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汇补 中风

中风

大意

风者.百病之始也.又曰.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曰风 .卒倒不语也.曰风痹.遍身疼痛也.(岐伯)四症为风家纲领.故首列之.

内因

人之元气强壮.荣卫和平.腠理致密.外邪焉能为害.惟七情饮食.劳伤色欲.致真元耗散.荣卫空疏.邪乘虚入.(用和)所以气虚之人.肝木不平而内风易作.(汇补)

外候

为卒中昏倒.为窜视 斜.为搐搦反张.为骨痛筋急.入经瘫痪.入络肤顽.(入门)暴喑暴昧.语言蹇涩.痰涎壅盛.皆中风之候也.(医鉴)随其经络脏腑俞穴而调之.所谓虚之所在.邪必凑之.(汇补)

中脏

中脏者.内滞九窍.故昏沉不语.唇缓痰壅.耳聋鼻塞.目合不开.大小便闭.(机要)乃邪滞三阴里分.为闭症.实者三生饮以疏上窍.三化汤以利下窍.虚人中脏.见脱症者.急宜大补参、附、 、术之类.(东垣)

中腑

中腑者.外着四肢.故手足不随.拘急不仁.或中身前.或中身侧.痿不能动.有六经形症.头疼发热.恶风恶寒.面见五色.脉浮而弦.或痰涎壅盛.喘声不息.然目犹能视.口犹能言.大小便不闭.仍中腑也.(机要)乃邪着三阳表分.宜发汗以泄其邪.小续命汤主之.(东垣)

中经

中经者.外无六经形症.内无便溺阻格.但半身不遂.语言蹇涩.(丹溪)若兼口眼歪斜.痰涎不利.乃邪着于血脉之中.宜养血舒筋.大秦艽汤主之.

按.中脏中腑中血脉.论病之浅深也.是以发明云.中血脉则歪口眼.中腑则肢节废.中脏则性命危.凡中腑之后.幸而得生.若不戒酒色.避风寒.病必复中.中必在脏.由浅入深.虽有仓扁.亦难措手也.

卒倒不语

卒倒不语为风 .即中脏症也.(汇补)咽中噫噫.舌强难言.俗称急中风.乃其候耳.发汗.身软者生.汗不出.

身硬唇干者死.视其鼻人中左右上下.白者可治.一赤一黑.吐沫者死.(医贯)以涤痰汤、八味顺气散主之.

大汗出.六君子汤加黄 主之.

半身不遂

半身不遂为偏枯.即中经症也.(汇补)因虚邪偏客于身半.内居荣卫.荣卫衰.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在左为瘫.在右为痪.瘫者.坦也.筋脉弛纵.坦然不收.痪者.涣也.气血涣散.筋骨不用.(医贯)其在左者.属死血少血.在右者.属痰壅气虚.(丹溪)未尝必指于风而后能也.但兼风者.其身必痛.纯属虚者.其身不痛.(入门)外症.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益其不足.损其有余.乃可复也.(灵枢)以理断之.左半虽主血.

非气以通之.则不流.右半虽主气.非血以丽之.则易散.气血左右.不可执泥其治.一偏之病者.法当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从左引右.从右引左.溉其未枯.旁枝自茂.大概男子在右易治.在左难治.女人在左易治.

在右难治.(喻嘉言)

四肢不举

四肢不举为风痱.即中经脉也.(汇补)舌强不能言.足痿不能行.(河间)轻者.志不乱.言微知.易治.甚则不能言者.难治.(灵枢)分而言之.有湿痰内滞者.痰火流注者.有肾肝阴虚者.有命门火衰者.有血衰气虚者.(病机)

