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德格朗:北欧现代派诗歌的先驱
回望20世纪诗歌发展脉络,北欧诗歌是一个耀眼的板块,它为我们带来了诸如拉格克维斯特、哈里·马丁松、贡纳尔·艾凯洛夫、奈莉·萨克斯等耳熟能详的诗人,也可以说他们构成了北欧现代诗的“黄金链条”。但在这链条上,有一个诗人往往被我们所忽略,那就是芬兰瑞典语诗人索德格朗(1892—1923)。
索德格朗在短短的一生总共出版了4本薄薄的诗集,在她31岁的时候肺结核病夺去了她的生命。之后,她的诗歌重新被整理出版,结集为《不存在的国土》,依然是很薄的一本诗集。就是这样一位多病不多产、不被当时的时代所理解的诗人,死后才慢慢受到重视。在北欧现代诗歌的“黄金链条”上,她几乎是一个源头、一个触发点,因为她的开创和过渡,北欧现代诗歌的历史才能一代接一代地传递下去。
启动北欧诗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欧洲,是法国、英国、德国等一批经济发达国家文学急剧变革的年代。19世纪中期,肇始于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已接近尾声。随着1857年波德莱尔《恶之花》的发表,现代派文学诞生了,随后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象派等现代派文学横扫欧美大陆。
但是在北欧,文学发展又是另一番面貌。北欧的工业革命起步晚,经济比较落后,北欧文学变革的步伐相应地也大大晚于其他欧洲经济发达国家。在19世纪的北欧,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直是文学主流。直到19世纪末,北欧文学都没有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索德格朗所在的芬兰,因为一直处于瑞典和俄国的统治下,文学更是落后于北欧其他国家,芬兰甚至没有自己的文学传统。直到伦洛特采编的民族史诗《卡勒瓦拉》出版,芬兰才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官方语言。
芬兰文学起步虽晚,但充满了爆发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是芬兰文学急剧变化的时期,文坛不仅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也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1916年,身患结核病的索德格朗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诗》,这可以说是北欧的第一本现代主义诗集。此后的1918—1920年间,她又出版了三本诗集:《九月的竖琴》《玫瑰祭坛》和《未来的阴影》。纵观这些诗集,索德格朗在北欧诗歌从传统到现代转换的过渡时期借用了两种资源,一是传统的浪漫主义和民歌资源;二是在北欧之外的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的象征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等现代派诗歌资源。
索德格朗对于北欧诗风从传统到现代转换的尝试,首先表现在声音上。芬兰传统的民歌“卡勒瓦拉体”在音节、音步、押韵上有严格的讲究,而且主歌、副歌也有形式上的规定。索德格朗的《诗》虽然灵感源自民间谣曲,但却是自由的,而现代诗的第一个准则也就是形式的自由。这本诗集中的诗如《冷却的白昼》《老房子》《秋天的日子》《岸诗两首》等打破了声音的枷锁,以自由体形式把诗从严格的韵律中解放出来。虽然这些诗读来不如民歌乐感十足,但却获得了意义的丰富与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