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国保--(五)古遗址(三)
154 19 高昌故城高昌(公元500 -64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155 20 雅尔湖故城 高昌(公元500 -64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156 21 大明宫遗址 唐 陕西省西安市
157 22 太和城遗址 南诏(公元649—902年)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包括南诏德化碑
158 23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公元698 -926年) 黑龙江省宁安县
159 24 辽上京遗址 辽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160 25 辽中京遗址 辽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
161 26 古格王国遗址 约为公元十世纪前后西藏自治区扎达县
*************************************************
19 高昌故城高昌(公元500 -640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西汉至元明时期(公元前1世纪—公元14世纪)吐鲁番盆地中心城镇,历经西汉高昌壁、高昌郡、高昌国、唐代西州和高昌回鹘等时期,时间跨度长达1400年左右。高昌故城包括外城、内城和宫城(可汗堡)3重城,城址内分布有大量宗教建筑遗址和宫殿遗址。寺院建筑内有摩尼教壁画和佛教壁画、塑像等。城内遗物丰富,出土有不同文字的文书和经典。宫城在最北面,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2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1座不规则的方形宫城,俗称“可汗堡”。高昌故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
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周长5.4千米,总面积约200万平方米,布局分外城、内城、宫城3部份。外城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夯层厚8厘米—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的夹棍眼,外围有保存完好凸出的马面。全城有9个城门,南面有3个城门,其余3面各有2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内城在外城中间,平面呈方形,城墙全为夯土城,西、南两面保存较好,其建筑年代较外城为早;宫城在最北面,城内有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建筑。外城的北墙就是宫城的北墙,内城的北墙是宫城的南墙。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高昌故城,在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也是古代西域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军事中心,为研究古代西域城市文化、建筑技术、多种宗教和多民族文化在吐鲁番盆地的交流与传播提供了资料。
高昌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地处胜金口南二堡和三堡的中间。从胜金口流出的木头沟水,经过二堡流入故城中。高昌故城西距吐鲁番市约30千米,东距鄯善县城约55千米,西约1.5千米为三堡乡乡政府所在地,北约2千米为二堡乡乡政府所在地,西北约2.2千米为阿斯塔那古墓群。其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为东经89°31′7.51″、北纬42°51′01.43″,海拔高程约-51米(大佛寺)。
***************************************
20 雅尔湖故城 高昌(公元500 -64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
雅尔湖故城,又称交河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10千米的雅尔乃孜沟村,是西汉至南北朝时期(前2世纪—5世纪)由车师人开创和建造的,在南北朝和唐朝(5世纪—9世纪)达到鼎盛,唐朝至明朝(9世纪—14世纪)由于连年遭受战火摧残逐渐衰落。雅尔湖故城是古西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枢纽之地,对研究东西方文化交流、丝绸之路历史、中亚文明以及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宗教、艺术等都有重要价值。
