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国的脊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作者介绍

王立明

中国文明网特约评论员、青岛日报特约评论员。从部队转业后,相继在检察院、组织部、纪委、机关工委等单位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青岛日报》等报刊电台发表人物专访、新闻通讯、散文随笔、诗歌、评论、言论等稿件500余篇。出版15万字人生随笔《心随情动》。

莫愁中国无脊梁

曾经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里,人们对80、90后独生子女身上是否具有担当能力产生质疑,总认为他们是“垮掉的一代”。在笔者看来,这是人们习惯于用老眼光审视认识新青年、用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衡量80、90后,所产生的一种不切实际、失之偏颇的定论。其实不然,自古至今,无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和阶段,各种阶层中都会层出不穷地涌现着能够给力时代、明证自己一代能行的青年人,80后、90后亦如此。

有人要问,80后、90后与我们及我们的上几辈人有什么区别?笔者觉得,从人性和道德层面上看,本质上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区别只在于出生的时间、生活成长环境、教育背景以及思想的开放性的不同。我们不要将年轻人特有的貌似玩世不恭、我行我素、看破红尘、凡事乏忧等时代特点,认定为缺乏责任、颓废与不争。其实透过这些表象,我们更应透视到年轻人内心深处蕴藏着的大气、无邪、特立、刚毅与阳光。在我看来,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身上最具可圈可点之处,是他们少有其长辈身上多见的嫉妒猜测、私论人非、道听途说、己过责人等人性中的劣根性。笔者90后的女儿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鲜明。

每遇大事来临,80后、90后们,同样拥有甚至超过其父辈祖辈们的刚性与血气,说真话、表实情、富理智在他们身上突显得十分生动具体。我的小侄子是正在上小学二年级的00后,当得知日本政府罔顾历史、践踏二战受害国人格,特别是经常把中国设定为对手和敌国时,他言行里再真实不过地流露出对于日本的不耻与仇视,并给父母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后再也不能买日货!观点尽管有失狭隘,但中国的孩童身上所具有的正义之感、侠义之气、爱国之情,还是令人动容、应被称赞的。

其实,80后、90后的庞大群体中,从来都不缺少可歌可赞、可敬可泣,立于时代潮头、引领时代潮流的英雄楷模。久远的暂且不说,最近涌现的江西学生柳艳兵、易政勇面对歹徒不顾个人安危,放下事关家中父老未来希望、自己前途命运转机的高考,挺身而出,英勇与歹徒搏斗,保护其他乘客不受伤害的感人事迹,就充分地展现了当代青少年不畏生死捍卫正义的时代精神。而青岛市黄岛区社区三支一扶80后大学生商鹏,发现87岁的老人王蕙兰突发高血压一头栽倒在地时,毫不犹豫,第一时间为老人包扎伤口,并陪同老人到医院救治,也充分地展现了80后、90后青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优秀价值观。事实证明,80后、90后绝大多数是令我们信服和放心的好青年,他们不会成为时代的“痛”、中国的“痛”,他们在关键时刻、非常时期是能够经受住考验的,他们能够做到用自己富有时代特质的高尚品德照亮自己光辉的青春。

笔者在网上听到这样一种极不客观、也不和谐,但却富有“原生态”般的纯朴声音:有网友得知为救人而牺牲自己宝贵的年轻生命的长江大学3位90后大学生是农村的,就下了这样的结论“90后的英雄在农村”,斥责要求城里的90后们面对3位农村籍大学生要好好反省,并说是他们败坏了90后的声誉。对此,笔者不敢也不能苟同。因为,其实这是传统的城乡差别二元化思维在作怪。笔者认为,从人的自然属性来界定,一个人道德品质的优劣和对社会道德价值的评判标准,从来都不会与人们所生活的区域联系得过于紧密,更不能从生活在城市或农村的角度,将人的道德品行和价值取向泾渭区分。透视人类道德层面,文化、种族及国情的差异,可能导致人们对于道德的评判标准有所不同,但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因为道德在特质上的表现具有一定的普世性价值,这一点从不同国度、不同种族、不同宗教所主张和崇尚的相对趋同“善和”价值理念上,就可以得到充分的认证。由此论之,人们基本上不会因为出生于农村或城市的不同,而导致思想道德品质上的迥异。

最后,笔者要对80后90后的青年朋友们提出倡导:请用你们的实际行动来证明你们这一代人的精彩,你们完全能够担当起中国脊梁的重任,请你们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为自己、为同伴加油!同时,将成就于电子商务事业、中国人自己的e时代英雄马云的话赠予你们共勉:要相信80后90后能行!

版面设计:应文浩

图片摄影:应文浩 财宝哥

湘军湘语

扫描二维码,加入关注行列

带您走进不一样的军旅世界

点击
阅读原文
了解更多详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