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抒感话“吃亏”
“吃亏是什么”实在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尽管如此,日常阅读中有关吃亏之论述还不时擅自进入眼帘,尤其在一些哲理类、心灵鸡汤类书藉中,涉及“吃亏是什么”的内容简直就是书中“常客”,避之不及。然而,常见多见后又引起些思索来。当下,吃亏是福、是失、是智、是愚之发问,各家之见已府首可拾,可谓“得来全不费功夫”。
笔者只是就此抒发些日常阅读中对此类问题的所思所感。常说的吃亏实质就是“付出与回报(得到)”的不对等,即不划算。如此算来,吃亏就是吃亏,何来是福、是智之言。但世上的事情往往不是一道容易的算题,而是在简单表象的背后另有不简单的“玄机”。这也是人生为什么要多学习、多历练、多长智慧,多观察和思考所处的这个世界、多观察和思考世上的人和事、多观察和思考自己的原因所在。
“吃亏”和“不吃亏”(划算)或“占便宜”和“不占便宜”是人生中如影随行的词语。生活中,大凡提到或遇到“吃亏”的事多被视之为不幸,多数“吃亏者”会因此而郁闷不已,唉叹连连。然而,如何对待“吃亏”则大有学问。同是吃亏,智者吃了亏长智。吃亏可获“吃一堑长一智”或连锁“长几智”之裨益。此乃“吃亏”为补脑长智之良药也。愚者则反之,吃了亏更愚。因患得患失、过于计较,吃了亏(大亏或小亏)郁闷不已、消沉怨叹、萎靡不振,并因此人缘大减、魅力无存、影响事业。此类”吃亏者视“吃亏”为灾祸,吃一亏不是长一智,而一蹶不振,甚至颓废自弃,放弃努力,以至毁志。此乃被“吃亏”自误而真吃大亏也。可见,一个人吃亏与否,不在吃亏本身,而在于“吃亏人”对吃亏的认知和态度。实质上,真正的吃亏或吃了真亏是自己造成的。因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矛与盾失去任何一方,“矛盾”就不成其为“矛盾”。同理,就“吃亏”而言,除了自身的认知和价值观因素外,世上就没有真正“吃亏”之事,即没有绝对的得到,也没有绝对的失去。“得与失”本来就是“连体”共存的,失去了一方另一方就不可能存在,哪怕是不对等的共存,其中一方存在的时长也将是其极有限的。君不见,口语中、文章里,得与失(舍)相依相伴、形影不离,有“得”之处,必见“失”(舍)影。可见,“得与失”或“得与舍”从来就不是孤形单影而存在的。实质上,吃亏与否,不是“实物”层面的事,而是心理和观念上的事。站位高的人、视野宽视线远的人、哲理通的人、不计较的人就不会真正吃亏。
人生在世,若要问吃亏是什么?每个人的答案都是自写的。善于从高处看、往远处看、不计较的人会认为吃亏是“得”,得智慧(“吃一堑长一智”)、得人心、得人情(“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就是老百姓”,每个人孰好孰坏、孰是孰非公众自有评说)、得福气(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而斤斤计较者,给出的答案必是“亏”或“祸”,这也符合事实,因为“亏”就“亏”在扭曲的计较上了。其实,人生是应当计较的。光阴似箭、人生苦短,怎能不计较?问题在于计较什么,如何计较?客观说来,人生该计较的很多:学问如何、能力如何、人品如何、关心帮助他人做得如何、与人为善做得如何、奉献社会做得如何等等,都是该计较而且是该认真计较的,除此之外就不该计较了。
人生真正的悲哀在于被“聪明”误、被“计较”误!人呀,在物质的得失上,少点“聪明”、少点“计较”,才是真正的聪明和有较有益的计较。社会是“眼睛的海洋”、是一块大明镜,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是宽宏大量、淡对得失,还是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公众都看在眼里、明在心中。因此可以说,人生活于世,不计较才是真正的计较。世事纷繁,为人处世,需要丰富的学问、优良的品德,特别要学好正确驾驭“得与失”之道,要深谙该计较什么、不该计较什么,不要在“计较”这一大学问上“误入岐途”。品读吃亏、省悟“吃亏”——人生最本质之大学问、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