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汤(二)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这个公众号哦!
一、条文字眼
手掌烦热,唇口干燥,瘀血在少腹不去。
二、组成
吴萸三两、当归 、川芎、芍药、人参 、桂枝、阿胶、丹皮、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三、方解
1、丹皮、桂枝、芍药,有桂枝茯苓丸之义,针对“瘀血在少腹不去”之面色黧黑,舌质紫暗,脉涩;
2、吴萸、人参、生姜(去大枣),有吴茱萸汤之义,针对太阴寒饮水湿证之怕冷,双足冷,小腹冷,白带异常,舌质白厚,脉弦滑,便稀溏; 3、麦门冬、人参、甘草(去大枣、粳米),有麦门冬汤之义,针对“手掌烦热,唇口干燥”、舌苔微黄、小便黄、手脚心热的阳明津亏症候;
4、阿胶、当归、芍药、川芎,有(芎归胶艾汤去生地、艾叶)之义,针对气血虚弱引起的疲倦、乏力、懒动、面色黄、月经量过多、月经量过少或闭经或崩漏。
5、当归、川芎、芍药,针对“瘀血在少腹不去”,三味药不但养血同时可以活血。
6、桂枝,芍药,当归,川芎,炙甘草,吴茱萸,生姜,相当于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
本方含有桂枝汤、麦门冬汤、胶艾汤、桂枝茯苓丸、吴茱萸汤、炙甘草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汤等诸多方的方证集合,可以认为本方是由这些方剂相合并化裁而来。
四、辨证要点
1、月经不调、血色暗淡或有血块。
2、自觉双足、双腿冷,手心热而又恶风、自汗,午后有发热感,或有阵阵潮热。
3、腹壁薄而无力,小腹部拘急、疼痛或胀或冷。
4、口唇干燥,舌质暗淡,脉涩。
5、少腹冷,腰沉重,少气懒言。
6、白带多,同时皮肤干燥,尤其是腿部皮肤最为干燥。
五、体质要求
一、全身状态
体形多瘦弱或中等,也有壮实不出汗者(加麻黄),营养状态较差或中等,或有贫血,整体机能低下,有明显的虚弱表现,如精神萎靡不振、全身倦怠乏力、嗜卧、气短懒言、语音低微、头痛头晕、性欲淡漠等。冷证多见,尤以腰以下冷最为明显,如手足不温、胸背部、腰腹冷感,腰腹冷痛多在经期加重,午后潮热,烦躁不安,或有汗出。
二、头面部
面容枯黄无华,多呈贫血貌,或潮红,或暗红,或有黄褐斑;口唇干燥,色淡,或有开裂,不少女性的毛发出现脱落、干枯、发黄,易于折断。还有部分女性可出现阴道炎、阴道干枯、瘙痒等症。
六、病机辨证:本方既有太阴虚寒(四肢冷,白带异常,少腹冷 等)也有阳明内热(烦躁、唇口干,手足烦热,潮热等证),是寒热错杂的厥阴加瘀血证(舌下脉络紫暗,脉涩)。
七、临床运用
1、妇科主方:带下、月经不调、崩漏(属于厥阴证者),月经过少多是月经过少、崩漏、不孕。
2、皮肤病:慢性皮肤病,久治不愈有唇口干燥,手掌烦热者可以考虑本方,荨麻疹,扁平疣,银屑病等(属于痰湿夹瘀血)全身皮肤枯燥、干燥、脱屑。
3、口腔溃疡属于厥阴证者 。
4、失眠伴厥阴证者,尤其是更年期妇人。
5、脱发伴月经不调。
6、温经汤证但是体质壮实不出汗,用温经汤加麻黄或是葛根。
7、前列腺增生,阳痿,遗精等男科病。
8、更年期综合证。
八、加减运用
1、阳明内热重加重麦冬、丹皮的用量,甚至可以加黄芩以去内热;
2、太阴虚寒重则去麦冬,用肉桂代替桂枝,生姜换干姜,再加艾叶、小香;
3 、水饮重,加茯苓、白术构成苓桂术甘汤之义;
4、瘀热重加桃仁、大黄(有桂枝),相当于加入桃核承气汤,亦可加土鳖虫;
5、伴有气滞加四逆散;
6、阳明津亏与太阴虚寒的情况同等时就不能去麦冬。
九、类方鉴别
1、 芎归胶艾汤(当归、川芎、生地、芍药、阿胶、艾叶),是单纯血虚与血虚寒出血证,不含阳明证;温经汤是阳明津亏太阴虚寒出血证。
2、黄连阿胶汤是少阴化热出血证伴有烦躁,是单纯的阳明血热证,不含太阴虚寒证;温经汤是厥阴出血证。
十、方歌
温经汤中吴萸三,半夏麦冬半升一。
其余二两各放齐,厥阴瘀血气血虚。
【医师简介】
邓文斌,男,1976年出生。擅长运用广义经方治疗妇女月经不调、月经量过多、过少、月经淋漓不尽、痛经、黄褐斑、皮肤病、失眠、脱发、怕冷、手脚冰凉以及男性阳痿、早泄、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转载需注明出处,违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