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语”的身份:Promise和Require有什么共同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像Require, Cause, Lead to这样表示关系的动词,体现了英语和传统中文对“主语”的不同理解。
作“主语”需要的资格
在一个句子中,主语是行为或过程的发起方,对谓语所表示的行为或过程负责。
中文的传统思维,更习惯用“人”来作为主语。这样的思维方式,相当于把“人”看作相关行为和过程的中心和关键。
而按照英语的思维,主语除了由“人”担任,也可以由抽象的“情况、制度、机构”来担任。
这样的思维,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不再把所有事情、都看做是由“人”导致的,而是视为各种不同的“事物、情况”之间的联系。
用“情况”来作“主语”,有时会导致语义含糊,没有具体的责任人;但同时也有优点,可以把“人”排除在外,更有助于客观地“就事论事”。
Promise 的两种主语
在英语中,除了Require这样、主要用“客观情况”来作主语的词语,还有一些词语,主语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或情况”。如果在字典时仔细地阅读释义,就可以发现这个规律。
从日常语言经常使用的Promise中,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在口语中,Promise可以用来表示“答应、承诺”,主语都是“人”或其它视为个体的事物,例如:
I'll see what I can do, but I can't promise anything.
我会尽量想办法,但我没法答应你肯定能够做到。
除了口语中的“答应“,Promise同时还可以用“抽象的事物或情况”作为主语,这种用法,更多见于书面语言。
例如下面的句子:
It was a disappointing end to a season which had promised so much for the team.
这个赛季,这支球队本来可以大有作为,但最终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The new drug promises to bring relief to thousands of asthma sufferers.
新的药物,将有可能帮助成千上万的哮喘病患者减轻症状。
举一反三
Promise的这两种用法、在字典中被单独列为两个释义;这就表明,编写字典的人认为,Promise和不同类型的主语搭配时,所表示的是不同的含义。
除了Promise,其它很多词语,在字典中也是这样,根据主语性质的不同,而分别列为不同的含义。
常见的有Show、Defy、Threaten等,例如下面的句子,就都是用“抽象情况”作主语:
The beauty of the scene defies description.
这一景观非常壮美,简直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A walk in the zoo immediately shows our connections to the rest of life.
只要到动物园里走一走,马上就会感受到,在人类和其它物种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EN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