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华:敬畏字纸
敬畏字纸
河北 陈志华
2019年十月中旬,我与老伴随旅游团来到了江西省婺源的石耳山下,乘坐了十二分钟的索道,来到了一个十分神秘的地方——篁岭古村。没想到,树木葳蕤的森林之中,竟藏匿着一个极美丽又古老的小山村。
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参天古树,放眼望去,葱葱郁郁的绿色连绵不断,苍翠的树木层峦叠嶂,满眼的绿色,令人十分惬意。其中,几百年树龄的榕树随处可见。清澈的小溪,流水淙淙,缓缓流淌。极目眺望,对面山上,层层叠叠的梯田上金黄色油菜花绚丽多姿地绽放着,仿佛是一片错落有致金黄色的世外桃源。
我们首先来到了“竹山书院”,这是古村的一座老学堂,学堂坐东朝西,一排排木头桌子、木头凳子,整齐地静静地排列着,桌子上还放着一本本书哩。俯首观看,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有的游客还饶有兴趣地大声诵读着。我想,这学堂或许在向游客们默默地诉说着久远的历史,彰显着篁岭古村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吧。
学堂门口的右侧一个不太大的小香炉引起我的好奇,近前驻足观看,上面刻着“敬惜字纸”四个大字清晰可见。据导游讲,这里的先生常常教育学生们:“我们从小就应养成好习惯,对每一张纸,每一个字,都要心存敬意,心存爱惜。”所以,学生们用完的纸不能随意丢弃,而是放到这里小香炉里一块焚烧。
此刻,“敬惜字纸”四个大字牢牢地镌刻在我脑海中,使我陷入深思。不由想起我小时候,我写作业写错时,撕下来的纸,刚要团吧团吧扔掉,当小学老师的母亲忙阻止我:“孩子,记住了,不能浪费纸张的,这纸可以用来当算术的草稿纸呀。”为此,我这一生中,已养成习惯,对每一张纸都心存敬畏,只有正反面密密麻麻写满了,才会换另一张。对于自己工作时写的教案,退休后所起草文稿都心存敬畏,好好保留着呢。“敬惜字纸”成为了我此次旅游的最大收获。
悠悠地漫步在“地无三尺平”,四面环山的篁岭古村的街道上,只见每家的房屋都是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家家的门前都挂着一串串鲜红鲜红的辣椒,以及一嘟噜一嘟噜黄橙橙的玉米穗;屋顶上偌大的竹匾里晒着谷物或辣椒。在这里称之为‘晒秋’。自从2018年,中央正式命名“秋分”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以来,这里的人们十分重视过这个节日。去年,这里的人们以红辣椒为底色,以黄色玉米在中间摆成“丰收”两个大字。今年,他们又以以红辣椒为底色,以黄色玉米在中间摆成“70” 两个大字,以表示祝福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彰显着古村的人们对祖国无限的热爱和祝福。晒秋,无疑成为古村篁岭一道最最靓丽的风景线。
古村里处处闪烁着百姓们的民俗风情,走在在近300米天街上,窄窄的街道,石头铺就的地面上十分清洁。古巷两侧,一个个样式迥异不同的花盆,一块块别致的小花坛,随处可见,各种各样鲜花姹紫嫣红分外娇艳。可看出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十分热爱,对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街的两侧商铺密布,如:茶坊、书场、酒肆、商店,应有尽有,古趣盎然。悠悠漫步着,一路欣赏着,犹如在静静地欣赏着一幅生龙活虎的“清明上河图”。
最后,我们来到了玻璃栈桥的桥头。我这人自小就胆小、恐高。老伴说:“来,我牵着你的手,为你保驾护航。”此时,几位年轻人刚从桥上过来,只听其中一个姑娘说道:“哎呀,我的妈呀,刚才可把我吓死了,透着桥面的玻璃向下一看,好恐怖啊!万丈深渊耶,心想,万一玻璃碎了,掉下去就粉身……”“那是你自己吓唬自己。”另一位姑娘反驳道。原本胆小的我,听到此,早已是鸡皮疙瘩起了一身,决定不冒险了,还是坐在桥头的石凳上静静地等吧。
我坐在桥头的石凳上,不由得放飞了思绪的翅膀,是谁首先发现了这个古老的村庄?又是谁有远见修了高速公路,使这里变成了旅游景点?这里的农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可能做梦也没想到吧?之后,这里还会做哪些再开发呢?……
责编:丁松 排版:何苗
陈志华,笔名:陈杉,退休教师,老三届知青。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散文学会理事。自幼 酷爱文学,八十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至今已出版《杉树情怀》、《相逢一笑春满怀》、《幸福靠自己》三部散文集,一部长篇小说《一生情未了》,共发表文学作品共计150余万字。曾获国家级、省级文学奖数十篇。自2017年至今已在网络平台上发表文中一百余篇。现任石家庄市第十中学“文曲社”(文学团体)校外辅导员。第三届河北省省会“阅读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