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定国:留在停前南冲松树坡的记忆

松树坡是位于古角水库西边停前南冲的一座小山包,在大别山的万山丛中,她是那么的毫不起眼。既没有雄奇险峻的风景,又没有名胜古迹可探,甚至她的名字也显得土里土气,一听便知是因其上长满高高矮矮的松树而得来,如邻家孩子叫什么贱狗或放牛一般。然而对于我来说,松树坡却是梦萦魂牵的地方,只因那里留下了许多的儿时记忆。

小时候上学,要翻过松树坡以及其上的几个山岭,来回一趟总有十多里路。每当上学放学之际,我们总是象一群快乐的小鸟,蹦蹦跳跳地经过松树坡。那时的孩子上学都是挎着一个用布缝制的很大的书包,是书本杂物什么东西都可以往里装的。穿的衣裳也多是哥姐的旧衣,那荷包也都是很宽大的,松树坡上的松果就成了我们捡拾的宝贝。回到家把捡到的松果倒在一个箩筐里,十天半月之后,那箩筐便满了。待到星期天不用上学,便把它挑到街上去卖。街上有公社的许多机关如医院、供销社等等,机关职工他们都是用煤炉做饭,松果便成了很好的引火之物和燃料,八厘钱或一分钱一斤卖的很是抢手,一箩筐松果可以卖个两三角钱呢。松树坡从孩提时代就教会了我们挣钱的意识和本颌。

可别以为松树坡上只有松树和松果,山上的宝贝还多着呢。开着蓝色小花的是桔梗,长得有点象生姜的那是玉竹,叶子象韭菜的那是麦冬,还有白芨和金银花等。供销社的收购站就收购这些中药材。星期天或是寒暑假,我们就去釆这些药材,然后洗净晒干便可小有收入。靠着松树坡的这些恩赐,我们一个学期几角钱的学费和笔本等基本上不用找大人要钱了。记得有一个暑假,我哥就挣了好几块钱,除了学费书本之外,他还有钱买了两件白色的针织背心,胸前印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毛体字,穿在身上帅气极了,惹得我很是眼馋。当时我就想:你神气吧,等明年你长了个子就穿不上了,那时就该我穿着神气了。哪知道第二年他穿的还很合体,直到背心穿破了也没轮得上我穿。这不能不说是我童年一件很遗憾的事。

记忆最深刻的当然还是玩了,踢毽子和跳房子是那个年代孩子的玩得最多的游戏,有趣的还得算打四角板和推铁环了。不过这推铁环要用旧木桶上的铁箍才能推,通常很不好得,而把木桶拆坏了是会挨揍的。那就只好打四角板了,这东西要论输羸,为了能羸对方就要把自己的四角板折的厚些,这就很费纸,常常弄得无旧书可撕。再加上有个玩伴邓立新他打四角板把胳膊甩脱了臼,手上肿起老高,所以后来也就玩的少了。玩得最多最有趣的还是打地老鼠了。地老鼠就是陀螺,把七八公分长,四五公分粗的一段木头一端削尖即成,一发动然后用鞭子抽,那地老鼠在地上便飞速地转开了。如果把平的那端面上涂成花花绿绿的颜色,那就更好看些。除了自己削地老鼠,还可以买车匠车出来的地老鼠,打起来就更爽了。我是可以玩到把地老鼠想打到哪的地步。前几年我看到侄孙儿爱玩鞭炮觉得费钱又不安全,就削了一个地老鼠教给他玩,不想那熊孩子全无兴趣,气得我直摇头。看来这时代变了,人的兴趣和思维就是不一样啊!

除了玩的,松树坡上好吃的东西就更多了。上学和放学的路上,我们会一边走路一边在草丛中寻蘑菇。一种味道很鲜美的蘑菇是只有清明时节和中秋以后才会有的,俗称“三九菇″。蘑菇正发的时侯一次可以捡个半书包,,母亲拿它来下面条或做出各种菜肴,那味道回想起来至今口有余津。好吃的东西最多的时节当属秋天,漫山遍野的毛栗,使我们摘着摘着就忘了上学。好在就算上学迟到了老师也不过是罚站和让写检讨,相比毛栗的美味这点处罚根本就不算啥,所以我总是罚过之后又照干不误。还有挂在枝头金黄色的野柿子,虽说入口很涩,但是拿回家用开水泡过之后就涩味尽除。还有红红的山楂,不只是酸酸甜甜的好吃,那圆嘟嘟象是佛珠的样子也很好玩,所以总是拿在手里慢慢地玩过之后才吃。待到寒冬腊月。满山的荆棘都被人砍下了山当柴火,这时山上就可以找到一种叫做‘锅巴籽”,的小水果,一串串的果实如豌豆般大,吃起来那紫色的汁液会把人的嘴唇染的乌黑,煞是有趣。

松树坡就是这样无私地滋养着松树坡下的人家,就象一位憨厚的母亲用乳汁哺肓她的儿女。并在他们的灵魂深处烙上了松树坡的性格。从松树坡下走出的男人一个个能干能拚。勤恳做事,宽厚为人。而女人一个个善良俊俏,能处事会持家。隨着时代的进步,松树坡下的人家已越来越少了,他们大多搬到了镇上、县城或更远的都市。春节期间,我回到松树坡,村里除了几个老人和偶尔给先人上坟的鞭炮以外一片寂静,往昔人们忙碌的田园中长了芭茅和荆棘。但是我知道,这并不是松树坡不愿养育她的儿女,也不是松树坡的儿女不眷恋松树坡。总有一天,我们又会回到这里,静静地老去,然后又化为松树下的尘土。只因为这里是生我养我,又令我终生牵挂的地方。

行文之际,欣闻有从松树坡出去的年轻人打算回乡投资开发,让这片热土重现田园牧歌与生机。松树坡,您的孩子回来了,他们不会让你颓废和衰老,您将会以崭新的姿容,呈现在时代面前!

作者:程定国

六零后农民工,文学发烧友。写过小说,散文,古诗词。

围炉编委会

曹锦军

总编

湖北省作协会员

湖北省摄协会员

魏鲜红

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唐亚红

执行主编

黄冈市作协会员

征稿启事

黄梅曹锦军围炉,传播湖北黄梅民间文化和旅游的自媒体,广泛征集湖北黄梅以及鄂东稿件(自然风光、民风民俗,家乡故事等文学、摄影、美术、书法作品),要求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所有投稿,视作授权围炉结集出版,其他媒体采用,须给原创作者相应稿费。

投稿信箱:297235310@qq.com

285590079 @qq.com

微信公众号:caojingjun19731216

推荐链接:

镜 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