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作:会阅读,会写作——写作文要学会“借东西”(修改版)

写作文要学会“借东西”

文/陆生作

“我们早期的古典作家都不懂得一部新的名著不能与以前的名著雷同。它可以从比它好的东西里偷窃,从算不上名著的作品里偷窃,一切名著都那么做的。有些作家生来只为帮助别的作家写出一句话来。但新的名著不能从前人的名著里转化出来,也不能与它相似。”

这段话摘自董衡巽编选的《海明威谈创作》,我读了几遍,想借其中的“偷窃”二字来谈谈写作。孔乙己曾红脸青筋地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面子还是要顾及的嘛,偷窃总不大好听,所以我把它换成“借东西”。写作文怎么“借东西”呢?

【一】

第一种“借东西”叫引用,直接简单。

比如,我们在写作文时,引用一句古诗或一句名言,感觉作文就会有料一点点。我小时候,看到一句特别对胃口的句子,下次写作文总要想办法把它用进去,哪怕没合适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它闪亮登场。说实在的,这样做有显摆的意思。后来我才明白,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引用要恰当、自然,不能生搬硬套。强扭的瓜不甜嘛。我见很多同学的作文,他们也爱那样强扭,比如来个题记什么的,不过是一个绣花的枕头。这大概跟年纪有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在写作上,难免会“拉郎配”,过去了也就好了。好多人回头看自己以前写的作文,都会觉得难为情,这说明他们进步了。

当然,在写作上,老师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多年来,我在各种大小征文比赛中,看到了大量的题记和所谓的好词好句。我想,这跟老师平时在作文教学中的强调不无关系。“一窝蜂”不是好事情,几亩麦田里,哪株麦子好看?都差不多啊。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来,总能成功吸引我们的目光。写作文,写鸟,少写长得一样的麦子。

【二】

第二种“借东西”叫化用。

这一点,我借古诗的用典来说明。比如,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之后,“庄周梦蝶”成了典故。从此以后,好多诗人都用过它,但又各不相同,各有滋味。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阅读中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想把它写进自己的作文里,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一遍,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原文照抄。比如朱自清散文《春》里有一句写雨的话:“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牛毛、花针、细丝,这些比喻我们也能拿来用,但不要把原句一模一样抄进作文去,那是朱自清的话,不是我们自己的话。

【三】

第三种“借东西”叫借桥过河。

比如,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借了海明威的“偷窃”二字。当我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它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这两个字,就是一座桥,我借着它,过了河,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风景。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心人总能捕捉到写作的灵感。或者说,在我们的心里藏着好多作文,好似一座矿藏,需要一把钥匙打开心门,作文才能开发出来。而一个词、一句话、一张图,给了我们这把钥匙,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思考,作文自然就写出来了。

这“借桥过河”,也可以用“顺藤摸瓜”来解释。我们先发现“藤”——如“偷窃”二字,再顺着藤摸过去,“瓜”就在了——如这篇文章。

【四】

第四种,其实整篇作文的内容都是借来的东西。

在《汪曾祺谈创作》中,有这么一回事:人家问高晓声他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他说:“我要能把主题告诉你,何必写小说,我就把主题写给你就行了。”(载1991年第4期《写作》)

估计有不少人不同意高晓声的话,因为我们习惯主题先行,习惯作文要有中心思想,不然便觉得不知所云。不同意没关系,我引这句话是用来说明“作家借小说故事把主题告诉读者”。这话有点拗口,我举例说明,比如:爸爸教训儿子“做人要诚实”。光凭“做人要诚实”这五个字,能起到效果吗?就跟作文里写“我痛死了,痛死了”,读者能感受到有多痛吗?不能!必须借“针扎”之类来证明“痛死了”——我痛死了,好像针扎一样。所以,讲“做人要诚实”,爸爸必须给儿子讲一个具体的故事,借助这个具体的故事,让儿子具象地了解做人为什么要诚实。这就是“借东西”,小到句子,大到篇章,都是这个理。

在写作中,“讲道理”是要借“摆事实”来证明的。可以像寓言那样来一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道理”——这样做是为了再次提醒读者,也可以不点出道理,事实在了,道理跑不掉的。

