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堰,百万纪念馆在建;茅山,将军忠骨散落荒草间!——黄埔将军、抗日英雄李其实司令,两地境遇迥异!

李其实将军的部下

常州抗战老兵朱学明

在兴化市茅山镇东南500米处,曾有一座雄伟高大的陵墓,上面遍植绿树,墓前的大青石上刻着几个大字“陆军中将李公其实之墓”。当地人俗称“司令坟”。

该墓主人李其实,广西临桂人,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中共早期地下党员。1938年冬,受黄埔同学兼好友陈泰运之邀,来到茅山——兴(化)东(台)泰(县)抗日根据地中心区,担任苏北挺进军第二纵队少将司令,开展敌后抗日斗争。

左:李其实    中:黄锦辉    右:秦奇才

2018年5月23日《桂林日报》

清明节将至,为了缅怀英烈,弘扬李其实将军英勇抗日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让更多的人更加详细地了解李将军,了解80年前的那段历史,笔者联系到李将军的亲人和部下,将李其实将军相关资料整理如下,供大家参考。

深受教益的恩师

共同抗战的战友

亲爱精诚的学长

朱学明心中的李其实将军

李其实将军抗战时的部下、常州抗日老兵朱学明,目前仍健在。笔者在常州拜访他时,老人家对李将军在今姜堰俞九舍与日军激战,记忆犹新。

姜堰俞九舍抗日纪念馆效果图

俞九舍抗日纪念碑

朱学明说,他当时也参加了俞九舍战役,他是在李其实的带领之下,掩护部队和革命群众向茅山方向撤退的。当时,李长江已在泰州投降日军,李明扬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设在茅山景德禅寺。茅山成为苏北兴(化)东(台)泰(县)三角地区的抗日根据地。

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

1941年2月从泰州迁至景德禅寺

在俞九舍与日军激战过程中,日军一枚炮弹,在朱学明身边爆炸,将他震晕。后来,便与李其实将军失去了联系。

俞九舍抗战纪念馆基础建设协调会

俞九舍抗日纪念碑

朱学明比李将军年龄小得多。在由他口述、省东台中学陆老师整理的《学长·恩师·战友——深切怀念抗战名将李其实》一文,有这样的记载:李其实曾在今海安青墩组织干训班,朱学明曾参加一期干训班。当时,李其实担任部队教育长(相当于后来的政委,从事干部培训和思想政治工作)。那段时间,朱学明每天都有机会见到李其实,亲耳聆听他的教诲。

李其实将军经常对他们说,部队的代号是“坚”军,大家就要确立坚定的信念,结成一个坚固的集体,形成坚强的战斗力。当时苏北情况十分复杂,李将军要求大家任何时候都要头脑清醒,分清敌我。大家都是中国人,不能搞“窝里斗”。李将军的讲话中夹带着广西口音,大家都喜欢听他讲话。他知识渊博,语言极富号召力,听者深受鼓舞。有时,大家嘴上不好明说,但心里都下定了决心,不与新四军搞摩擦,团结一致,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

李其实将军“坚”特别党部

茅山籍干训班学员

茅山,朱盛友,时年20岁。

纪家,王炳成,时年18岁。

茅山,朱存德,时年30岁。

茅山,某某明,时年20岁……

上面学员,如有您的祖父或太爷,请及时与本公众号联系。

 

青墩干训班学员通讯录(台湾资料)

茅山有幸埋忠骨

很长时间以来,李其实将军的中共党员身份,一直不为人们所知。直到1992年,经国家有关部门确认,李将军的中共党员身份才被大家知晓。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李其实将军为革命烈士,并给其家人颁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国家民政部中华英烈网,收录了李其实将军的抗日事迹。

李其实同志《革命烈士证明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颁发

茅山有幸埋忠骨

——记抗日名将李其实

在兴化市茅山镇东南500米处,曾有一座雄伟高大的陵墓,上面遍植绿树,墓前的大青石上刻着几个大字“陆军中将李公其实之墓”。当地人俗称“司令坟”。

一、投笔从戎,成为少将司令

李其实(1904~1943年),广西临桂县六塘人。1918年,考入桂林中学,即广西省立第三中学。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中,参与组织桂林学生爱国会和学生演讲团。1921年,中学毕业,应聘回母校六塘小学任教。1923年冬,与同事黄锦辉、秦奇才等人在学校创办《六塘公益报》,以报纸为武器,唤起民众爱国热情。1924年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

