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枸骨叶
药材名称:枸骨叶
别名:功劳叶、羊角刺、老鼠刺、猫儿刺、六角茶、六角刺、八角刺、鸟不宿、鹅掌簕、苦
丁茶
采收加工:8-10月采叶,拣去细枝,晒干。
药用部位:叶
产地: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
科:冬青科
原植物:枸骨
植物情况:常绿小乔木或灌木
高3-8m。树皮灰白色,平滑。
叶硬革质,长椭圆状四方形,长4-8cm,宽2-4cm,先端具有3枚坚硬刺齿,中央刺齿反曲,基部平截,两侧各有1-2个刺齿,先端短尖,基部圆形,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黄绿色,两面无毛。
雌雄异株或偶为杂性花,簇生于2年生枝的叶腋;花黄绿色,4数;萼杯状,细小;花瓣向外展开,倒卵形至长圆形,长约2.5mm,宽约1.5mm,基部合生;雄蕊4枚,花丝长约3mm;子房4室,花柱极短。
核果浆果状,球形,熟时鲜红色,直径4-8mm;分核4颗,骨质。花期4-5月,果期9-10月。
枸骨叶药材性状:叶类长方形或长椭圆状方形,偶有长卵圆形,长3-8cm,宽1-3cm。先端有3个较大的硬刺齿,顶端1枚常反曲,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有刺齿1-3枚,边缘稍反卷;长卵圆形叶常无刺齿。上表面黄绿色或绿褐色,有光泽,下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叶脉羽状,叶柄较短。革质,硬而厚。气微,味微苦。
枸骨叶
1叶片呈类长方形或矩圆状长方形
2先端具3枚等大的硬刺齿,顶端一枚常反齿
3基部平截或宽楔形,两侧有时各具刺齿1~2枚,边缘稍反卷
优等品 以叶大、色绿者为佳。
枸骨叶药性:
【性味】 苦,凉。
【归经】 归肝、肾经。
【功能主治】 清热养阴,平肝,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目眩;高血压。
【用法用量】 9~15g。
【贮藏】 置干燥处。
【备注】
苦丁茶:枸骨的嫩叶,在清明前后采摘,水泡后晒干,泡茶喝治头痛、解热。江浙一带销售
的苦丁茶为此种,四川、广西与此有区别。'
【附方】
①治肺痨:枸骨嫩叶一两。烘干,开水泡,当茶饮。(《湖南药物志》)
②治腰及关节痛:枸骨叶,浸酒饮。(《湖南药物志》)
陈藏器云:''木肌白似骨,故云枸骨。''其叶卷曲,尖角有刺,形如动物爪,故有猫儿刺、枸
骨刺、老虎刺诸名。叶常有八角,因而有八角茶、八角刺诸称。
【各家论述】
1.《本草图经》:“枸骨木多生江、浙间,木体白似骨,故以名。南人取以旋作合器甚佳。
《诗·小雅》云:南山有枸。陆玑云:山木,其状如栌。一名枸骨。理白可为函板者是此
也。”
2.《纲目》:“枸骨树如女贞,肌理甚白。叶长二三寸,青翠而厚硬,有五刺角,四时不
凋。五月开细白花。结实如女贞及菝葜子,九月熟时,绯红色,皮薄味甘,核有四瓣。人采
其木皮熬膏,以粘鸟雀,谓之粘(禾离)。”
3.《本草经疏》:论功劳叶消痰火,清热凉血之功 缪希雍:“秘方取其叶煮饮,治痰火甚
验。盖痰火未有不因阴虚火炎,上烁乎肺,煎熬津液而成。此药直入足少阴经,补养阴气,
则痰火自消,如釜底抽薪之意出。兼能散风毒恶疮。昔有老妓,患杨梅结毒三十年者,有道人教以单服此药,疮愈而颜色转少,皆假其清热凉血之功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