遍身疼痛

遍身疼痛.即风痹症也.(汇补)外症.一臂不遂时.复转移一臂.(灵枢)四肢肌肉.不为我用.似偏枯而多痛者是也.(三锡)因风寒湿气错合而成.寒胜则血凝而不流.故筋骨掣痛.为痛痹.湿胜则血濡而不和.故重着不行.为着痹.风胜则气纵而不收.故走注疼痛.为行痹.三气兼并.血滞而气不通.故周身疼痛.为周痹.久风入中.腠理不营.故肌肉不仁.为顽痹.腰项不能俯仰.手足不能屈伸.(医贯)其邪在经隧而痛者.易治.若举动即痛者.是无血以养筋.名曰筋枯.不治.(丹溪)

口眼歪斜

手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手足太阳之脉.抵目两 .(灵枢)风邪入经.邪气反缓.正气反急.牵引口眼.歪斜或左或右.(大全)

口噤不开

手三阳之筋.结于颔颊.足阳明之筋.挟于唇口.风邪乘之则筋挛.故令牙关急而口噤.宜破棺散揩齿数遍.牙热自开.

失音不语

脾脉连舌本.心脉系舌本.肾脉循喉咙夹舌本.故心脾受风.则舌强难言.肾虚脉萎.则口喑不语.二者虚实各不同也.又有风中会厌者.痰塞喉中者.痰迷心窍者.口噤不开者.若风气入脏.见绝症而难言者危.

筋脉瘛疭

瘈者.筋脉急而缩. 疭者.筋脉缓而伸.或伸或缩.动摇不止.(纲目)瘈属肝经风热血燥.或肝火妄动耗血.疭属肝经血气不足.或肝火汗多亡血.以致手足抽搐不已.(立斋)所谓血枯木旺而生风也.

手抖:医学上称为震颤。它仅是一个症状,它是指身体的一部分或全部。手抖主要表现为不随意的有节律性的颤动。

一、临床症状

手抖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性别不限。临床以进行性运动徐缓、震颤、为主要特征。患者多出现以头部震颤,手部震颤,手指内收震颤,做精细动作震颤加重,严重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

二、病因病机

经不断的观察总结认为:震颤性麻痹多发于老年人,且病程缠绵难愈为其特点。人过中年,肝肾阴气自然衰减,若摄养不慎,极易造成肝肾阴虚,木失所养。肝木失养,疏泄失权,气机不畅,气滞久而血凝成瘀,或因气血亏虚,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而失运,血行迟缓,血滞而涩致瘀阻脉道,或肥胖之人,痰湿阻滞,气机运行不畅,滞而成瘀。以上各种原因均可导致瘀血阻滞,脉络不通,血行不畅,筋脉失于濡养而出现肢体颤动、也即中医 “久病人络”之理论。还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正气亏虚为其本,瘀血阻络为其标。

一、手抖之问

患者问: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

左手及左臂麻木,左手发抖,已有十多年。

近一年来,右手也有些发抖。多次检查,未确定病因。

曾被疑为颈椎影响,或者神经性的。没有很具体的治疗。 帮助确定病因,推荐治疗方法。

答:本病有病因及中医证治法要略

二、病因概析

手抖、麻木是一种难治的症状。此种症状,一旦发生,就难以去掉。

本病的发生,从病因学上考虑,从症状出现到完全确诊,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甚至是相当长的时间。这是因为要待诸多症状或病理充分产生后才能进行诊断,或才有较充分的诊断依据。

手抖,从现有临床病例来看,主要病种的可能性如:

1、增强的生理性震颤:正常人的四肢、头部、舌、躯干都存在着震颤动作。年轻时这种震颤动作快速而细微,不易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抖动的幅度增大而频率减慢,尤其在一定姿势时表现得更为明显。

此相当肝郁体质。平时不一定有异常不适。

2、“特发性震颤” 属于原发性震颤:有50%~70%的患者有家族史。主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姿势性震颤或意向性震颤,无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症状。在静止时一般不抖动,在运动时才出现,特别是在某一肢体对抗重力维持某一姿势时更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病率不断升高,发病原因无性别差异。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部震颤;男性主要表现为手的震颤。起初表现为间歇性震颤,只有在精神紧张、恐惧时诱发。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表现为持续性震颤。

