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PCI洞见|12. Crossover如何选择支架Size?

12. Crossover如何选择支架Size?

大家好,我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黄浙勇。

今天我们主要讲Crossover情况下,支架如何选择尺寸。

我们知道血管是由粗到细的,所以简称血管束。在由粗到细的这个过程中,它是有规律的。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表格(下图)。

D主支远端和D分支是两个分支的直径,汇合以后主支的直径见D主支近段。它的基本规则是什么呢?主支的大小是两个分支相加乘上0.678(≈0.68),所以我将它简称为“68折”规律。

例:前降支是3.5mm,回旋支是3mm,它的主支直径多少呢?3+3.5,还要打“68折”,折算后为4.4mm。这是一个规律。

假如违反了这个规律,需要仔细确认一下是否有特殊原因。比如前降支是3.5mm,左主干也是3.5mm,你要看一下左主干是否有痉挛、有病变?假如前降支是3.5mm,回旋支是3.5mm,左主干是6mm,你看一下是否有瘤样扩张?或前降支是否有病变?

另外一个,分支血管的直径与汇入血管的直径是有关系的。

➤ 2.5mm的分支,如果汇入到4mm的血管,主支近段血管内径增长0.4mm;

➤ 同样是2.5mm的分支,汇入到3mm的血管,主支近段血管内径增长0.73mm;

➤ 如果汇入到2.5mm的血管,主支近段血管内径就增加了0.9mm

总的来说,只要分支血管直径是2.5mm,主支血管直径近段与远端会相差0.4-0.9mm,差距会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支架型号选择需要注意了。放好以后POT一定要认真对待。

支架怎么放?

我们大家都知道,现在的标准是远端血管标准,就是说以远端的血管来选择支架的大小(下图-左)。近段不够大,可以把它后扩张,叫做POT。但事实上早年的时候不是这样的,早年的时候我们是以近段血管大小为标准(下图-右)。近段血管这么大,支架就这么大,放好以后远端就偏大一点了。所以这里面很多情况下出现了夹层。我们知道远端的夹层相对危害性比较大,夹层容易撕裂。另外一个危害是支架型号偏大以后,脊移位、斑块移位,它的幅度都会比较大,所以分支闭塞的可能性会比较大。

正是由于远端夹层,分支闭塞这两个并发症的存在,使得支架的选择从近段标准变成了远端标准。现在大部分是远端标准。

支架最大扩张直径

支架型号选择的时候,必须考虑到支架的平台不同。大家看一下这里面两种常用的支架(下图)。

一种是Resolute支架,2.25mm、2.5mm、2.75mm 3种型号,它的支架平台是一样的,最大能扩张到3.5mm。3.0mm、3.5mm、4.0mm这3个支架平台是一样的,最大能扩到4.75mm。而PP支架它就不一样, PP支架的4.0mm是单独的,最大能够扩张到5.75mm。

所以当我们讲前面列举的例子,左主干是4.4mm,前降支是3.5mm,Crossover的时候,选择支架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下用哪一种?以前降支支架为标准,3.5mm,左主干要扩到4.4mm,这里面Resolute能扩到4.75mm,PP能扩大到4.25mm,两个都基本满足,但看起来似乎Resolute更优一点。这是我们选择支架型号的时候,需要考虑的问题。

支架最小扩张直径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最小扩张直径的问题,这方面临床意义相对比较小,大家可以自己了解一下。

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Crossover支架选择方面的一些问题。

谢谢大家。

 敲黑板 

Crossover时如何选择支架尺寸,注意事项如下:

① 主支的大小是两个分支相加乘以0.678(≈0.68),简称“68折”规律。违反该规律时,要仔细考虑是否有其它特殊原因;

② 支架的直径选择,主要参考远端血管直径,适当参考近端血管直径;

③ 支架型号选择时,还需考虑不同支架平台的最大扩张直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