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琐窗寒·寒食》原文/注释/赏析
琐窗寒·寒食 [宋]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①。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②。旗亭唤酒③,付与高阳俦侣④。想东园、桃李自春⑤,小唇秀靥今在否⑥。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注释
①剪烛西窗语:借李商隐《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语,抒发怀乡之情。
②禁城:指京城,即汴京。百五:指寒食节。冬至后一百零五日为寒食。“百五”是唐宋人习惯说法。寒食节前后禁火三日,是当时习俗。
③旗亭:指酒楼。
④高阳俦侣:指西汉郦食其自称高阳酒徒。俦侣chóu lǚ:意为伴侣,朋辈。
⑤自春:花朵照常开放。
⑥尊俎(zǔ):古代盛酒和肉的器皿。此处指酒席。尊,同“樽”。
赏析
这首词集中抒发了词人的羁旅情怀。
上片写暮春欲雨之时,由日转夜,从夜雨说到话雨,又从话雨想起昔年楚江暝宿时旅况,羁旅情味,由外及内使人深思。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开首三句点明时间和词人彼时所处环境。薄暮时分,柳色渐渐昏暗,乌鸦盘旋聒噪,词人身着单衣站在朱户小帘之后凝神沉思。这三句虽为叙写眼前景况,但对词人呼之欲出的愁思、孤独、烦乱的心情起着渲染的作用。此外“暗”与“啼鸦”也有暗示欲雨之意。
“桐花半亩,静销一庭愁雨”,半亩大小的庭院中,开满了桐花,静静地笼罩着整个庭院,犹如把阵阵阴雨和人的愁思封锁在这里。这两句词人虽继续叙写他伫立帘后所见之景,但同时景中含情,词人的愁绪、孤独、烦乱之情经跃然纸上。这里词人用一“锁”字使得本为抽象无形的情绪形象化,从而突出了词人此时愁闷难堪的心境。比之李清照《声声慢》中所描写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意境更别俱一番韵味。
“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这三句是说那滴哒洒落在空寂的台阶上的雨声,使得词人心绪更加烦乱愁闷,直到夜深仍不停息。面对此情此景,词人不禁联想到,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自己何时才能与故人相会。词作至此,愁绪的内含已渐渐明朗、具体化了。
“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今夜的孤零恰如往昔夜宿楚江之畔,江风吹得灯火零乱,说不尽少年羁旅的无限凄惨艰难。这里词人宕开一笔,由眼前之景转而忆想从前,在变幻境界中感叹风灯零乱,少年羁旅,颇有不胜今昔之感。“楚江”,“风烛”,此形容人生短暂,老年人如风前之烛。苏轼诗有“过眼百世如风灯”,杜甫诗有“风前春灯乱,江鸿夜雨悬”,所绘即此情景。
下片叙写寒食及节日思乡之情。寒食禁烟而饮酒,人到老年,回忆往事不胜感慨。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词作承上片结句的少年羁旅,转入叙写当今的迟暮情景,由以前之虚幻,转入眼前之说实;如今我已是暮年的人。京城胜游处正逢寒食节,一律禁止了烟火。此句即点明时令是在寒食节。又为下句做了铺垫和衬托。
“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寒食禁烟不禁酒,故可去酒楼饮酒。所以旗亭饮酒取乐之事,也只是高阳酒徒们的事。此句实际上是反证自己为愁思所缠绕,没精打采,对玩乐毫无兴趣。
“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我想,故乡园中的桃李,必定照常迎春怒放,那如同美人嘴角两旁酒窝般的花朵,不知今天是否挂满了树枝?词人把对羁旅之愁与思家之情化成了具体的内容。词人描述得越具体,越真切,说明其思念之情越铭心刻骨。句中用一“否”字,把词人的关切之情显得更加真切。
“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待到我归乡之时,一定还会有残存的花儿,等待着我与宾客举杯痛饮,一洗烦襟。可见词人归心似箭,未踏归途,并已设想好归家时的情景。同时充分表露出词人对家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很巧妙地将现实、回忆、设想结合起来,结构天成,含蓄而又细腻,意淡而气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