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松雪所写“竖钩”的右下角常有缺口,这在书法中叫什么术语?
读帖仔细的人会发现,元代大书法家赵松雪所写“竖钩”的右下角经常会缺了一块。为什么会赵松雪会这样写竖钩呢?我有个学生以为这是印刷问题,拿到帖她就用笔把这缺口给补上了。其实,这种写法在书法上是个术语,叫做“力士脱靴”!这是怎么回事呢?它与书法中“趯锋”的书法方式有关。
以“永字八法”为例,它中间的钩叫做“趯”。其实在书法中,“钩”和“趯”是有区别的。钩是一个“转”,可以一笔带出。“趯”是一个“折”,要实笔写出。由于“趯”像人的脚,有足跟、有足尖,脚后跟去掉一点就像把脚后跟的鞋子脱下来,所以它被人称为“力士脱靴”。(典故取自唐代宠臣高力士曾为诗仙李白脱靴之事)。
“转”是逐渐地改变方向,不过虽然每时每刻、每一点上都在改变方向,但具体到每一点上改变的程度非常小,几乎感觉不到。“折”是运动中突然改变方向,所以有明显的折角。
以王羲之《兰亭序》中的“将”字为例,它的左右底画就分别出现了两个钩。从书法的角度而言,左面这个钩就是“趯”,它要用“折”笔写,点画形态上就出现了“力士脱靴”的特点。右边的这个钩是“钩”,它要用“转”笔写,可以看作是圆弧形“竖”画的简单收笔,一笔即可将以将竖和它连在一起写出。
分笔独立写出的钩,在书法中称为“趯(tì)锋”,它跟“竖”画是连接在一起的两个笔画。(它与推笔缓行以笔尖写出来的“趯(yuè)锋”同音但异义。)
趯(tì)锋所出的钩有两种写法。赵松雪与欧阳询用的是相对简洁一种。出钩前先提笔将笔锋立起来,然后顺势更换毛笔锥面,中锋出钩。不过欧阳询的趯(tì)锋劲洁爽利,一般没有“力士脱靴”的现象,而赵松雪的趯锋则经常出现“力士脱靴”。之所以如此,与笔毫过软、弹性不足有关,也与出钩时没有全部转为中锋有关。
颜真卿和柳公权所用的趯锋是另外一种写法:出钩前先画一个圈儿,转为中锋再出钩,这个方法叫“踆锋”。踆锋可看作一种小圈,是连笔调锋的动作,涉及到两个运笔动作的转换。在下一个动作发出前,要先笔锋稍停,向下扭转笔心,为下一个动作的起笔蓄势。这就好比踢足球前,脚在前踢之前,先要停脚等向后借势之后再往前踢。这也就是《玉堂禁经》所说的:“踆锋,驻笔下衄是也;夫有趯者,必先踆之。”
趯锋出钩的这两种方法,前者用的是“翻”,后者用的是“绞”。康有为说“方笔用翻,圆笔用绞”。欧赵笔法取晋人笔势流畅之意,故用翻笔,显得干净利落。颜柳笔法取唐人笔势沉郁之姿,故用绞转,因此其所写竖钩的下端多出现了“鹅头”。
不过,不管是用哪种方法写竖钩,都是能写出右下角有缺口的钩的,有了缺口这就叫做“力士脱靴”。没有“鹅头”是顿挫隐藏在了在点画之内,有鹅头是把顿挫显示在了点画之外。带出了额头。颜真卿《告身贴》中的“于”字,一竖下来之后,踆锋的圈比竖笔更低,然后趯出,这个看起来几乎要掉下来了的“趯”就是“力士脱靴”。
“趯”的左右位置,受踆锋影响,也有变化。有的老老实实放在竖笔的中间,有的靠左,也有的靠右。就拿《告身贴》这个“于”来说,这个字是偏于左的,结果右下角好像少了一块。赵松雪的作品有趯偏在左方的例子,欧阳询《阴符经》中的趯则有趯偏在右方的现象。之所以右面后凸出来,这因为是多转了一圈。
那么,竖钩的下端要不要有缺口,出现“力士脱靴”呢?这个要看个人喜好而定,多点变化能够增加书法创作的姿态。所以,王羲之的《兰亭序》中早就出现过有缺口的竖钩,也出现过“顿鹅头”的现象。赵松雪的竖钩之所以屡屡出现这个特点,正是对于王羲之笔法非常熟悉的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