【五】

第五种“借东西”叫天下文章一大抄。

这句话对吗?对的,但也是错的。所以,它后面有一句“看你会抄不会抄”。

怎么算不会抄?比如甲同学抄乙同学的作文,结果抄得一模一样,好像是复印的,这就是不会抄。

怎么算会抄?比如,我正在读课外书,我从两个方面去“抄”。

一、在五官感受上抄一抄。

要知道作者与读者是相通的,甚至说是相同的,因为大家都要吃饭、睡觉、上厕所啊。作者的眼睛是看的,耳朵是听的,心是想的;读者是眼睛也是看的,耳朵也是听的,心也是会想的;于是,读者和作者会产生共鸣!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注意——在文章中,作者是怎么把这些感受“拼凑”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要抄一抄的地方。在读书的时候,哪句话是听到的,哪句话是想到的,哪句话是看到的……我们仔细想一想,然后像作者那样去“拼凑”。

就像我们翻翻字典、词典,所有的汉字都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一句话百样说,汉字在作者手上,就是一堆积木,他能堆出不同的效果,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抄一抄的。常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字,作者都是用得那么巧妙。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变成了动词,多妙呀!类似的例子,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哪怕只是一个字,也是值得我们抄一抄的,不是有“一字师”吗?!

二、在故事情节上抄一抄。

比如读《西游记》中孙悟空去龙宫借兵器这一段。

1.给悟空一把大捍刀。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

2.给悟空一捍九股叉,重3600斤。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

3.给悟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7200斤重。悟空还是不要。

4.请悟空去拿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就是金箍棒,重13500斤。

5.悟空有了武器之后,又要了金冠、金甲、云履,穿戴停当后,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

这是一个好故事。如果龙王直接把金箍棒给了孙悟空,那故事就太简单了。在茶馆说书的话,估计茶都没凉呢,就可以散场了。但是,作者没有这么做,他写得可复杂了,做到了一波三折:先来刀,再来叉,又来戟,还是不行!怎么办?请金箍棒出场。兵器找到了,还不够,孙悟空又要穿戴了,于是故事又继续发展。你看,就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复杂,但不累赘,作者写得多精彩啊!其实,在写之前,作者就想好了,兵器是要“挑”的,一件一件来,抓住读者的眼球,吊住读者的胃口。

最后再说一句:写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个大宝库,我们要向它“借东西”。

读完了!

有没有兴趣再读一遍?!

我猜,

可以读第二遍的!

写作文要学会“借东西”

文/陆生作

“我们早期的古典作家都不懂得一部新的名著不能与以前的名著雷同。它可以从比它好的东西里偷窃,从算不上名著的作品里偷窃,一切名著都那么做的。有些作家生来只为帮助别的作家写出一句话来。但新的名著不能从前人的名著里转化出来,也不能与它相似。”

这段话摘自董衡巽编选的《海明威谈创作》,我读了几遍,想借其中的“偷窃”二字来谈谈写作。孔乙己曾红脸青筋地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面子还是要顾及的嘛,偷窃总不大好听,所以我把它换成“借东西”。写作文怎么“借东西”呢?

【一】

第一种“借东西”叫引用,直接简单。

比如,我们在写作文时,引用一句古诗或一句名言,感觉作文就会有料一点点。我小时候,看到一句特别对胃口的句子,下次写作文总要想办法把它用进去,哪怕没合适的地方,也要创造机会让它闪亮登场。说实在的,这样做有显摆的意思。后来我才明白,这样做并不好,因为引用要恰当、自然,不能生搬硬套。强扭的瓜不甜嘛。我见很多同学的作文,他们也爱那样强扭,比如来个题记什么的,不过是一个绣花的枕头。这大概跟年纪有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在写作上,难免会“拉郎配”,过去了也就好了。好多人回头看自己以前写的作文,都会觉得难为情,这说明他们进步了。

当然,在写作上,老师的引导也是很重要的。多年来,我在各种大小征文比赛中,看到了大量的题记和所谓的好词好句。我想,这跟老师平时在作文教学中的强调不无关系。“一窝蜂”不是好事情,几亩麦田里,哪株麦子好看?都差不多啊。麦田里突然飞出一只鸟来,总能成功吸引我们的目光。写作文,写鸟,少写长得一样的麦子。

【二】

第二种“借东西”叫化用。

这一点,我借古诗的用典来说明。比如,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之后,“庄周梦蝶”成了典故。从此以后,好多诗人都用过它,但又各不相同,各有滋味。也就是说,当我们在阅读中看到一句印象深刻的话,想把它写进自己的作文里,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它写一遍,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是原文照抄。比如朱自清散文《春》里有一句写雨的话:“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牛毛、花针、细丝,这些比喻我们也能拿来用,但不要把原句一模一样抄进作文去,那是朱自清的话,不是我们自己的话。