1925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回广西梧州开展革命运动。同年6月,任中共广西特委委员兼兵委主任。后来,中共广西省委组织遭到破坏,李其实与党组织失去联系。1929年春,来到上海,任教于同济大学。西安事变后,周恩来长驻武汉,担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此时,李其实也在武汉,在国民革命军武昌行营政治部工作,后被派往新编第8师政治部。

二、沙场虎将,苏北各地抗日

1938年冬,黄埔一期第3队同队好友陈泰运被蒋介石“空降”江苏,出任两淮税警总团最高领导人。应陈泰运之邀,李其实就任两淮税警总团少将旅长。两淮税警总团,后改编为鲁苏战区苏北游击指挥部和苏北挺进军指挥部,转战于盐阜、东台、海安、姜堰、兴化等地。据《建湖民族英雄传》记载,1939年3月,税警第8军第3旅旅部驻军上冈。旅长李其实在沟墩、靠鱼湾、大缺口等处布防。这年夏天,在靠鱼湾一带击毙西犯草堰口的日伪军10多人。同年秋,日伪由海河西犯上冈、草堰口,亦被该部击退。

三、地下党员,促进团结对外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李其实是国民党的司令,而不知道他其实是中共地下党员。直到上世纪90年代,这个秘密才被发现,但在江苏,至今仍有许多人不知道这一秘密。抗日期间,在李其实的影响下,许多国民党将士丢弃了反共立场,与新四军建立了友好互助关系。

据《兴化县革命斗争大事记1937--1949》记载,1938年7月,两淮盐务总局税警团转移到茅山地区,总部设在茅山景德禅寺。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宣传抗日。在这期间,李其实利用与陈泰运深厚的黄埔同学情谊,在一定程度上,让税警团实际脱离国民党反动派的领导。在黄桥战役中,与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一起,按兵不动支持新四军。

1940年10月28日,黄桥战役胜利后,陈毅发给党中央毛主席的电文中明确指出:反对党内“凡黄埔生均顽固派”的观点。税警团原为两淮盐警,连以上干部均为黄埔生。指挥官陈泰运是贵州人,李其实是广西人,都是外省人。陈毅在电文中认为,顾祝同、韩德勤不愿外省人在江苏立足,陈泰运李其实虽是黄埔生,亦受其压迫,我们应争取其中立。在黄桥战役前,李其实税警团曾被新四军打败,但两军很快恢复了友好关系。新四军退还税警团一百支枪。听说税警团无一挺轻机枪时,陈毅在新四军武器也很紧张的情况下,还是赠送给他们两挺轻机枪。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在盐城重建。大批新四军指战员,离开黄桥等地,向盐城聚集。李其实税警团主动让路,将茅山驻军撤至兴化卤汀河以西。满载新四军将士的船只,沿茅山东大河北上。连续三天后,新四军将士全部安全过境。

四、复制黄埔,注重干部培训

1942年春,为了坚定官兵的信念,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在泰州、海安、东台、姜堰交界的青墩村,创办了干部训练班。教官都是黄埔军校的毕业生,课程、校歌、校训以及教学方法等,都沿袭黄埔军校的传统,人称“苏北小黄埔”。 干部训练班的具体负责人,就是李其实,当时兼任教育长。

姜堰抗日老兵宋善恒回忆说:“我在青墩学习时……李其实将军和我们一起训练,像我们的学长,更是我们的恩师。我们的教官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平时教育我们不怕苦、不怕死,爱祖国、爱人民。在训练上,这些黄埔教官要求严格;在生活中,纪律严明。”(《姜堰日报 大伦籍老兵宋善恒的抗战经历》)

五、激战俞九,舍身掩护群众

1943年1月1日, 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和鲁苏战区游击指挥部陈泰运,在溱潼东南的青墩,召开军民团结联合抗日大会。日军获悉后,驻姜堰、泰州、东台等地日伪部队,于凌晨时分纷纷出动,分路合击。税警团青墩前哨士兵发现后,立即鸣枪报警。为保存实力,李陈部队决定向西北方向的根据地茅山转移。为掩护部队和革命群众撤退,李其实司令亲率敢死队阻击强敌。后被敌人包围在张尤村西边的俞九舍。据当时参加战斗的朱学明回忆,敌众我寡,我方武器装备又很差,全连只有一挺机关枪。面对危急战情,李司令沉着应战。由于指挥得当,加上战士们勇敢顽强,牢牢地拖住了敌人,保证了部队和群众的安全撤离。战斗从清晨一直打到傍晚时分,在这水乡的冬季,将士们又饿又冷。后来,日寇又调来了迫击炮,从不同方向轰击他们。猛然一声爆炸,朱学明顿时失去了知觉。当他醒来时,已是寂静的夜晚。两臂被铁丝反绑在背后,并且紧吊在脖子上,无法动弹。在这次战斗中,担任掩护的大多数战友血洒战场,李司令等50多人弹尽援绝,不幸被俘。