本病有姿势性震颤,是指肢体维持一定姿势时引发的震颤,在肢体完全放松时震颤自然消失。

本病的震颤常见于手;其次为头部震颤;极少的病人出现下肢震颤。本病的震颤,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加重,这也是特发性震颤的特征。

部分病人由于长期精神紧张,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可伴有心慌的症状。

此相当于秉赋不足,肝肾亏虚,虚风内扰,或因病致虚,肝风扰动。出现心慌等症状,则为肝动扰动心神,肝肾亏虚,或心火偏旺。有的证型还相当于中医的心肾不交。本型中老年病人居多。

3、紧张性(恐惧悲哀性)手抖。人紧张或恐惧时,手抖,此为一种肌肉、神经的应激运动状况。

此相当于中医的肝郁气滞,化风外扰。

4、运动性震颤的一种。多见于上肢和头部。特点是在从事某种目的性运动或维持某种姿势时出现,静止时消失。如指震试验。

此型相当于中医的过劳过动过偏过损等运动损伤型。属于中医的的气滞血瘀,经脉失畅。

5、帕金森氏病:是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50~70 岁)的慢性进行性加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静止性震颤、强直和运动迟缓是帕金森氏病的三大症状。

此型相当于中医的颤证,病机属髓海不足,脑府失养,伴有风痰上扰。

6、其他疾病性手抖:

如甲亢。手抖是甲亢症状之一。手抖心慌、怕热多汗、多食易饥、体重减轻是甲亢常见的四大症状。

以上属于中医的心肝火旺,或肝火上火,阳热风动,或阳亢风动。

颈椎病,手抖,麻木,是其症状之一。此属于筋骨劳伤,气滞血瘀,经筋失畅。

以上种种,究竟是何种疾病,都要经过详诊以后才能确定。

二、中医治略

目前西药治疗较多,但多有明显的副作用。如果症状严重,可以配合西药或以西药为主治疗。但临床中医治疗有较多的优势,且少有副作用。

中医认为,无论是何种手抖,都与肝风有所联系。实证属于风火上扰,肝风内动;虚证属于肝肾不足,虚风内动。

何实何虚,主要从病史的长短,年齡的大小,症状的表现,手抖的程度等进行鉴别或辨证。

病史短,年龄轻,手抖重,幅度大,频率快,舌红苔黄者,多为实证;反之,病史长,年龄大,手抖轻,幅度小,频率慢,舌红少苔者,多为虚证;

中医治疗的原则主要是平肝熄风潜阳为主,兼顾化痰通络化瘀等。

目前临床多以针灸配合中药方法治疗。

针灸:

1、  针刺治疗 多取肝、肾经穴、督脉穴位及四关穴治疗。

2、  头针治疗

3、  艾灸治疗

4、  火针治疗

5、  刺络放血治疗

6、  埋线治疗

7、  罐法治疗

8、  穴位注射治疗

9、  耳针治疗

10、 杂合以治,即综合治疗。

中药治疗:

1、  化痰熄风法:半夏白术天麻汤出入;

2、  平肝熄风法:羚角钩藤汤化裁;

3、  滋阴熄风法:镇肝熄风汤等。

临床根据需要,可以更多地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二)

三、治疗方法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治疗上可以采用益气活血通络之法,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处方:黄芪,薏苡仁、丹参、葛根,当归,赤芍、川芎、厚朴,地龙、桃仁、红花、羌活、炙甘草,全蝎。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2次服。

方解:方中重用黄芪以补气,使气旺能推动血行,祛瘀而不伤正,为方中主药;辅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丹参活血化瘀;地龙、全蝎祛风止痉,活血通络,为祛风之要药;厚朴味苦辛,性温,温中益气,消痰下气,可升可降;配薏苡仁健脾燥湿;羌活祛风湿,利关节;葛根解肌生津;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全方配伍共奏益气、活血、通络,兼以祛风除痰之功。

主治:手抖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风痰阻络型,症见肢体颤动,屈伸不利,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涩。

