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子:让仪式感回归
让仪式感回归节日
文/桔子
春节将至,可对于春节怎么过,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只是走个流程,有人表示没意思不想过,更有甚者戏称吃喝拍照即是过年。
真如他们所说,在这个发展迅速的时代,过年过节已失去其意义了吗?不然。
既然要探讨过年的意义,不妨先看看过年究竟是怎么一个“过”法。“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想必这是大家最熟悉的,而刘绍堂先生记忆中的过年,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大吃大嚼,吃得我食火上升,口舌生疮”。至于老舍笔下的除夕夜,又是“哪一家却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断”的景象。
有人会问,过年不就是吃团圆饭,放鞭炮等几个万古不变的仪式吗?没错,过年过节需要的便是仪式感。何谓仪式感?仪式感就是春节的新挑旧符,是元宵的花灯初上,是瑞年的艾草飘香,是中秋的花前月下。仪式感是生活的调味剂,文化的信增器。如果没有仪式感,节日和普通假日又有何区别?不妨说,正是节日让人们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解救出来,给加速播放的日子按下了暂停键。也正是节日让人们在同一时间回望历史,展望未来,创造一份感动。节日复苏了人们的文化记忆,确认了人们的精神归属,也增强了名族的凝聚力。
而如今,人们保留着传统的习俗,却忽略了节日的气氛。在我小时候,手机还未普及,家人围聚一桌吃着年夜饭,说着家长里短,远方时不时传来爆竹声,空气里都洋溢着喜悦。而如今烟花爆竹已成奢望,邻里闲聊也显生疏。丹纲在《艺术哲学》说过:“时代的趋向始终占着统治地位。”环境的隔阂造成了情感的隔阂,低头不见抬头见的邻居却连对方名字都不知道,这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钢铁森林代替绿水青山,雾霾酸雨代替杏花春雨,诗情画意不再,这是人与自然的隔阂。不可否认,这是现代社会的弊端。余光中先生已发问:“当你的情人已改名玛丽,怎能再赠她一首菩萨蛮?”
当然,并不是说现代科技不好。也正是因为科技发达,人们见面变得易如反掌,高铁,飞机也就几个小时几天的路程,再不然就是视频通话,远在天边的思念的人也近在眼前。古人是趁着节日聚在一起,我们今人相聚不再困难,节日的重要度自然便下降了。
那么传统节日真的就此式微了吗?非也。归根到底,节日的淡化,是传统与新时代的交接还没能完成。正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唤醒仪式感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高形式主义,而是不断探索承载文化传统与节日内涵的时代载体。继承与创新,哪一方面都不能轻视。如今电话短信能送达祝福心愿,照片合影能定格美好瞬间,电子红包也能引得众人你争我抢,好生热闹。除此之外,有关部门应该加强传统节日的立法工作,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层时代意义;我们作为时代青年,更要树立对传统节日的仪式感,认同感,敬畏感。如此,传统文化才能生生不息。
无论我们走多远,唤醒心中的仪式感,我们就能记得住回家的路。
传家风,修素养,焕温馨
各位评委:
大家好!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发表我对家风家训的一孔之见。
的确如总书记所说,家教家风在家庭建设中十分重要。“家之兴替,在于礼义,不在于富贵贫贱。”从四世同堂到三口之家,家庭的规模随时代而发展,但家庭的性质没有变,家庭的文明作用也没有变。
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家训蕴含着前辈对后辈的殷殷期望。也蕴含着人生经验与智慧。而家风故事,或如《家道颖颖》中对家训的珍惜,或如爷爷奶奶讲述过往的艰辛,也无一不是希望后辈能铭记历史的不易,珍惜现在完善自己,以展望更加美好的未来。譬如我,从小到大,父母即教育我“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爷爷甚至数次将其书写在书桌前。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也备受感染,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这即是家训家风的魅力。
但家风家训这种传统事物在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中日渐式微,这是毋庸置疑的。正如那位“00后”学生所说到的,长辈常拿“老一套”说事,这难免会引起一些新时代的青年的反感。“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只一味说教,而不去引导孩子领悟家训家风的意义,反感与排斥自然不可避免。更何况,在当今时代,有的家训的确不在适用,如在科技时代谈农耕文明便是可以摒弃。
归根到底,家风家训实为一种传统文传的体现,是一种仪式感。它犹如生活的调味剂,让平庸的生命懂得庄重,让潦草的生活焕发温馨。在家训家风中,人们能感受到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洗涤,家训家风意义如此之大,传承家训家风的重担我们不能置之不理。
而春花无数,毕竟何如秋实?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样丰富的内涵,如果不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载体呈现出来,再庄重的仪式感,再珍贵的家训家风都经受不住时间的考验。
其实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每个时代在家风的传承中都会面临矛盾冲突,关键在于取舍。钱理群先生对此的看法是“每代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问题,但既不能看到太重,而且最终也得靠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一是要相信青年,二是要相信时间。”
相信新时代的青年在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寻回庄严的仪式感,领悟家风家训的意义。
我的演讲结束,谢谢大家。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