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寒菜”
在渝东南老家,咸菜常见,遍如泥沙,几乎家家必备。但咸菜之名,常被人们混音为“寒”。叫着寒菜,吃着咸菜,给人一种口不对味的错觉。初来的外地人乍听,常犯糊涂。之所以把咸菜叫做寒菜,顾名思义,乃贫寒人家享用的菜肴。
每年春初,往往是收获榨菜的季节,也是制作寒菜的好时机。这时候地里的菜头疙瘩正是成熟期,个头大、菜肉嫩,做出的寒菜色泽鲜、味道美。每个家庭户,都可算简易的小作坊。做寒菜首先要选菜,然后用盐水浸泡,等到粉嫩的菜色变成乌色或褐色时,就可以慢加工了。
腌过的菜有些刺鼻,须用清水泼洗一下,然后将一个个的菜头切成一小条一小条或一小块一小块的。切菜头特费工夫,时间久了,手臂手腕又酸又疼。切好后,就摊在簸箕里,交给太阳晾晒。这个季节的阳光不火不辣,非常柔软温和,腌菜条不几天就软软的了,摸着,别提多细腻柔嫩。遇上连绵雨天,就得勤翻腌菜条,以防霉变,也可掺入适量的盐。装罐前,腌菜条须混合辣椒花椒等作料,这样做出的寒菜又香又好吃。腌菜条装进罐里,得用力压严实,一层层地直到装满,再垫上一层干草,撑上竹棍子封口,最后将罐子倒扣于凹石盘里,掺入少许清水,这样便完成了寒菜的制作。
除了菜头做的寒菜,菜叶做寒菜叶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味好菜。寒菜与寒菜叶都需储存上一段时间,最好隔年才开罐取吃。有句俗话在寒菜上得到验证:越老越香。即越是陈年的越是醇香味美。
庄户人家每逢红白喜事,在席桌上比较讲究。主菜烧白的下面必要垫一层寒菜,吃了烧白,再搛几块寒菜,有忆苦思甜、不忘本的用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资匮乏,寒菜就成了各家各户常食的菜肴,尤其在青黄不接之时,它更是一日三餐的主菜。寒菜汤,炒寒菜,蒸寒菜,凉拌寒菜,做法各样,但都离不开寒菜。吃寒菜以至于吃得胃腻口厌,有人甚至谈寒菜色变。
后来日子慢慢转好,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寒菜便退居到隐蔽的角落,灶头桌上很少见到了。现在吃寒菜,只为调节口味,做寒菜汤时添加几根小蒜苗,其口感与浓香叫人垂涎。还有寒菜炒肉也非常鲜香,一碗寒菜回锅肉或蒸肉,往往肉没吃多少,寒菜却光光的了。过年过节,寒菜也会成为一道精致的小菜,席桌上因了它而锦上添花,就好像广阔的天空多了一抹霞云,增色不少。
曾有城里人下乡来收购寒菜,这让许多人不解,城里人只说是为了解思乡之苦,并且开出很高的价钱,家里存储的有寒菜的人家,想不到寒菜也值钱了,于是纷纷抬出陈年的寒菜罐。有家的寒菜据说已存放十年,属“老窖”了,居然卖了一个高价,让邻居们羡慕不已。不久,从城里打工回来的老乡才道出实情,原来那收购寒菜的人是在城里做寒菜生意,他收购的寒菜以高出原价几倍的价钱出售,还供不应求哩。人们这才明白过来,以后再有下乡来收购寒菜的,就抵死也不卖了。
寒菜和许多原先不受人欢迎被淘汰的野味菜一样,正广受城里人追捧,每餐桌上必有一小碟寒菜。老一辈人还拿寒菜教导子孙:做人要像寒菜那样,普普通通,安安分分,总有一天会得到别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