四、体会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能明显改善脑循环障碍,对脑、脊髓的损伤及对周围神经的损伤有修复作用;全蝎、厚朴、薏苡仁、葛根能使肌肉松弛而对抗痉挛。

通过对手抖的中西医病因病理的认识,针对本病的特点,在传统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药化研究结果进行选方用药,组方合理,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三)

由于笔者在诊所见过许多手抖震颤患者,在其中有许多服用中药后效果作用特别显著,在这儿笔者以中医观点讲叙一下手抖这个病症,及一篇方剂做为参照。

门诊所经治的病例大多属中、晚期,见证以少阴、太阴为主。

“抖”病属世界十大医学难题之一

病机:本气先虚,寒自内生;表邪误攻,内陷三阴。(太阳少阴同病)。

证候:水气(痰饮之类)为病(阴水)

方法:壮元阳以消阴翳,逐留垢以清水源。

展开剩余75%

选方:真武汤原方。

分期论治:

初期:本气损伤不甚,出现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

先以变通真武汤

茯苓、白术、杭白芍、炮附片、生晒参捣、三石(龙牡磁石)、生山萸肉、生姜、以水1600ml,煮成600ml,2次分服。

手抖治疗中医辨证(三)

加减法:

咳,(或微喘)加五味子、辽细辛、干姜

小便自利者,去茯苓

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

呕者,去附子,生姜加,呕止,(大约1剂的2/3)仍用附子。

上方所至诸症十去八九,本气渐复,扶正托透三阴伏邪:

麻黄(先,去上沫)炮附子、辽细辛、黑小豆、红枣、核桃、红参(另)、生姜、肾四味、

上窍不利,鼻塞不闻香臭,自闷聋,加辛夷、鹅不食草、九节菖蒲、麝香(首次冲)

此法要反复用之,直至伏邪全数透发于外。此期治法得当,可阻断病邪深入,逐渐康复。

中期,本气已伤:

1.救胃气,大桂附理中汤所至胃气来复

炮附片、干姜、越南桂(后)、砂仁米(后)、云苓、高丽参(另)、炒麦芽、藿香、佩兰、焦曲桂、炙甘草。

2.运气,固阳根,托透伏邪(复方大乌头汤)

黄芪、孙真人续命煮、生附子、川乌、黑小豆、防风、桂枝、赤芍、炙甘草、麻黄、干姜肾四味、止痉散(冲)(全蝎,川足)红参(另)、生姜、大枣、核桃、蜂蜜。

晚期,本气大伤,三阴冰洁。

1.亡阳端倪初现,大破格所至脱险

2.复方大乌头汤,生附子逐日渐加,暂定100为度,出现大的暝眩效应,放蜂蜜3两,开水冲服即止。

初、中、晚三期,培元固本散贯彻始终。

头三七、血琥珀、高丽参、血河车、黄毛茸、炮附片、清全虫、大蜈蚣、藏红花、越南桂、炙甘草、砂仁米

喘,加上沉香、冬虫草、川尖贝、蛤蚧尾

中医治手抖,有必要详细了解西医诊断之各期内脏损伤情势,以及做出针对性方案,“中西结合”仅此而已。其他辨证要领,要另起炉灶,独立辨证。

本病关键走太阴、少阴。顾护脾肾为要义:厥阴风木妄动,木克土,则但固太阴,本气旺自不受克,本气伤则风木无制。总的趋势是,火不生土,土不伏火,出现“风”证,及早用孙真人续命煮散,可标本兼顾。

历来中医辨证侧重肝肾,吾意当为脾肾。寒、湿、虚为本病之主因。中晚期重用生黄芪有卓效。少数病例用马钱子粉,可控制危化。本病少阴,太阴虚寒至极,若妄用滋水涵木,则反助湿伤阳,实助纣为虐。治本之要,切切不可弄错!

