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萧显,三步写出“天下第一关”!学会它,书法创作不再是难题
专栏230:萧显的创作三部曲
书法创作可以说是个难关。不少人,写了很长时间帖,照着字帖写,没有问题。一旦离开了字帖,就抓瞎了。书法训练,把这种情形,称之为出不了帖,没有出帖。核心问题就是,离开拐杖就无法走路。
1.传说严嵩从伙计擦桌子,大受启发,学会了写“一”
有些人,虽然能出帖,写集字作品还行。遇到新内容,或者说遇到陌生的内容,就没招了。有的师友,为参展精心准备作品,经常是埋头苦练。过年闭关在家,写一刀纸的作品,从中择其一。有的人,提前三五个月就准备, 一幅作品写七八十遍,从中筛选两三张。这样写自然是没问题的,多练是必须的。但感觉终究缺点什么?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究竟缺点啥呢?
其实,书法创作是有步骤,学会这三步,书法创作不会是难事!
前几天,看了一篇关于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报道,其中讲述了一段“天下第一关”匾额的创作故事。很有启发,现分享给师友们。
山海关城楼上的巨幅匾额,天下闻名,共五个大字,每个字都在1米以上,其中“一”字最长为1.09米,“关”字最高的一笔为“1.45”米。这样大的字,他是怎么样创作出来的?有什么诀窍?
为山海关写匾额的人名叫萧显。。萧显也是明代大家,为明书法三十二家之一,以狂草而称。相对于声名显赫欧颜柳赵四大家,他的书法多不为人知。因此,在民间曾传说,山海关城楼匾额的字是严嵩所写。
据说,严嵩为了写好这五个字,下了很大功夫。可是,天下第一关,这几个字中,最难写的竟然是“一”。他怎么也写不好,万般无奈,只好搁笔不写,到街头闲逛散心。在一个茶馆,看到跑堂的伙计,拿着抹布擦桌子,来回抹,大受启发,这不就是现成的“一”字吗?于是,回家找了一块破布,蘸上墨,照着伙计擦桌子的样子,在匾额上一抹。“一”字就成了。再看,果然,气势不凡。
2.为写天下第一匾,萧显提出一要求
据记载,“天下第一关”这五个字是明代进士萧显写的。这几个字的确不好写,难度极大。难在啥地方呢?难在一次成功。
匾额字,也榜书,也叫擘窠大字。字大,由于条件限制,必须直接写字匾额上,要求一次成功。不像现在,字写小一点,不要紧,可以复印放大,或者用投影仪放大。字是写在纸上的,一次不满意,可以再写,直到满意为止。甚至,可以集字,写几十遍作品,选最满意几个出来。
古人就没有这样条件,写匾额要求一次成功。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那么,萧显是如何写好天下第一关这几个的呢?
萧显生于宣德六年(1431),卒于正德元年(1506)。他与张弼“同时以狂草称”,并跻身明书法三十二家之列。他少年勤奋好学。明天顺三年(1459年)考中举人,成化八年(1472年),获二甲进士。弘治五年(1492年),萧显上疏朝廷乞归得准,回到山海关在城北角山后结庐隐居,号为“围春山庄”。此后,以诗、书、酒自娱达20年之久。
此时,山海关“镇东”城楼早已建好多年,但没有匾额。明朝成化皇帝亲笔诏旨,要在山海关东门城楼上悬挂一块题为“天下第一关”的匾额,一来可以为山川日月增辉,二来也可以为大明帝国壮威。于是,人们准备挂匾额。工匠们登楼丈量尺寸,依照大小,制作出一块长一丈七尺七寸(5.9米),宽四尺八寸(1.6米)的匾额。这在当时可谓是巨匾,一般人写不了。
最后,山海关守将决定请萧显来写匾额。如此重大任务,萧显不敢轻易答应,可是经不住多方劝说。最后,接下写匾额的任务。不过,萧显也提了一个条件:“让我写这块匾,时间恐怕非三天两早,你们不必催我,心急肯定写不好。”在守将看来,这不算啥大事。
3.创作三部曲,一步也不能少
按照,那篇文章的记述,萧显写匾额,大概经过三个阶段。这个三个阶段,也可以看做是书法创作的三个步骤。学会这三步,书法创作不会是难事!
第一步自然是练字。这个练字和普通的练字不一样,这是指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大字,就写魏碑、隶书、颜真卿、柳公权这些笔力雄强的字。也就是,苦练将要写作品的字。这个时间不定,有人三个月,甚至半年。萧显准备了二十多天,显然有些短。在书法创作中,这一步很多人都在做,问题不大。
第二步是开阔视野,培养气质。有雄强,有婉约,有豪放,有苍茫,针对即将书写的内容,或登高望远,或沿河散步,或观看展览,以最大限度,体会创作作品内容所表达的韵味。萧显则是苦练功夫,因为山海关为兵家必争之地,金戈铁马之地,字要有金戈铁马之气。故而,萧显又花了二十多天,练武功,用刀枪剑戟,斧钺钩钗,来涵养金戈铁马之气。这些,自然不够,写字还要体会古人的心情。这就是第三步。
第三步诵读诗词歌赋,来和古人在心境上共鸣。或大江东去,或赤壁怀古,或岳阳楼记,或柳三变婉约小词,以此来找到古人写诗词歌赋时的心境,以便更好地将其融入书法创作中,表现出文稿创作者和书法创作时,那种心境上一致性。萧显经常在书房吟诗,诸如“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青光”等,以大其心。
第四步才是拿着毛笔创作。这个过程很快,只见萧显把全身力气灌注到胳膊上:“再由胳膊灌通到手腕上,直至笔端,起笔似飞燕掠食,落笔如高山堕石,手随意运,笔与手会,努如植槊,勒若横钉,凤鸢戾空,纶常在手;凤樯阵马,沉著痛快;一气呵成,入木三分。”萧显用一个月的时间,精研了前代著名书法家的碑帖墨迹;为了增加腕力,用一个月时间练习兵器寻找金戈铁马之意;再用一个月用诗词歌赋来涵养神韵。
其实,古人创作多不用这么复杂的步骤,因为古人书法创作内容多是自己写的,意境是现成的,心境是相通的。现代人书法创作,多是抄别人的内容,和萧显创作“天下第一关”内容的情况相似,就要最大限度切合古人意境。起码选择字体,要和创作内容一致,不要用颜体、魏碑雄强的字,写柳三变的婉约小词。
人们常说,台下千日功,台上三分钟,书法创作何尝不是这样。萧显创作三部曲,学会了这三步,书法创作不会是难事!
王文元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