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课:感动于日常的温暖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们读到了这样一篇文章:
【2016·重庆A卷】(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比刹那更短,比时光更长 包利民
①一个不眠的寒夜,窗外依然是飘飞的雪和小兴安岭腊月的寒流。辗转反侧中,一些散乱的情节却温暖了一枕的冷清。所有曾经的感动,仿佛静静地滋润了一生的时光,从来不需要想起,却一直在心底盈然。
②有时候,刹那间的一点光一滴暖,都可成为生命中永不消散的感动。
③沿着时光的脚步追溯,我想起了最初的那个刹那。那个时候,我刚刚从农村搬进城里,内心总有些许黯淡。或许是自卑心理的影响,便开始用偏激的行动来引起别人的注意。有一次和别人打架后,被老师叫去办公室了。当时心里正愤愤,便与老师顶撞了。当我离开,老师关上门的瞬间,我看见他嘴角扬起一丝笑意,一句他和其他老师的说笑从门缝挤了出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④那一刻,心上的茧壳片片剥落如花。老师曾经那么多的严厉话语,都不及这无意间的一丝笑意半句闲话。此刻,那点滴的同情与理解的触动,洗亮着所有的黯淡。老师根本不知道,是他当年的微笑和话语,使一个叛逆的少年从此有所改变。
⑤短短的一瞬,影响着长长的一生。或许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着类似的情节,看似遗忘,却一直在散发着温暖与力量,像落在心间不经意的一粒种子,刹那间的感动会不知不觉生长成郁郁葱葱的希望和美好。
⑥就像一个朋友所说,自闭恐惧与防备,一直是她从小到大的常态,只因为她是孤儿。就这样一直到高中,她几乎一个朋友都没有。就算别人善意的结交,她也是冷漠以对。班上有个女生是城里人,对她也总想关心,可是不管是否真心真诚,她都不予理会,她只觉得是怜悯。有一天,好些天没来上学的女生遇见她,低沉地说:“现在咱们一样了,我也成了孤儿了!”
⑦原来,那个女生的父母在一场车祸中双双身亡。
⑧朋友说,只那一句,就让她打开了心扉。并不是因为女生真的变得和她一样,而是女生眼中的真诚与失落。对于朋友来说,刹那间那真诚深切的目光,像温暖的手,轻轻地叩开了心里那扇冷漠的门。
⑨想起曾经写过的一件事。邻家大伯很健谈,可是每年中总有固定的一天,终日无言。后来我们知道了原因,却是久久震撼。他的父母是聋哑人,有一年冬天,父母带着六岁的他去爷爷家过年。半路上,汽车忽然出了故障,慢慢地滑向山路下的深谷。车门无法打开,人们砸开车窗时,车身已经向下倾斜。大家纷纷涌向车窗向外跳,父母护着他拼命挤到车窗前,用两双手将他推了出去。他回头看,父母眼中全是不舍和牵挂,脸上带着微微的笑意。
⑩从此,每一年的那一日,他都会禁言一天,用来体会父母当年的沉默无声,脑海中全是汽车坠崖那一刻父母的眼神与笑容。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那一天,邻家大伯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怀念着那份爱与悲情。
⑪足够了,漫长的岁月中,哪怕有过一个能融入我们生命的刹那,所有的日子便都有了意义。不管风雨起落,长路夜路,那份感动,那份爱,成为念念间最美的心灵家园!(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
在讲完阅读分析后,我感慨了几句。
我说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中考选文总是要选择这一类文章。
我说,现在老师真难做,老师们正常的付出,孩子们是不会感动的,非得要一句“这孩子和我小时候特别像。。。”,学生心上的茧壳才会剥落如花。
说到这里,我轻轻拍了拍第一排一位孩子的肩膀,说,“这孩子真胖,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我又走到第二排,说,“这孩子真瘦,和我小时候特别像。。。” 。
孩子们笑了。
我接着说,上文第二个例子中的女生,我是不会和她做朋友的,因为如果非要我也“父母双亡”,她才会打开心扉,这代价太大了,我不愿意付出。
孩子们又笑了。只是这一次笑得有些不一样。
。。。
一篇短短文章,两对“父母双亡”,非如此就不足以打动我们吗?
我们的阅读、我们的写作,只有一些“特殊事件”才可以成文,才能触动你我心底的柔软吗?
感动于日常的温暖,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养,甚至应该成为我们的必修课。
父母天天早起,爱心早餐、风雨接送,为你欢喜为你忧,碰到你不如意,甚至说话都要小心翼翼;而他们自己的辛苦与委屈,何曾对你提起?面对父母的这一些日常付出,我们不应该感动吗?
老师起早摸黑、备课上课批作业,管你的学习管你的生活还要管你的小情绪,苦口婆心、呕心沥血,我们不应该感动吗?我们一定要知道,她幼小的孩子在家里哭到天黑,她生病的亲人还躺在病床上。。。我们才会感动吗?我们的老师一切安好,我们也应该感动于他们日常的付出。
父母、老师、社会各行业的辛苦与努力,当然不是为了收取我们的感动;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冷漠,因为能够感动,懂得感恩,是一种能力; 有这种能力,我们才会感受温暖,创造美好。
特殊事件固然感人,但日常付出更为可贵,值得珍惜。
父母的爱不一定要体现为生日蛋糕、节日礼物、名牌衣裤、假期旅游。。。一粥一饭、一言一语,一句问候、一个眼神,雨天的一把伞、冷天的一条围巾、一双手套,轻轻擦去电瓶车后座上的水滴,为你十万火急送去忘在家里的作业,都是满满的爱啊!
如果我们面对父母日复一日的付出,不懂得感动;而只会感动于离家出走后,街头老婆婆的一碗热馄饨,我们是不是过于冷漠和狭隘?
同样,如果只有“这孩子和我小时候有点像。。。”这样的特殊话语才能走进你的心里,我们是不是过于顽固与偏执?
我们不需要老师的特殊言语、特别关照,只要他履行好自己的职责,认认真真上好每一堂课,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予以普遍的关爱,我们就应该为之深深感动和感激。
能够感动于日常的温暖,我们的日常才会温暖。
不然,你心如冰封;你的至亲至爱者,痛如刀绞。
我说这话时,那孩子坐在班里。
学习,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