治疗手抖震颤中医药方剂(假的)

十里止颤方方剂配伍

十里止颤方由于数十种绿色中药炮制而成,经过炮制的中药可以去除毒、中和药、使药效最大化、增强药物联系、提高药物净度,确保用药质量。不同的炮制方法其药物效果也是不一样,再根据个人的体质、诱发病因、病情,配伍不同的中药材辨证治疗。

十里止颤方的炮制:

中药在入药前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可以使用,这也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十里止颤方的炮制方法在传统中药炮制的基础上加入自己独特的方法,炮制而成的药物在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如天南星辛温,善于燥湿化痰,祛风止痉;加胆汁制成胆南星,则味转为苦凉,具有清热化痰,熄风定惊的功效。药物的炮制就是要保留有治疗作用的成分,去除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成分。

十里止颤方的配伍:

十里止颤方根据不同的病情需求配伍不同的药物其药效也会发生不同的疗效。如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合,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治疗效果)。再如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时,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因此十里止颤方适用于颤症类疾病。

十里止颤方的功效:

滋阴补气、温养肝肾、活血化瘀、阴阳平衡、疏通经络、祛风除颤主要用于特发震颤,帕金森,手抖,头抖,书写痉挛等震颤类疾病的治疗。

瘈疭:一般指 瘛疭。瘛疭读音chì zòng,解释为手脚痉挛、口斜眼歪的症状。

筋脉瘛疭,证名。指筋脉拘急、弛缓交作的证候。见《妇人大全良方》。发作时筋脉急则引而缩,缓则纵而伸,或缩或伸,动而不止。治宜四物汤加钩藤。

四物汤 治血虚.风中血脉.及偏枯在左者.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挟瘀血.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煎服.

偏枯:又称为偏风,即肢体偏废、半身不能随意活动之证。属于《内经》风证的范畴,在诸多篇章中均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风论》、《素问·热论》、《素问·大奇论》等。值得注意的是,《内经》所指偏枯,不能等同于西医学的心脑血管病所致的偏瘫,亦包括其他外在因素而致的脑或脊髓疾患所引起的半身不遂。

病因病机

偏枯之证,属于风证之一,探究其病因,《内经》中有外风、内风之分。后世医家自金元始,皆将内风作为偏枯的主要病因,皆不提外风所致的偏枯。虽然诸多医家对内风的认识丰富了偏枯病因病机部分的内容,但也不应忽略《内经》所提出的外风致病之说。

外因:风邪侵犯人体,从皮毛而入,或偏中脏腑之背腧穴,导致营卫气血虚衰,筋骨失于濡养而发为偏枯。正如《素问·风论》所云:“风之伤人也……或为偏枯。……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为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张志聪注云:“风邪偏客于形身而为偏风也。门户者,血气之门户也……如各入其门户而中其血气者,则为偏枯,谓偏入于形身之事也。”

内因:若情志太过、饮食不节,引发热郁气滞,痰热生风,风火痰热内盛或素体肝肾阴虚之人,阳亢生风,气血上逆皆可发为偏枯。正如张介宾所云:“人于中年之后,多有此证,其衰可知。经云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正以阴虚为言也。”亦有阳虚不能布化精微,筋脉失养所致者;或因心胃两虚,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而发病者。

分类

外风偏枯

《灵枢·刺节真邪》云:“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灵枢·九宫八风》亦云:“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击仆偏枯矣。”张介宾注云:“虚邪若中于半身,其入深而重者,则荣卫衰,真气去,乃发为偏枯,若邪之浅者,亦当为半身偏痛也。……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是谓之虚……邪风,非时不正之风也。击仆,为风所击而仆倒也。然必犯三虚而后为此病,则人之止气实者,邪不能伤可知矣。”外风所致偏枯之证,侵犯虚人之体,通过不同途径感受风邪后使偏侧经脉阻滞,气血运行受阻,筋脉失于濡养,从而发病。其临床特征可见半身肢体麻木,活动不便,恶寒、发热、肢体拘急、关节酸痛等。

