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弄人

用小程序预约了今早八点的“平原轩”,一方面是为了还书,更主要的是想碰碰运气。

也没抱多大希望——毕竟,《大秦帝国》实在太难借到了:

皇皇500万字11册,2008年出版至今,热门至今。我在“藏书馆”APP上预约电子书,连续多个周期始终约不成功。系统总是提醒我耐心等待,因为想读这书的人太多。图书馆里呢,一套书被借得七零八落,长篇小说总不能跳着读吧……

把它列入书单是因为忘不了忻彤在读书分享会上举着这本书向大家推荐时的激动神情。她告诉我们自己是如何因之着迷,手不能释卷,恳切地邀大家都去读读看。

上次有幸借到上卷第一部《黑色裂变》就是在“平原轩”。

展卷细读,壮怀激烈有之,潸然泪下有之,一读不可自拔。边读边忍不住想给忻彤打电话指点江山、陈说是非。

去班里上课的时候带着,从袋子里抽出一角逗忻彤:“猜猜是啥?”小姑娘大叫一声:“《大秦帝国》!”高兴得涨红了脸。又有几个孩子围过来议论纷纷,都很兴奋,个个嚷嚷着说还没读全,一书难求。

今早去还,心内忐忑:万一能觅得第二部,喜何如之?

在书缝儿里觅黑底金字的厚重端雅,遍寻不得。沮丧渐渐漫及全身时,突然!——楼梯边最下一层——赫然竟是长长一排《大秦帝国》!

惊大于喜,我一屁股坐在梯级上,凝神细看——越看越爱,脑子里飞速盘算手头四张卡尚余几何……

老公及时出现,提醒一句“别贪心”;我才猛然清醒过来,羞愧地想:“哦哦对啊对啊要留一些给同样爱它的人呐……”

于是狠心割舍,只借五本——上卷第二部、上卷第三部、上卷第四部、上卷第五部、第六部——清明假期回来,便可去换下卷也!

抱着书袋出来,怀中有鲜明的触感:深沉厚重,棱角分明,朴拙方正,讷然静默;然而,仿佛有古剑在匣,未出鞘已扬眉,大争之世的隆隆战鼓在胸腔里无止息地擂着……

迫不及待打开第二部《国命纵横》。读到《楔子》的第3页,就蒙了——

“商君与白雪”?和白雪在一起的只可能是卫鞅。也知道商鞅变法。可是,不用交代一下,直接改姓么?

“遗骨”???“商君与白雪的遗骨”!!!——上一册于卫鞅在魏国崭露头角,并终于确定了心之所向,西入秦川,欲展治国宏图之时戛然而止;我正等着看他如何运回天之力,挽老秦于贫弱之中呢——

第二部一开篇,人已经死了?!

长篇小说真可以这样写的吗?

我万分狐疑,却不敢质疑作者孙皓晖,毕竟上一册写得多好我心里清楚呀。

“也许楔子有点跳跃。”我这么想着,继续读,等着故事从某个端口巨蟒回头展开倒叙,一解读者之惑。

四五十页看过去了,作者好像还没这个打算啊。

求贤若渴的热血秦王都换了一茬啦。现在一直在讲新君的故事啊……

我把书名检查再三,又与上一册反复对照——

没错啊:上卷第一部《黑色裂变》,上卷第二部《国命纵横》,没毛病啊,没借错啊……

那就只有一种可能性了——

原来作者写史,笔法竟奇崛至此!

想来,作者必是要将卫鞅变商鞅、商鞅变法、商鞅遭腰斩这几十年间的事情,全用插叙补出,借后人之口议论,来见前人风骨!

哇,真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好大一盘文章!

于是再耐下性子读,边读边于字里行间寻端倪,蛛丝马迹也不放过,硬是把历史小说读出了悬疑小说的效果。

越读心里越慌——事情真的有点失控啊……苏秦张仪都要出来了啊……

先用第一册书整本铺垫渲染商鞅有多了不起,秦国有多么值得商鞅来拯救;然而第二册书一上来,不让他施展拳脚,直接车裂商鞅?现在小半本书过去了,新人辈出,商鞅凉透,眼看着是不打算重现辉煌了啊……

愤而百度。

百度从不放过嘲笑傻子的机会。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告诉我:

“《大秦帝国》共6部11册。《黑色裂变》《国命纵横》……前五部各2册,最后一部1册。”

也就是说,我读过的那本,并不是“上卷第一部”而是“第一部上卷”;我需要寻找的,也并不是“上卷第二部”而是“第一部下卷”……

今天早上我如获至宝抱回家的,其实是每一部的“上卷”。而我急等着想知道的故事,还在平原轩里藏着。

我望着家里的书架——那五本“上卷”巍巍然,齐整整地排列着,像一盘跳棋。

谁都别拦着我。我去约明早八点的“平原轩”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