雅尔湖故城址在高出水面约30米的土崖上,南北长约1000余米,东西最宽约300米。雅尔湖故城只有东、南两个城门,南门是正门,东门则是运粮取水的应急之门。从南至北,依次分布着门楼、兵营瞭望台、行政官署区、宗教寺院区和墓葬区。整个城市布局,呈南北轴线结构,轴线上是中央大道,大道由南门径直向最北端的墓葬区。大道两侧是减地围墙的建筑群,或居民或官署或宫殿。
雅尔湖故城城西及城南隔河有交河世族墓地。交河故城沟西墓地位于交河故城台地西侧之上,为晋、唐时期的平民家族墓葬群,是交河故城居民较为集中,规模较大的一处墓地,墓区东西长200米,南北长2000米,墓区墓葬多为家族墓地,地面为砾石堆砌的墓冢、墓院,地下为斜坡式墓道洞室墓和竖穴式墓;交河故城沟北墓地位于交河故城沟北的一号台地上,二者相距不足500米左右,为吐鲁番盆地汉代时期土著文化遗存,墓地为车师国贵族墓地,墓地规模40000平方米,以墓葬为主,有封石标志的竖穴土坑墓和斜坡墓道洞室墓两种类型。雅尔湖石窟寺,位于交河故城沟西台地崖体上,古称“西谷寺”,存洞窟7个,均为长方形纵券顶窟 。
西汉中叶(前108年—前60年),西汉和匈奴为争夺交河城,进行了5次大规模战役,历史上称作“五争车师”,最后,汉王朝在吐鲁番站稳了脚跟。为了加强对交河地区的统一管辖,西汉地节三年(前67年),汉朝委派郑吉屯田车师,7年后又在交河城设立都护府,实施对西域各国的管理,从此,包括吐鲁番盆地在内的整个西域地区纳入了中国版图。
*******************************
21 大明宫遗址 唐 陕西省西安市
大明宫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太华南路,唐末毁于兵燹。大明宫是唐帝国的大朝正宫,唐帝国200余年间的政令中心,唐长安城“三大内”(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中规模最大、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称为“东内”。地处长安城北部的龙首原上,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原名永安宫。自唐高宗起,先后有17位唐朝皇帝在此处理朝政,历时达二百余年。大明宫遗址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千米。宫墙周长7.6千米,四面共有11座门,已探明的殿台楼亭等遗址40余处。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宫城共有九座城门,南面正中为丹凤门,东西分别为望仙门和建福门;北面正中为玄武门,东西分别为银汉门和青霄门;东面为左银台门;西面南北分别为右银台门和九仙门。除正门丹凤门有五个门道外,其馀各门均为一个门道。在宫城的东西北三面筑有与城墙平行的夹城,在北面正中设重玄门,正对著玄武门。宫城外的东西两侧分别驻有禁军,北门夹城内设立了禁军的指挥机关——“北衙”。
大明宫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宫城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唐长安城的宫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由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度多)1260米后,折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宫墙墙面与太极宫一样为夯土板筑,只有各城门两侧及转角处内外表面砌有砖面。城基的宽度,据考古实测,除南面墙基用郭城北墙宽约9米左右外,其他三面墙基均宽13.5米,深1.1米。城墙筑在城基中间,两边比城基各窄进1.5米左右,底部宽10.5米,构筑十分坚固。此外,在宫城北部之外,东、西、北三面都构筑有平行于宫城墙的夹城,亦为板筑土墙。北面夹城最宽,距宫城墙宽160米。东西两面夹城距宫城墙宽均为55米。夹城的修筑,在宫城的后部,配合宫城城墙共同构成严密的防卫体系结构。
