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近代哲学之十一:孙中山2
中国近代哲学之十一:孙中山2
2.知行学说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帝制,但却" 转生出无数强盗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 (《孙文学说》)与此同时,革命营垒内部迅速分化瓦解,斗志懈怠,人心涣散:" 不图革命初成,党人即起异议,谓予所主张者理想太高,不适中国之用;众口铄金,一时风靡,同志之士亦悉惑焉。"
孙中山认为,导致革命失败和革命营垒内部分化、懈志的原因,在于革命党人受了一种" 其威力当万倍于满清" 的错误思想即" 知之非艰,行之惟艰" 的传统学说的毒害,从而产生了轻知怯行的心理,把极难知的事看得过分容易不去探究,把极易做的事视为畏途不去励行。因此,他认为,要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要在中国实现真正的共和,就必须破除" 知易行难" 这个思想上的大敌,针锋相对地用" 知难行易" 说来指导革命党人的心理建设。
孙中山认为," 知易行难" 的观点是与真理背驰的;知与行相比,知是困难的,行是容易的:" 天下事惟患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知,则行之决无所难。" (同上)他通过对饮食、用钱、作文、建屋、造船、筑城、开河、电学、化学和进化等10项事例的详细分析来论证其" 知难行易" 说并批驳"知易行难" 和" 知行合一" 说。如,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且最易行的事,但要知道饮食的道理,就须掌握有关食物的化学结构以及生理学、医学、物理学、烹调技术等许多专门知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由此,他强调" 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 ," 知之固应行,不知更应行" ;反对" 不知则不欲行,知之又不敢行" (同上)的怯懦思想。
孙中山还把人类进化史与认识的发展史直接联系起来,从知和行的先后关系来论证其" 知难行易" 说:" 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草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之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后,为知而行之时期。" (同上)
关于第一个时期即" 不知而行" ,他解释道:" 古人之得其知也,初或费千百年之时间以行之,而后乃能知之;或费千万人之苦心孤诣,经历试验而后知之" (同上)。这不仅明确肯定了行先知后、知从行来,而且把科学实验引入了认识论,从而发展了中国古代" 行先知后" 的思想。
关于第二个时期即" 行而后知" ,孙中山以生徒之习练、科学家之试验、探索家之探索和伟大杰人之冒险为例证,说明人类的进步无不发韧于不知而行,"行" 不仅能使人从不知到知、从不能到能,而且能促进国家富强、人类文明,因此" 不知而行者,不独为人类所皆能,亦为人类所当行,而尤为人类之欲生存发达之所必要也。" (同上)
关于第三个时期即" 知而后行" ,孙中山解释说,在当今科学昌明的时代,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求先掌握科学知识然后付诸行动,这并不意味着" 离行以为知" ,而是为了避免错误或收事半功倍之效。在这个时期,要获得新知识,仍然不能离开行。总之," 行其所不知以致其知" 是人类认识的普遍法则,这一法则并不因科学的昌明而变更:" 科学虽明,惟人类之事仍不能悉先知之而后行之也,其不知而行之事,仍较于知而后行为尤多也。" (同上)" 行" 不仅永远是求知的必由之路,而且还能验证所求之" 知" 对与不对:" 学理有真的有假的,要经过试验才晓得对与不对,好像科学上发明一种学理,究竟是对与不对,一定要做成事实,能够实行,才可以说是真学理。"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不去行,便无法可以证明所求的学问是对与不对;不去行,于是所求的学问没有用处。" (《知难行易》)这一认识既深刻又可贵。
由此出发,孙中山强调从事实出发,反对脱离实际地坐而论道:" 我们要研究宇宙间的道理,须先要靠事实,不可专靠学者的言论。"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认为死读硬记古人的言论,作一番解释,或把古人的解释再来解释一次,犹如炒陈饭一样,这样永远不会有进步,永远求不到新知、真知。
孙中山的" 知难行易" 说把人的认识理解为一个不断" 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的进化发展过程,理解为在行的基础上由浅入深、从简到繁、从感性认识到科学理论的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强调" 事实先于言论" 、" 经验先于理论" ;强调" 行" 决定" 知" ," 知" 又反过来指导" 行" ;这不仅突破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知行的狭隘理解,而且包含有可贵的辩证法思想。但是,从根本上说," 知难行易" ,同" 知易行难" 一样是片面的。其实,不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意义,就无法正确揭示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孙中山把人类个体的活动理解为" 行" 的基本内容,因而无法真正理解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的作用。
这样,他在批判王阳明" 知行合一" 学说时,就倒向了轻视人民群众的"分知分行论"。他认为,就认识主体而言,可以把人分成三类:" 以人言之,则有三系焉:其一先知先觉者,为创造发明;其二后知后觉者,为仿效推行;其三不知不觉者,为竭力乐成。" (《孙文学说》)
在他看来,这三种人对人类文明都是必不可少的,但在知行问题上应实行绝对的分工,使" 知者不必自行,行者不必自知"。少数先知先觉者专事发明创造,不必亲自实行;次一等的后知后觉者的职责是向前者学习,鼓吹前者的创造发明,并监督实施;更次一等的不知不觉者," 凡事虽有人指教他,他也不能知,只能去行" (同上)。他的这种观点是与其" 行" 决定" 知" 的思想相矛盾的,表明他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 知" 与" 行" 之间具体的、历史的辩证统一关系。
3.社会历史观
