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聆听George Michael“老练”的一面……
George Michael ·《Older》 1996
“2016年圣诞节那天,我们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而又难以置信的消息:我们的朋友George Michael去世了……”,四年前听到George Michael离去的消息时,我除了“造化弄人”之外,竟然想不起第二个词来表达我对这件事的震惊。在许多人印象里,George最有名的一首歌莫过于《Last Christmas》(去年圣诞),而他本人却死于圣诞节。去年的圣诞节,我又在媒体上看到了George Michael的妹妹病逝的消息……与其说《Last Christmas》是George Michael的代表作,倒不如说它更像是一个魔咒。
1985年4月3日,《北京晚报》第三版右上角,刊登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英国“威猛”乐队将于7天后来华演出……放在今天来看,在大陆地区的二三线城市看一场国外音乐人的演出都不是什么难事儿,但是在当时就算是北上广这样的一线城市,看老外演出也是个稀罕事儿。那时国内的观众并不知道威猛(WHAM!)是何许人也,即使对欧美流行音乐稍有了解的人,也经常错将WHAM!归类为摇滚乐的范畴。
1987年,George Michael发行了他单飞后的第一张专辑《Faith》。乔治刚刚开始个人发展,尚未褪去“威猛”时代的稚气。可是《Faith》在欧美两地,仍旧获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全球三千万张的销量、也是格莱美的年度最佳专辑。有道是人红是非多,正当George Michael顺利成为首个打进R&B圈子的白人歌手时,美国的黑人音乐界却对他恶语相向,因为这群人怎么也想不明白:黑人擅长的风格却让一个英国白人抢了风头……
SONY当然希望George Michael不要理会别人的看法,赶紧做出“Faith II”、再来个三千万销量,才是正事儿。而George Michael却选择了一种很绅士的方式,回应来自大洋彼岸的质疑:他的第二张专辑《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在1990年销往世界各地,专辑名也正是他对此前遭受的质疑最好的答复“不带偏见的聆听”。专辑没有延续上一张的R&B风格,而是侧重于白人更擅长的民谣、摇滚曲风,并且不宣传、不上封面、不拍MV,抛掉一切外在包装,以确保真正“不带偏见的聆听”。这一通看似“真性情”的操作,也为George Michael和Sony之间的恩恩怨怨埋下了种子。顺便说个小插曲,尽管SONY遵从George Michael的意愿,没有把他的照片放在“不带偏见的聆听”的封面,但这张专辑的韩国版,却贴上了他的“大头照”,看起来很“生硬”。这个图原本是在内页当中的。
▲韩国版《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 1》,图片来源:浣熊唱片&墨墨亭子间。
也是在1994年,那个曾经的绅士像个不讲道理的“无赖”一样,把矛头指向了他的旧东家SONY,似乎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SONY。George Michael以“未尽力宣传销售专辑《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1》以及签署奴役艺人性质的合约”为由,将SONY告上了法庭。George Michael认为,SONY把更好的资源给了Mariah Carey,而不重视他的存在。要知道,Mariah Carey的老公可是SONY音乐总裁Tommy Mottola,敢直接叫板“老板娘”的艺人,恐怕除了George Michael再没有第二个了。当然事情的结果大家猜都猜得到,George Michael败诉了。尽管如此,时任SONY音乐英国分厂牌Epic唱片的总裁Andy Stephens说:George Michael输了官司,却赢了战争,因为他获得了他希望的自由。
说到底,艺人不能光指着打官司活着啊,更何况这场官司还贴进去不少钱。最终,Virgin唱片和David Geffen(一个值得被记住的名字,世界级娱乐业大亨),向George Michael抛来了橄榄枝,从SONY手中买来了他的合约。George Michael在Virgin旗下的第一步,便是1996年的《Older》专辑。讲到这里,总算是捋清了这张专辑是来龙去脉。好了,开始正式“不带偏见地聆听”,专注聊聊音乐。
《Older》并没有让人听出一个歌手重获自由的喜悦,更多的是成熟、稳重。毕竟当中也承载着George Michael的一份哀思。对于一个30出头的歌手来说,这种改变似乎有些太早了。原来的Dance-Pop被低吟浅唱的Jazz风所取代,人们甚至开始怀念《Listen Without Prejudice Vol.1》里面,那个唱着抒情摇滚的George Michael,最起码那也能使他直抒胸臆。不过好在有一首《Fastlove》作为整张《Older》专辑的调剂品,才不至于全碟都是悲伤的基调。《Spinning The Wheel》也是一首题材迥异的作品,整首似乎都围绕着对艾滋病的惧怕展开,却又深陷“基情”无法自拔……George Michael自己,何尝不是这样?
Virgin面对任性的George Michael,也可以说是煞费苦心。《Older》采用了较为稳妥的发行策略,其中的主要曲目都先以单曲的形式发售,来测试市场的受众偏好。不知道是因为英国听众对George Michael是真爱,还是他们太久没听到George Michael觉得稀罕,包括上面提到几首在内的先行曝光单曲,竟然都在短时间内登上了英国榜单的前三。
动机取材自德彪西“牧神午后前奏曲”的《To Be Forgiven》,绝对是令你耳前一亮的作品。印象派的开头,将听众带入了一个非常神秘的意境,而贯穿全曲的巴西Bossa nova律动,又仿佛使人置身于热带雨林,给全曲又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巴西”元素作为全碟的关键词反复出现,似乎是在用另一种方式,记录着George Michael的这段“跨国恋情”……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儿,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