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计划总投资1400亿元以上,周期为五年,分三步实施。第一步(2007-2008年),启动建设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基本完成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范围内的拆迁,全面启动建设大明宫遗址保护区改造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第二步(2009-2010年),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园,周边区域开工建设,拆迁工作基本完成;第三步(2011-2012年),全面完成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初步建成一个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示范新区。未来将会复原唐代众多古建筑,麟德殿,丹凤门,三大殿(宣政殿,紫宸殿,延英殿)以及太液池。按照发展规划,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将建设成为未来西安的“城市中央公园”,同时把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成为带动西安率先发展、均衡发展、科学发展的城市增长极,成为西安未来城市发展的生态基础、重要的人文象征、世界文明古都的重要支撑。
***********************************************
22 太和城遗址 南诏(公元649—902年)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包括南诏德化碑
太和城遗址,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地处下关(南诏时期的龙尾关)至大理之间的苍山佛顶峰麓,南距下关6千米,北与大理古城相隔7千米。这里是大理坝子中苍山与洱海之间陆地距离较短的咽喉要地,是由龙尾关进入大理古城的要道。太和城的“和”,为夷语山坡之意,意思就是筑在山坡上的城。太和城遗址是唐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王国“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南诏三座都城中城廓保存最为明显完整的城址之一,从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定都于此至大历十四年(779年)迁都羊苴咩城(大理古城)止作为都城前后计四十年,南诏于此期间在历史上首次统一了云南,为南诏国、大理国及元明清时期的云南行省直至云南省奠定了地域基础。
太和城遗址分内城、皇城及外城3部分,内城有半圆形瓮城,德化碑前的古道为城内的南北大街,皇城、外城的建筑为石垒筑成,金刚城内宫室的建筑以木料为主;外城南北城墙东段墙体主要用黑色淤泥掺加砂石等夯筑、有黄色细沙夯筑的墙基及基槽、墙体内外两侧有挡墙柱等。金刚城遗址,在太和城遗山顶,是太和城内的一个小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圆形,和太和城北城墙西端相连结,位于佛顶峰上,用土夯筑而成。修筑时,恰逢唐朝赐南诏《金刚经》,所以取名为“金刚城”,是当年南诏的避暑宫,金刚城遗址仅存有一座土台。
在大理州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展示大理南诏历史文化的资料,太和城在大理整个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太和城遗址3号建筑遗存的1号房址被包含有南诏有字瓦的瓦砾堆积层覆盖,故其时代应为南诏时期。从打破1号房址的同一灰坑内出土遗物有残石佛首、青铜鎏金杨枝观音立像及青铜金刚杵等来看,1号房址为宗教建筑的可能性较大。发掘揭露出的房与房之间无墙相隔、正房与厢房通透相连的1号房址大型建筑遗存为研究南诏时期的建筑提供了考古资料。太和城遗址为研究南诏的形成、社会制度、云南各民族的关系、南与唐王朝和吐善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文献资料。
南诏是中国唐代西南边疆的一个地方王国,唐王朝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册封蒙舍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南诏政权由此建立,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日云南全境及贵州、四川两省与云南相邻的区域,西、南亦到今天越南、老挝、缅甸等3国与云南接壤的部分区域。南诏时期,佛教(密宗)传入南诏,逐渐成为南诏统治者推崇的国教,是南诏国最盛行的宗教。这一时期统治者大建寺庙,铸造佛像,佛教成了南诏统治者维护其统治的工具。