【三】

第三种“借东西”叫借桥过河。

比如,我写这篇文章,就是借了海明威的“偷窃”二字。当我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它激发了我写这篇文章的灵感。这两个字,就是一座桥,我借着它,过了河,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风景。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有心人总能捕捉到写作的灵感。或者说,在我们的心里藏着好多作文,好似一座矿藏,需要一把钥匙打开心门,作文才能开发出来。而一个词、一句话、一张图,给了我们这把钥匙,给了我们启发,让我们思考,作文自然就写出来了。

这“借桥过河”,也可以用“顺藤摸瓜”来解释。我们先发现“藤”——如“偷窃”二字,再顺着藤摸过去,“瓜”就在了——如这篇文章。

【四】

第四种,其实整篇作文的内容都是借来的东西。

在《汪曾祺谈创作》中,有这么一回事:人家问高晓声他小说的主题是什么?他说:“我要能把主题告诉你,何必写小说,我就把主题写给你就行了。”(载1991年第4期《写作》)

估计有不少人不同意高晓声的话,因为我们习惯主题先行,习惯作文要有中心思想,不然便觉得不知所云。不同意没关系,我引这句话是用来说明“作家借小说故事把主题告诉读者”。这话有点拗口,我举例说明,比如:爸爸教训儿子“做人要诚实”。光凭“做人要诚实”这五个字,能起到效果吗?就跟作文里写“我痛死了,痛死了”,读者能感受到有多痛吗?不能!必须借“针扎”之类来证明“痛死了”——我痛死了,好像针扎一样。所以,讲“做人要诚实”,爸爸必须给儿子讲一个具体的故事,借助这个具体的故事,让儿子具象地了解做人为什么要诚实。这就是“借东西”,小到句子,大到篇章,都是这个理。

在写作中,“讲道理”是要借“摆事实”来证明的。可以像寓言那样来一句“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道理”——这样做是为了再次提醒读者,也可以不点出道理,事实在了,道理跑不掉的。

【五】

第五种“借东西”叫天下文章一大抄。

这句话对吗?对的,但也是错的。所以,它后面有一句“看你会抄不会抄”。

怎么算不会抄?比如甲同学抄乙同学的作文,结果抄得一模一样,好像是复印的,这就是不会抄。

怎么算会抄?比如,我正在读课外书,我从两个方面去“抄”。

一、在五官感受上抄一抄。

要知道作者与读者是相通的,甚至说是相同的,因为大家都要吃饭、睡觉、上厕所啊。作者的眼睛是看的,耳朵是听的,心是想的;读者是眼睛也是看的,耳朵也是听的,心也是会想的;于是,读者和作者会产生共鸣!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注意——在文章中,作者是怎么把这些感受“拼凑”在一起的?这是我们要抄一抄的地方。在读书的时候,哪句话是听到的,哪句话是想到的,哪句话是看到的……我们仔细想一想,然后像作者那样去“拼凑”。

就像我们翻翻字典、词典,所有的汉字都是可以认识的,但是,一句话百样说,汉字在作者手上,就是一堆积木,他能堆出不同的效果,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抄一抄的。常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有时候,甚至只是一个字,作者都是用得那么巧妙。比如: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红、绿本来是形容词,这里却变成了动词,多妙呀!类似的例子,还有“春风又绿江南岸”。哪怕只是一个字,也是值得我们抄一抄的,不是有“一字师”吗?!

二、在故事情节上抄一抄。

比如读《西游记》中孙悟空去龙宫借兵器这一段。

1.给悟空一把大捍刀。悟空道:“老孙不会使刀,乞另赐一件。”

2.给悟空一捍九股叉,重3600斤。悟空跳下来,接在手中,使了一路,放下道:“轻!轻!轻!又不趁手!再乞另赐一件。”

3.给悟空一柄画杆方天戟,那戟有7200斤重。悟空还是不要。

4.请悟空去拿大禹治水时留下的定江海深浅的一个定子,就是金箍棒,重13500斤。

5.悟空有了武器之后,又要了金冠、金甲、云履,穿戴停当后,使动如意棒,一路打出去。

这是一个好故事。如果龙王直接把金箍棒给了孙悟空,那故事就太简单了。在茶馆说书的话,估计茶都没凉呢,就可以散场了。但是,作者没有这么做,他写得可复杂了,做到了一波三折:先来刀,再来叉,又来戟,还是不行!怎么办?请金箍棒出场。兵器找到了,还不够,孙悟空又要穿戴了,于是故事又继续发展。你看,就这么一个过程,虽然复杂,但不累赘,作者写得多精彩啊!其实,在写之前,作者就想好了,兵器是要“挑”的,一件一件来,抓住读者的眼球,吊住读者的胃口。

最后再说一句:写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个大宝库,我们要向它“借东西”。

陆生作:第一堂作文课,从什么开始?

内容原创,版权保留,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