风痱

《灵枢·热病》云:“痱之为病也,身无痛者,四肢不收,智乱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则不能言,不可治也。”张介宾注云:“痱亦风属,犹言废也。上节言身偏不用而痛,此言身不知痛而四肢不收,是偏枯,痱病之辨也。智乱不甚,其言微有知者,神气未为全去,犹可治也;神失,则无能为矣。”张志聪亦云:“痱者,风热之为病也。”此证因风而肢体不用,实为内风所致。发热而耗伤肝肾之阴,阴虚风动,属肝风内动之证。正如《素问·脉解篇》云:“内夺而厥,则为喑痱,此肾虚也。”其临床特征可见半侧身体弛纵瘫痪,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等。若意识障碍较轻,尚有可医;若神志不清,昏迷不醒,意识障碍严重者,则预后不良。

饮食失节之偏枯  《素问·通评虚实论》亦:“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甘肥贵人,则高粱之疾也。”张介宾注云:“消瘅,热消也。仆击,暴仆如击也。偏枯,半身不随也。痿,痿弱无力也。厥,四肢厥逆也。高粱,膏粱也。肥贵之人,每多浓味,夫肥者令人热中,甘者令人中满,热蓄于内,多伤其阴,故为此诸病。”生活安逸之人,体质多肥盛,饮食上多食膏粱厚味。肥人自身多痰湿,热胜于内,多伤及阴,气滞血瘀,因此易患消渴病、猝然跌仆晕厥、半身不遂、四肢痿废不用、四肢厥逆等。其临床特征有多发于体质肥盛之富贵人,可见半身不遂,胃脘不适等。

阳虚之偏枯  《素问·阴阳别论》云:“三阴三阳发病,为偏枯痿易,四肢不举。”三阳为太阳,三阴为太阴,太阳为多气多血之经。若阳气盛则筋脉调和,阳气虚则不能运化精微,筋脉失于濡养,则发为偏枯。脾主四肢肌肉,运化水谷布散精微,若脾虚则四肢不得受水谷精微之濡润,其人必四肢痿弱不用。其临床特征多见半身不遂,身体瘦弱,四肢痿废等。

汗出偏沮之偏枯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后世注家多有不同解释,其一为阳虚致偏枯,如张志聪注云:“沮,湿也……汗出而止半身沮湿者,是阳气虚而不能充身遍泽,必有偏枯之患矣。”姚止庵注曰:“……阳虚则气不周流,而汗出一偏,气阻一边,故云偏沮。”其二为阳郁致偏枯,如吴崑注云:“沮,止也。身常汗出而偏止者,久久偏枯,半身不遂,此由中于风邪使然。”笔者认为阳郁致偏枯之义更符合临床实际,可参。其临床特征多见患侧无汗,半身不遂,健侧半身汗出,可以活动等。

心胃两虚之偏枯  《素问·大奇论》曰:“胃脉沉鼓涩,胃外鼓大,心脉小坚急,皆膈偏枯。”张介宾注云:“沉鼓涩,阳不足也。外鼓大,阴受伤也。小坚而急,阴邪胜也。胃为水谷之海,心为血脉之主,胃气既伤,血脉又病,故致上下痞膈,半身偏枯矣。”此证为心胃两虚,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所致之偏枯。其临床特征可见半身不遂,面色不荣,气短乏力等。

治疗

《内经》对偏枯之证提出了辨证原则,即有中腠理、经络和脏腑之分,这为后世医家对中风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许多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又有所发挥,对中风病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如清代医家王清任治疗中风病,以“气虚血瘀,补气活血化瘀”立论,所创立的血府逐瘀汤、少腹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方剂直至今日仍被临床所采用,特别是补阳还五汤在中风病后期的治疗上效果明显。王永炎院士致力于中风病与脑病的研究多年,提出针对中风病急性期痰热证、痰热腑实证的化痰通腑汤,方中全瓜蒌与胆南星相配,清热化痰去中焦之浊邪;生大黄荡涤胃肠积滞通腑化浊;芒硝软坚散结助大黄通腑导滞。以上四药相合,化痰热、通腑气。笔者亦曾以大承气汤加减治疗一中风病急性期患者,经通腑泻热后,患者神志恢复,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疗效显著。可见,中风病急性期标实症状突出,急则治其标,治疗当以祛邪为主,在恢复期或后遗症期,虚实夹杂,多为邪实未清而正虚已现,治宜标本同治,扶正祛邪。偏枯实为内科重症,应以多途径的治疗方法考虑综合施治,比如外治法、功能锻炼法等。