*******************************************************
23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公元698 -926年) 黑龙江省宁安县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史称“忽汗城”,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西南渤海镇,是中国唐代渤海国的都城。古城建筑在东京城盆地的冲积平原上,南近镜泊湖区,西与北为牡丹江畔,东为汇入牡丹江的马莲河。唐开元元年(713年),唐朝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员外大将军、渤海郡王。开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天宝十四年(755年),渤海国王都从中京显德府(吉林省和龙市),迁至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渤海共传十五代王,第1代、第2代唐朝封为“渤海郡王”,从第3代起,唐朝晋封为“渤海国王”,渤海政权正式国名是“渤海国”。
渤海初定都敖东城(吉林敦化境内),史称“旧国”。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左右,三世文王大钦茂把首都从中京显德府迁(吉林省和龙市)迁至北部的上京龙泉府(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30余年后,复迁东京龙泉府。贞元十年至贞元十一年(794年至795年)间,五世成王大华屿又将王都从东京迁回上京龙泉府。从此,上京龙泉府作为都城,直至渤海灭亡。上京龙泉府两度为都,前后达160余年之久。
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仿唐长安城而建,整个城址略呈长方形,由外城、内城和宫城(紫禁城)组成,城环套,坐北朝南,总面积16.4平方千米。外城,北垣长5.5千米,中间向北突出一部分,外突部分的宽度与内城相等,南垣长不足5千米多,东、西两垣各长3.5千米多,全城周长为16.3千米,城垣残高平均2米左右,外城共设10门,南北各3,东西各2,外城内有5条大街,由内城正南门到外城正南门,有一条宽达88米的朱雀大街,把外城分成东西两区,这5条主要街道之间有纵横交错的街道,构成市区街坊里巷;内城,当时是三省六部等官署所在地,位于外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4.5多,仅部分城垣和禁苑遗迹保存较好,禁苑俗称“御花园”,在内城东垣以西,宫城东垣以东,周长约1.5千米,池塘遗迹面积近2万平方米,为一人工湖,池塘东西两侧有假山址,北部有亭榭址,础石原址存放,附近多黄绿色釉瓦,亭榭原是八角形建筑;宫城,又称“紫禁城”,在内城北部中间,呈长方形,周长2.5千米多,是渤海王室居住和行使统治权力的地方,存有宫墙、宫殿址、石井(俗称八宝琉璃井)等,宫城城垣用玄武岩筑成,残高平均约3米左右。
渤海国是中国东北少数民族满族的先世粟末秣鞴人建立的地方政权。秣鞘,商周时代称肃慎,汉魏时称挹娄,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秣鞘。南北朝时已发展成为粟末、白山、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黑水等7部。居住在粟末水的为粟末秣辑,比较先进,与唐王朝的关系也很密切。武则天时,封其酋长乞乞仲象为震国公。唐朝中期(7世纪末),乞乞仲象之子大柞荣统一了除黑水部以外的秣鞴诸部,“筑城居之”,建立了地方政权—震国,自称“震国王”。唐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遣侍御史张行粜至震国招慰,大祚荣派次子入侍唐朝,以示臣服。唐太极元年(712年)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治的地区为忽汗州,令大祚荣兼都督。从此,粟末秣鞘去秣鞠号,专称渤海,成为唐朝政府管辖下的东北边陲的一个州。
***************************************
24 辽上京遗址 辽 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南郊,林东镇东南,是中国古代契丹政权辽王朝开国皇都上京的遗址。上京是契丹建国之初设立的都城,为辽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上京作为辽之都城历经200余年,至元代辽上京逐渐废弃,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较长的草原都城之一,遗存有皇城残墙、雕花柱础及大量珍贵的文物。辽上京遗址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2部分组成,平面略呈“日”字形,总面积约5平方千米。皇城为宫殿衙署所在,为皇亲国戚达官贵族住地;汉城是汉及其他少数民族集居区,作坊遍布 。辽上京在辽国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有重要地位。
