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曾经有个“岚子乡”,一个以出产芋头而闻名的地方

从莱阳城区出发,沿着“莱高路”向南行驶,过了古柳街道之后,前面不远就是五龙河上的西韩格庄大桥。跨过大桥之后,“姜疃镇欢迎您”的字样就出现在路边,提醒过路的人们:姜疃镇的地界已经到了。
按照现在的区划,从西韩格庄村(包括在内)往南,一直到濯村、凤头附近,都属于莱阳市姜疃镇的范围。但在二三十年之前,在这片区域的北半部分,曾经有一个“岚子乡”。
“岚子乡”这个概念,对于三十岁以上的莱阳人来说应该不陌生。根据《莱阳市志》的记载,岚子乡设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本世纪初合并到姜疃镇,前后存在约二十年的时间(不太够)。
关于“岚子乡”的区划沿革,莱阳地名资料中有比较详细的记载。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这里分属莱阳县的野头区和姜疃区。到了1956年撤区并乡,这里分属野头乡和姜疃乡。1959年乡改公社,这里划入了姜疃公社。此后一直到1984年,这里都是姜疃公社的辖区。1984年,公社改乡镇,莱阳县将24处人民公社改建为9镇17乡,而新增的2处乡镇当中,就有一个是“岚子乡”。
作为一个从姜疃公社析出的乡镇,岚子乡的面积并不大。它当时北邻古柳镇和照旺庄乡,东接前淳于乡,南邻姜疃镇,西以五龙河为界与吕格庄乡和团旺相望,只管辖16个村。
这16个村分别是岚子、南姜格庄、院庄、东水石头、西水石头、后水石头、塔南泊、北黄、陶格庄、东梁子口、新庄、青杨夼、西韩格庄、柴沟、众水、马家夼。其中乡驻地在岚子村,就在莱高路的东侧,从青杨夼村向南不远就是。岚子这个名字,相传是因古代建村时附近丘陵草木较多而来。
对照地图不难发现,这些村庄基本上都在五龙河与凤山之间,此两处山川也算是岚子乡的地标了。
实际上,五龙河与凤山在历史上对这里的影响无处不在,这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地名中就能体现出来。当时青杨夼、岚子以及森埠庄、姜疃都归莱阳县第三区的临凤乡管辖,而小梁子口、陶格庄、北黄等地则是同一区的滨河乡的地界。其中的“凤”指的就是凤山,而“河”自然就是五龙河。
依山傍河的风土条件,使得岚子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为莱阳县有名的芋头产地,其中以南姜格庄村尤为典型。
根据《莱阳市志》的记载:岚子乡姜格庄村480户,1985年芋头栽种面积650亩,占耕地面积21.7%,收入32.5万元,户均677元;1987年全村种芋头1000亩,平均亩产1500公斤,每亩收入500元,此一项总收入50万元,户均1041元。如同该村一位于姓村民当时种植了1.3亩芋头,亩产4320.5公斤,创下了当时莱阳的高产纪录。
在市志列举的各乡镇的特产当中,也提到了岚子乡的特产是“樱桃和芋头”。其中的樱桃,多少是受了五龙河对面的大野头的影响;而芋头则是实打实的岚子特产。
后来岚子乡虽然合并到了姜疃镇,但这并不影响当地芋头的知名度。如今在莱阳,很多人还习惯说“岚子芋头”,这里的“岚子”指的不是“岚子村”,而是原来的“岚子乡”。
从姜疃公社析出17年之后,2001年莱阳市调整乡镇区划,岚子乡重新合并至姜疃镇,直至现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