治疗外风偏枯,可选用刘完素之大秦艽汤(秦艽、甘草、川芎、当归、白芍药、细辛、羌活、独活、防风、黄芩、石膏、白芷、白术等)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以祛风化痰、养血通络。治疗风痱,宜选择针刺与药物并举的方法,当以刘完素之地黄饮子通少阴,息内风。针刺治疗上,上肢瘫痪取合谷、手三里、肩髃、肩贞、巨骨、养老;下肢瘫痪取肾俞、环跳、殷门、伏兔、风市、足三里、承山、昆仑、太溪;言语不利可取廉泉、哑门。亦可选择推拿治疗,进行辅助肢体恢复,其手法为推、按、捻、搓、拿、擦,取穴以患侧颜面、背部、四肢为重点。治疗饮食失节之偏枯,可选择苏合香丸合涤痰汤加减以温阳化痰,醒神开窍。治疗阳虚之偏枯,可选补阳还五汤以益气活血通络。治疗汗出偏沮之偏枯,可选大承气汤加味以通腑泻热除郁。治疗心胃两虚之偏枯,可选择参附汤合生脉散益气回阳。

十指麻木

大经小络.贯串一身.谓之脉.脉布四肢.络联百节.脉者血之隧道.筋者血所荣养.脉皆起于手足指端.筋皆会于手足肢节.故血气衰耗.痰涎凝滞.而作麻木.宜神效黄 汤.或补中、六君.俱加钩藤、竹沥、姜汁.(汇补)

预防中风

平人手指麻木.不时眩晕.乃中风先兆.须预防之.宜慎起居.节饮食.远房帏.调情志.更以十全大补汤加羌活常服.自愈.若古法.用天麻、 、愈风等汤.开其玄府.漏其真液.适所以招风取中.预防云乎哉.(准绳)

辨真中风

凡中暑中寒中湿.痰厥气厥.食厥热厥.虚晕.皆卒倒不语.但风必有歪斜搐搦.或偏枯之症为异.(入门)就诸类症之中.惟中气与中风尤相似.但中气身冷脉沉无痰涎.中风身温脉浮有痰涎也.(汇补)

辨闭脱症

凡卒仆暴厥.须分闭脱.牙关紧闭.两手握固.即是闭症.其病易治.如口开鼾睡.小便自遗.即是脱症.其病难治.(准绳)闭者.邪气闭塞于外.元气犹然在内.但与开关利气.则邪自散.故治易.脱者.元气泄于外.邪气混于内.虽与峻补.而脏已伤残.故治难.诸症皆然.不独中风也.(汇补)

死候

心绝口开.肺绝鼾睡.脾绝手撒.肝绝眼闭.肾绝遗尿.肉脱筋痛.发直头摇.吐沫直视.面赤如妆.汗出如珠.

吐血下血.皆为不治.(正传)若见一二症.尚可救疗.如口开者.不过一时死.(汇补)

脉法

中风脉浮滑兼痰气.其或沉滑.勿以风治.大法.浮迟沉缓者.吉.洪大急疾者.凶.又脾脉独缓而无力者.亦难治.