辽上京宫城2号院遗址居于皇城东门、宫城东门、宫城1号院的中轴线上,位于宫城1号院遗址西侧(后侧)。2号院遗址沿中轴线对称分布,院落东部格局清晰,而院落西部保存较差、形制不明。院落南廊庑遗址为夯土建筑,夯土台基东西进深约12.2米。进深方向发现一排4个磉墩,为三开间。当心间宽约4.8米,两次间宽约2.4米。与1号院四周廊庑的建筑形制一致。皇城东门内大街遗址位于辽上京皇城东门和宫城东门之间。该街道遗址存3次主要营建。最早的路面营建(编号L3)是在生土之上,局部用灰褐色碎砂石土做垫土,路面残宽43.5米,厚约0.05米。南部有一条浅路沟。第2次营建(编号L2)路面大部分沿用L3的路面,局部垫土,形成新路面,含较多石子等。路面发现9条车辙。路面残宽约40米。第3次营建(编号L1)路面沿用L2或L3的路面,局部修整形成灰褐色砂石路面。含较多石子、较少的兽骨等。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等推定,L3应与宫城东门大体同时始建,为辽代早期开始使用;L2和L1沿用并修补。L1的下限至少可到金代晚期。
宫城南门遗址是辽上京遗址已发掘门址中保存较好的门址,是辽代考古的重要发现。通过考古发掘,了解到辽上京宫城南门的建筑规模和形制结构。通过目标明确的关键部位解剖,确认了宫城南门的营造次第、做法和时代,掌握了南门墩台和楼橹从无到有,墩台边壁做法从抹黄泥、到抹白灰皮再到包砌砖石的沿用与改建情况,了解了门楼永定柱的基础做法。这为研究辽上京城址的形制布局和年代沿革,研究辽代城门建筑技术和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在宫城南门门道将军石外的始建路面下发现动物埋藏坑,其内安置2犬2羊头,应与城门始建时的仪式活动相关。在辽代城门遗址发现这样的遗迹现象,是重要考古发现。通过考古钻探和试掘,确认辽上京宫城内第二进东向院落遗址的存在及其位置。辽上京遗址的一组东向建筑为研究辽上京都城布局提供新的实物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尽管辽代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南北朝”,但《辽史》能够留给后人作参考的文献资料并不多。在《辽史·地理志一·上京道》中写道:“辽上京分南北二城。北为皇城,南为汉城。……城高二丈,不设敌楼,幅员二十七里。……其北谓之皇城,高三丈,有楼橹。”而其中,提及上京皇城中的“大内”,即对宫城的描述,仅寥寥数语:“……中有大内。内南门曰承天,有楼阁;东曰东华,西曰西华。此通内出入之所。”辽上京遗址有个2米来高的大土包,顶面是对角直径40多米的平地,为日月宫。“日月宫”一词,最早出现在《辽史·太宗本纪》中:“辽天显五年,八月丁酉,以大圣皇帝、皇后宴寝之所号日月宫,因建《日月碑》。丙午,如九层台。”
*********************************
25 辽中京遗址 辽 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
辽中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和大明镇境内的老哈河北岸,始建于辽代,为辽代五京之一,是辽代鼎盛时期的都城,也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元、明各代沿用。辽中京遗址周长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3重组成,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莲花塔)。大明塔原名应为大宁塔(尚有清乾隆《题大宁塔诗》存世,大明属谐音误读)。辽中京遗址地表遗迹多是辽代建筑,基本保存了辽中京城市建筑的原貌,是研究契丹民族史的重要遗址之一 。
辽中京遗址周长15余千米,城址由外城、内城和皇城3重组成。外城东西长4200米,南北宽3500米,残存高度一般在4米—6米之间,基宽11米—15米,夯土层厚10厘米—15厘米,西墙上每隔90余米有一楼橹痕迹,南墙中端有2个高达6米的夯筑土堆,呈正方形,南门为朱夏门,朱夏门往北有一条长达1400米的中央干道,道宽60余米,两侧有排水沟,与中央干道平行的南北向街道在两侧各有3条,另有东西向街道5条,道宽分别为8米、12米、15米,还有市坊、廊舍、官署、庙宇及贤馆等建筑,布局严谨,井然有序;内城,在外城范围之内,位于正中偏北,构成一个 “ 回 ”字形建筑群,东西长2000米、南北 宽1500米,东、南、北3面城墙保存较好,残高一般约5米,基宽13米左右,墙上筑有楼橹,南墙楼橹间距近100米,中端也有2个高大的封土堆,相距20余米,残高6米,此即为内城南门阳德门;皇城,在内城范围之内,位处正中偏北,正方形,长宽各约1000米,城墙多被毁坏,只有西墙残基隐约可见,南墙正中经钻探似有门址,皇城东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夯筑封土堆,是为路振所记东西角楼,北有中央干道通往宫殿,门的两侧180米处有东、西掖门,各有大道与宫殿相通,由东掖门人经武功门可达武功殿,由西掖门人经文化门可达文化殿,两殿分别为辽时圣宗及其母萧太后居处,两殿之间也有大道相接。
