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海洋强国路上中国海洋大学的奋勇担当
“新农科背景下的水产类专业建设,要主动适应新的科技发展前沿和产业发展业态,培养适应和引领水产业发展的卓越人才。”9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发起成立“中国新农科水产联盟”,校长于志刚真诚邀约近50家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和协会组织加盟,携手加快推进水产领域新农科建设步伐,更加有效保障“蓝色粮仓”安全。
作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中国海大牢记“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坚持立足青岛、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深耕海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为培养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加快海洋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作出一流贡献。
向海图强育栋梁
“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材,应国家需要”是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建校之初就确立的办学宗旨,历经近百年风雨,中国海洋大学始终初心如磐、使命在肩。
“在科研学习和未来的人生规划中,要拥有更开阔的眼界和更高的心气,着眼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需求,敏学笃行,持之以恒,肩负起向海图强的重任。”9月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宋微波为2020级研究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叮嘱新一代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做有家国情怀的中国海大人。作为国际知名的原生动物学者,30余年来,宋微波全身心投入到海洋纤毛虫的研究事业中,从一个人发展成为一个团队,直至成为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基地。他主持构建了全球较大的海洋纤毛虫DNA库,使我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国际海洋纤毛虫学研究中心,持续引领着世界海洋纤毛虫研究领域的潮流与方向。
“通识为体,专业为用”是中国海洋大学的本科教育理念。5年前,中国海大在通识教育领域大胆革新,创办行远书院,致力于培养古今贯通、中西荟萃、文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行远书院是学校通识教育的实验区和本科教学改革的‘特区’,旨在帮助学生拓宽人生视野,在人格培养和能力训练上打下基础,成为适应未来30至50年社会需求的‘博雅’人才。”院长钱致榕信心满满。5年后,已有5届200余名毕业生怀揣“厚基础”的自学根基、“宽口径”的从业能力和“深识见”的思维自省从这里走出,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书院规模初成,声誉日隆。
无论是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海德学院的创建,还是深入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制定《中国海洋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4)》,以及推行“3+1+1+4”本硕博贯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国海大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努力成为一名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立足本职,加强学习,尽快完成由一名大学生向合格基层军官的转变。”8月2日,中国海洋大学2020届国防生毕业出征仪式隆重举行。这是中国海洋大学培养的最后一届国防生,伴随着他们毕业远航,这项始于2002年的军地人才培养工作完美收官。峥嵘十八载,砺剑育英才。18年来,累计有1452名国防生从这里走出,奔赴万里海疆,担负起守望蔚蓝、护佑国防的重任。
“书记面对面”“校长下午茶”“真情·责任·发展”学生座谈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学校领导走近学生,融入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厚植大学生爱党爱国情怀,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仅有的一所海洋大学,立德树人、谋海济国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光荣使命。我们将牢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指示精神,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大学,努力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浩海求索攀高峰
“曾经名贵的海珍品扇贝,如今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我们育种人员感到很欣慰。希望通过进一步的努力,给中国老百姓提供更多高品质的蛋白质。”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说。30多年来,包振民和他的团队以“让扇贝产业旺起来、养殖户的腰包鼓起来、老百姓的餐桌靓起来”为己任,陆续攻克贝类遗传学和育种领域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助力沿海渔民走上了小康道路。他领衔完成的创新成果“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荣获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成为该年度水产科学领域仅有的国家技术发明奖。
“强化发展特色,协调发展综合,以特色带动综合,以综合强化特色”是中国海大独特的学科发展思路。中国海大的海洋科学、水产两个学科在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位列首位。近年来,围绕多尺度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和海底圈层耦合过程等取得系列“从0到1”的突破,包揽我国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的物理海洋学科研究论文6篇,超过同期的美国Woods Hole和Scripps海洋研究所。2018年,吴立新院士领衔完成的“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获国家深海领域首个自然科学二等奖。薪火相传,厚积薄发,过去的“跟跑者”已成为国际海洋科学并跑者,并努力成为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气候领域的领跑者。
6月18日,青岛国际寡糖制备中心在中国海洋大学揭牌成立。我国现代海洋药物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发起的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计划,正不断从浩瀚大海中发掘生物医药资源,造福人类。两年前,管华诗团队发布了全球首个海洋天然产物三维结构数据库。该数据库容纳了30117个海洋天然产物的准确三维结构,可直接用于虚拟筛选与智能药物设计,将海洋药物研发成本和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打造‘蓝色药库’是人类的共同事业,海洋的所有问题都是国际问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参与。我们开放数据库,希望为人类的健康事业造福。”管华诗团队正在让“海济苍生”的梦想照进现实。
拥有“东方红3”船、“东方红2”船和“天使1”船组成的一支覆盖从近岸到远海直至大洋且全国高校独一无二的科考船队;构建了世界上较大规模的区域海洋观测网——南海潜标观测网;“两洋一海”透明海洋计划、“印太海底科学计划”、“21世纪海洋蛋白质计划”、蓝色智库……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一批批重大科学计划和国之重器从这里孕育并挺向“深蓝”。
“浩海求索,勇攀高峰。面对海洋强国建设的重大机遇,中国海洋大学要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引领作用和海洋高新技术支撑作用,加速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的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在蔚蓝大海书写出创新的绚丽篇章,肩负起世界一流大学应有的使命。”于志刚表示。
谋海济国谱华章
在新中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历史上先后激荡起藻、虾、贝、鱼、海珍品五次浪潮,每一次浪潮澎湃而起之时,中国海大人都勇立潮头,彰显牧海兴渔的中国海大力量。
近日,我国首个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在南黄海海域批复设立。支撑这一国家级别水产养殖试验区的核心技术便是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领衔开发的黄海冷水团鲑鳟鱼绿色养殖技术。自2014年始,董双林携团队就开启了利用黄海冷水团养殖冷水鱼的探索。7年辛苦不寻常,从(沂蒙)山(黄)海接力养殖模式的创建,到淡水低温节能环保循环水育苗系统、多水源鲑鳟鱼类海水驯化系统研发,再到我国首艘养殖工船“鲁青新渔养60001”下水和世界较大深远海养殖重器——全潜式网箱“深蓝1号”投入使用,直至日前完成中试进入产业示范阶段,矢志创新、牧海唯真的路线图清晰可见,一个千亿元的产业正在兴起,“蓝色粮仓”更加丰裕。
“中国牡蛎产业的进步升级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令人高兴。”2019年11月,在青岛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牡蛎研讨会上,世界牡蛎学会主席森胜义(Mori Katsuyoshi)对中国牡蛎产业不吝赞美。“海大1号”“海大2号”“海大3号”,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李琪陆续培育了3个牡蛎新品种,在助推我国牡蛎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道路上,他的团队功不可没。
9月25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举行2020级研究生开学仪式,首批入驻的170余名研究生将在海南自贸港这片热土上书写“强国一代”的青春华章。近年来,中国海大布局南海动作频频的背后是一所“国字号”重点大学在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路上奋力扛起的使命与担当。
李华军院士领衔完成的“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不断刷新海洋工程创新“加速度”;麦康森院士团队提出的独具特色的水产饲料工业发展模式迄今已在全国60多家企业推广,累计直接新增产值年超600亿元;薛长湖教授主持研发的“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开辟了海参营养保持与高质加工的新体系,在我国大中型海参加工企业广泛应用,3年助力企业新增销售额72亿余元。学校携手青岛市城阳区共建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海洋生物产业发展的新高地;海洋科教创新园区(西海岸校区)开工建设,不久的将来,青岛市将再添一张产教融合的新名片……中国海大已成为驱动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的“活力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