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宏:关于这些注塑熔接线,我想聊聊···(好文推荐)

文/振业注塑汇(ID:zy-plas)

作者/杨建宏

这是一篇早些时候文章,再与大家分享!!又是一年年关时,一年里我整理一些过去的感受和知识精华出来奉献大家。并且整理的内容坚持原创性新颖性。

部分是在注塑产品品质要求中,熔接线是个重要要求项目,这个缺陷很平常,但要一一道来篇幅也不短,现在简单说下其实质。。

一般人理解熔接线是两股不同方向的熔融料以一定夹角融合后形成的,如果按此推断的话,

造成熔接线注意是两种情形:

1.多浇口的料流形成。

2.即便是单浇口,但型腔中有碰穿/插穿等结构阻碍了熔融料的流动,让一股料一分为二,在后面合二为一的过程中形成熔接线。

但实际中我们会发现更多品种的熔接线,就如题目,一个浇口一块铁心,怎么也有熔接线。

在此我想澄清一个定义,熔接线的确不100%是两股料“熔接”形成的,虽然名字这么叫。其实所有的熔接线只是非连续正常流动的一种,在外观上,有时候它与下列缺陷没有太明显的区分:1.冷料痕 2.流痕 3.困气 4.包胶缺料 5.璇纹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熔融料的”非连续正常流动”,正常流动是连续的“喷泉”流动,具体上面5个,有的是“喷泉流动”熔体破裂,有的是根本没有“喷泉流动”,有的是没有连续性,这里暂时不展开。

其实熔接线的另外一种形成原因就是上述的”非连续正常流动”,再进一步,熔接线的这种原因还算是正常的“喷泉流动”,只是“非连续”而已。

怎么理解呢?常见的一个平面,如果有肉厚不均匀的情况,厚的地方流动快,反之流动慢,这两个区域的料流动就不连续,这时候就会出现熔接线。虽然是一个浇口,也没有铁心,是一股料,也会出现熔接线。

一句“非连续”可能太含糊,但太明确的说法业内现在基本是空白,我冒昧说一下自己的想法和解释。

“非连续”有下面三种情形:

1. 存在压力降梯度的地方

2. 存在料温梯度的地方

3. 有收缩差梯度的地方

什么地方符合上述特点呢?同一平面有厚薄差异的地方或者模具表面温度差异的地方基本都符合上述3个梯度特点,所以这2种地方非常容易出现熔接线。

这类非连续流动造成的熔接线的处理方法主要是提高模温,降低射速,从而使得上面的3个梯度变小,使熔接线不显现而已。

上述听起来似乎很理论,但全部是在现场调试了几十套类似结构的模具,胡冲乱撞后慢慢琢磨的出来的。几乎所有的饰条,把手产品都是这个结构。

但同时并非有“非连续流动”符合上面3个特点都会形成熔接线,熔接线是非连续流动最高最坏的形式,在之前不会有熔接线,但可能有下列缺陷,作为熔接线的前身:

1. 色差以至于阴阳面

2. 发黯

3. 虎皮纹

所以熔接线,色差,发暗,虎皮纹,璇纹,包胶缺料这几个缺陷在一定程度有共同性。当参数变化时,会转化为某个缺陷为主。

我强调把书从薄读厚再读薄,上面的内容是最后一个读薄的意思,因为我觉得了解其中的原理比单纯的背缺陷原因鱼骨图好。

又是一年了,在后面会继续给大家类似的内容,让我们把书越读越薄。

声明:振业注塑汇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