辽中京遗址地表上除了丰富的建筑遗迹外,各种建筑材料有板瓦、筒瓦、滴水、砖等,还有屋脊、屋内砖质装饰物,还有辽时粮仓里被烧的米粒也清晰可辨。其他如金、元、明各代的碑刻、石雕、铜印、铜镜等,此外有石刻和泥塑的佛造像,定窑白瓷片,仿定窑粗白瓷片,陶用器及北宋铜钱也多有出土。辽中京遗址内其他建筑遗址,主要有外城西南隅山坡上的佛寺建筑。
辽中京遗址内存3座砖塔,即大塔(大明塔)、小塔(金代小塔)、半截塔(莲花塔)。大塔,又称大明塔,始建于辽代,是辽塔里典型的代表作,在内城阳德门外东南,塔基建在高约5米的长方形土台上,塔高82米,直径35.6米,周长112米,为八角型13层密檐式实心砖塔,塔座作须弥状,上部浮雕仰莲,座高17米、每边宽14米,每面中部用砖浮砌三个卍字,当为清代修补加砌,塔身八面均有各具特色的菩萨浮雕,浮雕内容丰富,雕刻精细,造型优美,每面转角处雕砌细高的塔形角柱,下托仰莲,上顶宝珠,角柱上有朱红文字;小塔,位于内城阳德门址西南,八角密檐式,高24米,须弥式塔座,每面正中各雕一伏狮,转角处各有一力士,背负仰莲作托塔状,塔身东、西、南、北四面各有一佛龛,其余四面各有2个胁侍,分别立于仰莲之上,塔身转角作圆柱形,塔檐13层,塔刹作小塔状,宝珠砖制,塔身细长;半截塔,又称莲花塔,位于外城城外的西南方,仅存塔身第1层以下部分,残高约6米。
辽有五京,中京大定府(辽中京遗址)为辽盛时期的陪都,在辽国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辽中京遗址城址建筑面积大,沿用时间长,是辽中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是当时北方草原较大的都市之一,对研究中国汉代及辽、金、元、明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民族发展,有极高的科研价值。辽中京遗址和辽上京遗址一样,是契丹族在漠北建立的、保存较好的2个重要京城,为研究契丹民族史及古代城市建筑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也对研究女真及蒙古史方面具有较重要的地位。
****************************************
26 古格王国遗址 约为公元十世纪前后西藏自治区扎达县
古格王朝遗址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托林镇,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散,部分王室后人逃往阿里,建立了三个小王国,其中德祖衮在10世纪前后建立古格王朝。巍峨的古格故城坐落于阿里扎达县扎布让区境内托林镇西北的象泉河南岸,距县城19公里。为曾经拥有百万之众的金戈铁马的吐蕃王室后裔所建,偏居此地700余年,传承20余代国王,距今有1300年的历史,于十七世纪灭亡,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古格王国遗址位于阿里地区的一座土山上。公元10世纪前半期建立,前后世袭了16个国王。王宫城堡是从10-16世纪不断扩建的。占地约18万平方米,从山麓到山顶高300余米,房屋建筑、佛塔和洞窟密布全山,达600余座,形成一座庞大的古建筑群。现存较好的有寺庙、殿堂5座。寺内残留有泥塑佛像和彩色壁画。该遗址是研究西藏历史和公元10世纪以来藏族建筑史的珍贵资料。
近十数年间于古格遗址周围不断发掘出的造像、雕刻及壁画等是这个神秘王朝留给今人的宝贵财富。古格雕塑多为金银佛教造像,其中被称为“古格银眼”的雕像代表其最高成就。遗存最为完整、数量最多的是它的壁画。古格壁画风格独特、气势宏大,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各层面。所绘人物用笔简练,性格突出,其丰满动感的女体人物尤具代表性。由于古格年处地理位置及受多种外来文化影响,在艺术表现风格上带有明显的克什米尔及犍陀罗艺术痕迹。考古学家又在阿里普兰县境内发现了一处与古格遗址极相似的古城遗址,相信也是古格王朝时代的遗址之一。
第一个走进阿里见到这片遗迹的人,是意大利著名藏学家杜奇教授。上世纪30年代,当他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境中的庞大王国遗址群时,不禁被深深地震撼了,他感慨在生存条件如此恶劣的地方、生命的禁区,居然存在过一个如此辉煌灿烂的文明。杜齐教授徜徉在阿里先人留下来的文明之中,在宫殿、寺庙、城堡的遗址间流连忘返,三年之中数进阿里,对古格遗址进行了初步调查,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调查并没有深入下去。杜齐最后临走的时候,曾经这样预言古格的后来人和古格的未来:“虽然他们要经受艰难困苦,但经过他们的努力,古格有一天终会为世界所知,并成为世界上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