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 “脚步从其他地方而来”
No. 48《我读2》
“我读”系列是梁文道先生和几位学者在凤凰卫视读书节目的书评合集。
和之前读此系列4本书一样,我仍旧抱着学生般的心态,吾生有涯书读不尽。这个系列中介绍的绝大部分书都没有读过,有些是第一次听说。而且遗憾的是,即使在这本书中照过一次面的作者、书名,下次在图书馆遇到,可能还是认不出,或者已然忘记。
可话说回来,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书一本本地读,得到当下的就好了。
这本书介绍的书目中有读过的书,比如《初夏荷花时期的爱情》。对照一下,梁先生的解读有更大局的观念,对小说背景了解深入,自己是似懂非懂、站在局部的个人感受。并不否认个体的感受。如果在认识的层面上有更多面的了解,个人的感受力也会更深切。
书中涉及多个领域的书目,比如文学、法律、艺术、宗教等。下面是书中印象深刻部分的摘录:
1.《烽火守书人——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日记》作者:萨德·伊斯康德(伊拉克国家图书馆馆长)
如果不读这篇介绍,不知道在有着古老历史、现今战乱的伊拉克土地上发生着这样的故事。拼力保护书籍的图书馆馆长,可能要拼上生命才能读到书的伊拉克人。
2. “……死刑能不能代表公正?以牙还牙就叫做正义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死了,让另一个人也去死,就能换回被害人所失去的正义以及尊严吗?”
——律师克莱伦斯·丹诺的辩论
3.“我在乎的是人为何而动,而不是如何动。”
“舞蹈从来都不是从脚步出发的,脚步经常从其他地方而来,绝不是来自腿部,我们在动机里寻找动作的源头,然后我们不断做出小舞剧,并且记住它们。”
——德国舞者碧娜·鲍什
4.“音乐太复杂了。正如所有的文艺作品都会有作者的某种政治倾向表现出来,但是我们却不能把这个作品的一切都还原到他的政治立场上去读解。”
——巴伦博伊姆和萨义德的对话,一个以色列人和一个巴勒斯坦人的对话
5.“摄影其实是一种与死亡有关的东西,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段一段过去的,且永不回头。摄影就捕捉了那即将永远消失的一刻,留住了它,而这一刹那对我们而言是残酷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种悼念。”
——李昱宏《冷静的暗房》
P.S.“每一张照片都是一种悼念”。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大脑里。
我因此删掉了一些不值得怀念的时刻。也在每一次试图拍下照片时思考:真的想悼念这一刻吗?
No. 49《小说课》毕飞宇
这本书大部分内容是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的讲稿。
书的后记中他写到,“(在南大)每学期开些讲座……重点是文本分析,假设的对象是渴望写作的年轻人”,主要从作家的“性格、智商、直觉和逻辑”几个角度来解读。
这本书读得酣畅淋漓。一方面,这个有点熟悉的作家的语言里有他写小说的影子,思维是跃动的,语言是平实而又不乏幽默的。比如:
……《杀手》里,海明威是站在杀人者的角度去描写的,这是海明威的一个特点,他喜欢站在更强的那一边。这是由一个作家的性格决定的,甚至是由一个作家的身体条件决定了的。你让卡夫卡这样写,我估计卡夫卡会晕过去,我们能做的就是帮卡夫卡掐人中。
对“幽默”本身,他还有一段表达:
……如果你是一个幽默的人,你自然可以尽情地挥洒你的智慧,就像莫言那样,如果你不是,你最好不要随便追求它。幽默是公主,娶回来固然不易,过日子尤为艰难,你养不活她的。
读到类似这样的段落,会忍不住大笑,或是沉思。
语言是表象。重要的是,毕飞宇是写小说的人,他懂小说中的“机关”。所以,他是个好向导。他带着学生、读者在一篇篇或熟悉或陌生的小说间穿梭,说出作者的深意,那由作者直觉、才华而来不经意间形成的独特深意。他说,“要把小说写干净……浅尝辄止又有什么乐趣呢?”解读小说也是如此,他尽量彻底地、全方位地分析,让人看过之后,不禁有“哦,原来好在这里啊”的感叹。
在《反哺——虚构人物对小说作者的逆向创造》一文中,他写了《玉秀》背后的故事。
玉秀是来自王家庄的女孩,玉米的三妹。她美丽、轻浮、虚荣,命运不济。《玉秀》的一稿是与二稿完全不同的结局。一稿里,玉秀破罐子破摔,怀孕后继续勾引得罪自己的女人的丈夫。最后和一个男人死在菜籽堆里。
玉米三姐妹系列(《玉米》,《玉秀》,《玉秧》)是我今年读过之后久久不能释怀的故事。看到作者本人对其中一篇的“幕后”告白,如获知八卦一般。
玉秀最后活下来了。这是作者心内创作想法交战、经历丢失电子稿波折之后的二稿,是“对想象力的修正性认识”。“玉秀是这样告诉我的,天无绝人之路;我则对玉秀说,天无绝小说之路”,“没有电光火石,仅仅依靠活下去的愿望,时光真的倒流了”。
书中同时记下了毕老师关于读书的两个观点:
“……阅读狂人了不起,有时候,用一年的时间只读一本书,也挺好。对我来说,《红楼梦》是可以让我读一辈子的书。”
另一个观点,是毕老师在讲述自己读《时间简史》时提到的。
他说,他的西班牙本家毕加索有一个特殊喜好,爱读爱因斯坦。毕加索说,“当我读爱因斯坦写的一本物理书时,我啥也没弄明白,不过没关系:它让我明白了别的东西”。
毕老师文章最后说,“一个人所谓的精神历练,一定和难度阅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没有经历过难度阅读的人,很难得到别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