后来,两淮税警总团政治部秘书、总团长陈泰运私人秘书田蕴兰女士在《忠烈墓碑记》中写道:“敌伪既益忌,围攻益急。一月五日俞九舍一役,以数倍之众向我猛扑,战事最烈,伤亡惨重,我第二纵队司令李其实被执不屈,赴水殉国。第七支队大队长张效贤、第一支队大队长曹志而下官兵四百六十七人作战壮烈牺牲。”

李其实夫妇    1939年摄于北京

六、殉国东台,事迹永载史册

李其实将军,被押至东台日军巢穴后,受尽严刑威逼,但李将军坚贞不屈。日寇无奈,让原税警团支队长徐容劝降,李将军亦不为名利所动。民国三十二年6月23日《中央日报》第二版,“抗战中好人”报道如下:“(中央社讯)我某纵队少将司令李其实将军,于本年一月五日,率某支队在苏境泰县与敌激战,因天寒河冻,弹尽援绝,亲率士兵与敌肉搏,卒以众寡悬殊,被俘囚于水舱,敌千方威胁利诱而李将军绝不为所动,殉国之前一日,李将军犹复告诫被俘官兵曰'抗敌乃军人天职,不成功,便成仁’等语后,乃取所配用表,交同俘之长官葛明达,嘱代为带出交与李副指挥作纪念。翌夜,李将军遂趁机逃脱,因事机不密,为敌侦知,知难逃脱,乃在丁溪投水殉国,尸身捞获后,民众群往祭吊,万人敬仰。中枢以该李司令被俘不屈,投水殉国,成仁取义,忠义凛然,除将其事迹编入抗战特殊忠勇军民题名录外,并请国府准其入祀忠烈祠,以示褒扬。”

民国三十四年胜利日,中国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坚”特别党部政治部编印的《抗战史页》“八年抗战总结”中也有这样的记载:“……一月五日俞九舍之役,我一、七两支部队背水奋战,终以弹尽粮绝,第二纵队司令李其实,被执不屈投水……”

七、魂归茅山,景德禅寺追思

李其实夫妇牺牲后,遗体被运到茅山东侧的纪家村西庙。税警团首领陈泰运,在此亲设灵堂,并安排士兵双岗守护。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特地请当地王姓风水先生,为李将军选择了墓地。因李司令夫妇无亲人在身边,纪家村一名王姓少年作为孝子,全程参与了守灵、送葬、安葬过程。

墓地位于茅山东南、白马村正北方向,选址寓意:李司令是军人,骑白马上茅山,战斗精神永垂不朽!墓地原是茅东纪姓村民的八亩田,陈泰运购得后,招募村民修建。下方基础部分呈正方形,中部砖砌圆形墓室。为防潮湿,墓室下方埋入大量石灰。灵柩使用套材结构,放入墓室后,再用泥土将墓室全部覆盖,上植绿树。墓前立有一块青色石碑,出土高约1米,宽约1.5米,碑文醒目文字:陆军中将李公其实之墓。

1943年3月1日,李其实将军追悼大会在茅山景德禅寺藏经楼下隆重举行。陈泰运亲自主持。参加吊唁的有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副总指挥林叙彝,江苏省保安第三旅旅长张星炳、副旅长胥金城,鲁苏战区中学校长罗映泉、流亡在茅山附近的钟南中学部分师生、茅山私塾教师和学生以及驻茅山官兵计2000余人。

追悼大会结束后,大家整队步行前往墓地,举行安葬仪式。锣鼓洋号前方开道,乐声悲伤沉痛。人很多,队伍前头已到墓地,队伍后端还没走出茅山。据亲历葬礼的茅山村民蔡佩荣讲述,当时参加葬礼的儿童,每人都发了一只黑纱膀套、一支白花,以及一包红糖果子和五角钱东台流通券(茅山当时隶属东台)。

下葬的时候,李明扬亲自主持。将士们列队整齐,神情肃穆,将手中的长枪短枪全部高高举起,为李其实将军鸣枪致哀。一时,枪声大作,响遏行云,场面非常震撼。最后,大家向李将军陵墓,再次三鞠躬,依依不舍忍痛离去。建成之初,陵墓有民兵看守,严禁损坏树木。每年清明,当地驻军和百姓都会前往祭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