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孝义的日子 | 江蓝生
作者简介:
江蓝生,1943年11月生,湖北沔阳(今仙桃市)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文哲学部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辞书学会会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第十届全国政协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2年-1967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1978年-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学系攻读近代汉语专业研究生,师从吕叔湘和刘坚先生,获文学硕士学位。研究领域为汉语史,专攻近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著有《魏晋南北朝小说词语汇释》(语文出版社,1988年)《近代汉语虚词研究》(合著,语文出版社,1992年)《近代汉语探源》(商务印书馆,2000年)《〈刘知远诸宫调〉语法研究》(合著,河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近代汉语新论(增订本)》(商务印书馆,2013年)《汉语词汇语法论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等著作和论文集。与白维国研究员合作翻译《汉语史通考》(太田辰夫原著,重庆出版社,1991年)《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志村良治原著,中华书局,1995年)《白话语汇研究》(香坂顺一原著,中华书局,1997年)等著作。与曹广顺研究员合作编写《唐五代语言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主持修订《新华字典》第11版(商务印书馆,2011年)和《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商务印书馆,2012年),担任《近代汉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副主编。
1962年暑假里的一天,我中学的教导主任对我说:“江蓝生,你吉星高照,考上北大中文系了!”其实,我原本是想考新闻系,将来做一名新闻记者的,但那时候北大不设新闻系,人民大学新闻系那一年又不招生,我这才把北大中文系作为第一志愿的。
1962年9月,我带着对人生的无限憧憬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因为文革,我们62级学生直到1968年暑期才分配工作,推迟了一年。除了个别同学外,我们都被分配到远离北京的边疆和基层。我被分到山西省孝义县兑镇中学当老师,兑镇地处吕梁山区的山沟沟里,因附近有煤矿,所以竟有铁路可达。我抱着“是一块煤,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的信念,决心在这里好好工作。学生都是方圆十几里内的农村孩子,朴实、真诚、刻苦,我很快就跟他们打成了一片。我不仅教高中语文,还要教化学,于是就边复习边教学。我努力学习当地的方言,几个月后,我就硬着头皮用孝义话讲课。有一次县教育局来听课的干部问别人:“她是哪个村的?”我知道后很为自己居然能以假乱真而高兴。周末和假期我有时到学生们的家里做家访,亲眼看到有的农民家里几乎一贫如洗的状况,这无疑拉近了我和他们的情感距离。1969年冬天,我生下女儿50多天就从北京赶回兑镇。为了不耽误带学生出外劳动,我给女儿找了一个当地的奶妈。两周后,当我看到孩子躺在她家炕上,内衣缝里有虱子、虮子时,心疼得忍不住落泪。我的表现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被选为孝义县党代表大会代表,到县里开会。会议结束后,县组织部长找我谈话,说是县里要提拔我当县妇女主任,我想也没想就说:“不行,我不合适。”他劝说了一番,我还是没有点头。他让我当晚住在县招待所考虑考虑,第二天再说。我在屋里踱步,心想步入仕途,也许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机遇,但这却不是我想要的,我宁愿在小镇上当一个教师——在那里有时间读书,可以过比较平静的读书人的生活。想到这里,我决定不辞而别,趁着月色踏上返回兑镇的路途。从县城到兑镇约有四十多里山路,我一个人在黑地里沿着铁轨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两边是陡峭的山壁,我怕得心砰砰砰地跳个不住:要是遇见坏人怎么办?要是遇见野兽怎么办?要不等明天再走吧?但是我的双脚还是在心的指引下不停地向前走着,终于历经四五个小时后回到了镇上。这是我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1971年林彪事件以后,我调回北京,在北大附中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