孙中山认为,人类社会是遵循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由低级向高级不断进化发展的:" 世界潮流的趋势,好比长江黄河的水流一样,水流的方向,或者有许多曲折,向北流或向南流的,但是流到最后,一定是向东流的。无论是怎么样,都阻止不住。所以世界的潮流,由神权流到君权,由君权流到民权,现在流到了民权,便没有方法可以反抗。" (《三民主义.民权主义》)俄国沙皇和德国皇帝的被推翻、袁世凯的垮台、张勋的失败等等,都证明进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即使是不可一世的人,反抗世界潮流也都终归要失败。
在强调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同时,孙中山并不否认人的能动作用:" 大凡社会现象,总不能全听其自然好像树木由他自然生长,突然枝蔓,社会问题,也是如此。"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他说:" 世界上的进化,不止一种天然力,是天然力和人力凑合而成。人为的力量,可以巧夺天工,所谓人事胜天。这种人为的力量,最大的有两种,一种是政治力,一种是经济力,这两种力量关系到民族的兴亡,比较天然力还大。"(《三民主义.民族主义》)
他认为,在中国,这种社会化了的" 人力" 若能得到充分发挥,不仅" 突驾日本无可疑也" ,而且在一、二十年之内" 不难举西人之文明而尽有之,即或胜之焉,亦非不可能之事也。" (《在东京中国留学生欢迎大会的演说》)
孙中山进一步探讨了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动力。他明确指出," 民生" 是历史的重心、政治的中心、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所以民生问题" 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那么,何谓" 民生" 呢?他说:" 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 (同上)" 吃饭是民生的第一个重要问题,穿衣是民生的第二个重要问题。" (同上)把吃饭穿衣作为" 民生" 的重要内容,力图从社会经济生活中去寻求人类社会进化发展的动力,这显然受到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启发和影响。
孙中山认为,民生问题无法求助道德心和感情作用,必须从生产和分配入手去解决。生产方面,是发展经济,改变民穷财尽的落后状况;分配方面,他提出" 平均地权" (后来发展为" 耕者有其田")和" 节制资本" 两项具体办法。但他进一步指出:" 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如果专从经济范围来着手,一定是解决不通的。要民生问题能够解决得通,便要先从政治上来着手,打破一切不平等的条约,收回外人管理的海关,我们才可以自由加税,实行保护政策。能够实行保护政策,外国货物不能侵入,本国的工业自然可以发达。" (同上)
孙中山洞察到造成" 贫富极相悬殊" 的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不合理性,认识到工人阶级是" 人类发展之功臣" (《社会主义派别和方法》),因此他同情社会主义,称赞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并把自己的民生主义说成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是,他不同意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动力的学说:" 阶级战争不是社会进化的原因,阶级战争是社会当进化的时候所发生的一种病症。"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
他认为,与动物不同,人类进化的法则不是竞争而是互助:" 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社会国家者,互助之体也。道德仁义者,互助之用也。人类顺此原则则昌,不顺此原则则亡" (《孙文学说》)," 人类进化之主动力,在于互助不在于竞争。" (《实业计划》)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就是依据互助原则以消除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苦难,最后实现" 天下为公" 的大同世界。在他看来,互助出于人类的天性,出于公理良知。因此,通过社会国家这个" 互助之体" 的调解作用,并使人人都讲道德仁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就可以调和。
由此,他也反对在中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我们讲到民生主义,虽然是很崇拜马克思的学问,但是不能用马克思的办法到中国来实行" ,在中国," 马克思的阶级战争和无产专制便用不着。所以我们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与之同时,他也用" 互助论" 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 欲以物种之原则,而施之于人类之进化,而不知此为人类已过之阶级,而人类今日之进化,已超出物种原则之上矣。" (《孙文学说》)他指出,把生存竞争学说搬到人类社会,宣扬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 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这只会导致有强权而无公理。
孙中山看到了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对于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但却把这种发展归结为人类求生存的愿望:" 古今一切人类之所以要努力就是因为要求生存;人类因为要有不间断的生存,所以社会才有不停止的进化。所以社会进化的定律,是人类求生存。" (《三民主义.民生主义》)他甚至用" 心" 来解释人类社会的进化发展:" 夫心也者,万事之本原也" (《孙文学说》),政治之隆污,革命之成败,道德之兴衰,建设之毁成,等等、等等,都是由" 心" 决定的。这就走向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唯心史观。
综上可见,孙中山的哲学思想既富有民族特色,又广泛吸取了近代自然科学的新成果;无论在自然观、认识论或历史观方面,都有超越前人的重大贡献之处,同时也包含有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缺陷。与许多为了革命的需要而去寻求哲学武器的革命家一样,他的每一个主要哲学观点都与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紧密相关。由于客观形势所迫,他并没能来得及系统地整理、总结和阐发自己的哲学观点。无论贡献或者缺陷,都带有深深的时代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