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还要,怎么回应孩子仿佛无法满足的需求

“妈妈/爸爸,我还要(吃)”

孩子抬着头,眼中满含着期盼的,望着你。无辜的小眼神让你觉得有所亏欠,但还没有起身,就发现孩子的嘴角边,衣服上,还有沙发上,地板上,到处都留下了孩子吃饼干的痕迹,星星点点的,甚至有点像一件后现代的艺术品。

看到此情此景,已经到嘴边的话又改了口:“不行,没有了。”话语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生气。

也不知道是因为需求被拒绝,还是因为察觉到妈妈生气的情绪,孩子眼中那星星点点的渴望,一瞬间变成了星星点点的泪花,啪嗒啪嗒地就往下掉。

看孩子哭得厉害,你又抱着孩子,给他(她)拿来了饼干。

孩子一边哭,一边吃。

饼干掉得更多了。大块的饼干混合着泪水和口水,掉在了孩子和你的衣服上。

在带娃的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情景并不少见,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回应孩子呢,是直接拒绝,还是满足孩子的需求呢?

我的建议是都可以,可以尽量去试试各种可能性。

但需要注意的是,满足要有满足的大度,拒绝要有拒绝的态度。

当然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没有违反自己育儿的基本原则,也不会对孩子身心健康造成明显不利影响的基础上的。

一、孩子并不是欲求不满,不妨尽量去满足孩子

假如你特别喜欢吃葡萄,但一次只给你10颗,吃完以后,想要再吃必须要等到明天,你是什么感觉?是不是会更加的渴望。如果一次给你5斤10斤,让你一次吃个够呢,你又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会有极大的满足感。

孩子也是一样的。而且大人还有一个优势,告诉了你规则,你就知道明天还会有葡萄,而作为孩子而言,他就会以为再也没有了。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孩子不知道满足,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去满足他们。不妨试试,不做管控,或许会有意外的发现。

孩子总是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我家孩子就特别喜欢模仿我洗手。

我每天回家洗手的时候,如果孩子看见了,她就会立刻跑过来,要求我把她抱起来,站在凳子上或坐在洗手池上,也来洗手。

先放水冲一下,然后挤一点洗手液,双手搓搓,再放水冲掉洗手液。然后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这一过程。我也试过阻止她,在中途把她抱下来,果不其然,等待我的就是伤心地大哭。最后还是其他家人出面,才安慰好了孩子。

有一次,我下定决心,要看看她究竟能玩多长时间。

因为害怕孩子从洗手池上摔下来,我必须时时紧盯着她。单调的重复令人无奈,孩子却乐此不疲。就在我的决心快要被消耗完的时候,孩子转头跟我说,洗完了。

好家伙,终于洗完了,怎么也得有半个小时了吧。当我走出卫生间,看到时间,才发现,原来只用了十分钟。

从那以后,我洗手的时候会尽量避开孩子。如果孩子看到了并且过来要求洗手了,我再尽量让她一次洗个够。当然,洗手的时候,我也不停地念叨着,好了,咱们已经洗好了啊,该下去吃饭了。

也不知道是我的念叨起到了作用,还是彻底得到满足后孩子的需求稍微有了降低,也或许是我习惯了,孩子洗手的时间似乎没那么长了。

再比如吃饼干,不妨试试全部拿出来,让孩子一次吃个够,看他(她)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偶尔一次,也不会对孩子产生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孩子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他(她)更开心了;第二,心愿都能得到满足,更有安全感,也更愿意分享;第三,家长借此了解到了,孩子的“极限”。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打算满足孩子,在一开始就要有满足的大度,绝不能在中途临时起意阻止孩子,然后孩子一哭闹,再继续满足。这样的满足会让孩子不放心,认为是自己的哭闹才换来的满足,而且可能会形成路径依赖。

满足,应该是踏踏实实,不附加条件的。

二、认真地拒绝孩子,并且告诉他(她)为什么

家长既不可能事事,也不可能时时满足孩子,而且,很多事情不节制的话,确实会对孩子产生比较严重的不利影响。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拒绝孩子呢?

事先说好规则,并和孩子达成一致,超出规则就要坚定拒绝,并说明理由。

比如说吃饼干前,和孩子说好一次吃3片,吃完孩子再要就可以拒绝,并向孩子说明理由——咱们之前已经说好了呀,而且,你吃多了饼干就没有肚子正常吃饭了,营养就会跟不上,就会影响你长高长大,也有可能会让你生病。

拒绝的态度要坚定,说明理由要认真,绝对不能随便敷衍过去。

要知道,孩子是最能感受家长的情绪的。你是不是认真,是不是坚定,孩子都能感觉得到。而之所以要认真,是让孩子感受到他(她)的需求是被父母重视并且认真对待的。这不但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和自我肯定,而且会潜移默化地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有趣的是,我家另一位带孩子洗手的时候,洗完了就抱下来,孩子就不会像跟我的时候一样哭闹。可能这就是坚定的力量吧。

朴素的语言,真实的经验。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的成长。我是一言,会持续和大家分享孩子成长路上的点滴经验和心得,欢迎大家关注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