,红色的是展厅的真正的灭火器。
ok, fine.
如果这作品就是用来讽刺当代艺术品的,那就挺成功,如果不是,小思思觉得策展人本身也没多重视这场展览,居然会把这两样东西并排展示在那儿。
就像小思思开头说的那样:每场展览都有它所针对的受众,看完一场展觉得看不懂,或是不好看其实是一件挺正常的事。
我们没必要把「看不懂」都默认为自己认知不够,说不定有时候,真是策展人的锅。
小思思男朋友是一个写代码的钢铁直男,和很多男生一样,看展对他来说,是一件陪女朋友才会去做的事。
结果去了现场,他比小思思还认真。
带着耳机,从艺术家本人的介绍开始,听每一幅画的讲解,听完还要和小思思聊几句对艺术品的看法。
小思思爱看展,因为在展览上,可以让人暂时忘记生活的琐事,投入到另一个世界。
优秀的展览,可以大家沉静在艺术家所营造的世界里。
我曾经看到叔本华在书里这样写:各种艺术是将我们从扭曲的枯燥无聊生活中拯救出来的唯一途径,因为它们可以赋予我们超越性,帮助我们实现精神上的逃离,给予一丝宽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