总治

风症皆痰为患.宜化痰为先.初得之即当顺气.日久即当活血.(丹溪)盖风本于热.热胜则风动.宜以静胜其燥.养血是也.(机要)故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伊芳川)其虚者又当培脾滋肾.脾土旺而血自生.脾气运而痰自化.肾水足而热自除.肾气固而痰归经也.(汇补)

审汗下法

其病气实而中腑中脏者.不可失其通塞.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心法)但须少汗.亦须少下.多汗则虚其卫.多下则损其荣.(机要)

审探吐法

痰涎壅盛.不能言者.皆当用吐.一吐不已.则再吐.然亦有气血虚而不可吐者.(心法)若一旦尽去其痰.则手足骨节皆枯.反成痿废.慎之.(仲景)

禁服丹剂

古方有用丹剂者.为风入骨髓.不能遽出.故用龙、麝、牛、雄、珀、珠之类.辛香走窜.为斩关夺门之将.原为中脏之闭症设.若施于气虚脱绝之人.反掌杀人.如油入面.莫之能出.(发明)

利便宜戒

有阳虚自汗.津液外亡.因而小便短少者.若概用利药.使荣卫枯竭.无以制火.烦热愈甚.当俟热退汗止.

小便自行.(发明)

通导宜慎

中脏之症.因风痰闭塞脏腑.每多幽道不通.诚宜开导.然有气衰血弱.不能润泽致燥者.又当养血.(汇补)

救卒中法

卒中昏倒.不知人事.牙关紧闭.涎潮壅塞.急以大指掐人中.候醒.用通顶散吹鼻.即提起头发.有嚏可治.

无嚏不治.如口噤不开.以白盐梅蘸僵蚕擦之.如风痰顽结.诸药不入者.稀涎散吐之.如风邪闭固.服药不入者.防 汤熏之.脉虚自汗.并见前脱症者.参橘汤.或参 膏.加竹沥、姜汁灌之.再灸丹田气海二三十壮.亦有得活者.(汇补)

用药总法

古法.中血脉.用大秦艽汤.中腑.用小续命汤.中脏.用三化汤.又闭症.用三生饮.脱症.用参附汤.大概顺气化痰为主.二陈汤加乌药、枳壳、竹沥、姜汁.有六经症.再为加减.如无汗拘急.加羌活、防风.有汗体痛.加芍药、桂枝.恶寒身热.加柴胡、黄芩.头痛目瞀.加川芎、蔓荆.口眼歪斜.加全蝎、天麻.头眩烘热.加甘菊、细茶.风痰壅盛.加南星、贝母.恍惚谵语.加菖蒲、远志、茯神、枣仁.手足抽搐.亦加僵蚕、天麻.筋急.加木瓜.筋挛.加钩藤.在臂.加桂枝.在足.加牛膝.如风邪渐退.痰饮渐消.但半身不遂者.审是血虚.用二陈合四物汤.气虚.用二陈合四君子汤.俱加秦艽、续断、竹沥、姜汁.其四肢不举.属湿痰者.三一承气汤泻之.属虚弱者.十全大补汤补之.其大便不通.属痰实者.三化汤利之.属津涸者.四物麻仁汤润之.久而真气渐复.邪气未除者.更用羌活愈风汤.史国公及长春浸酒等方.若中之轻者.自醒能言能食.惟身体不遂.或手足挛蜷 曳者.亦用前浸酒二方.常服自愈.以上诸法.以疏风化痰为君.以补养气血为佐.以报使舒筋为使.乃治真中风邪之剂也.若脾肾二经虚而中者.当滋化源.脾虚食少痰多者.六君子汤.中气倦怠而痰多者.补中益气汤.加茯苓、半夏.心脾气虚而难言者.归脾汤.肾阴不足而难言者.六味地黄汤.肾经喑痱者.地黄饮子.肝经血燥而拳蜷者.加味逍遥散.若病状虽减.而未能复元者.审其肝脾肾三家.何经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六味、七味、八味丸、归脾丸、还少丹、虎潜丸服之.再以四君、六君、八珍、十全大补、补中益气、归脾等汤.日服无间.纵有虚风.潜消默夺矣.

中风选方

通神散 治中风痰涎壅塞.用此吐之.

白僵蚕七枚.焙研为末.生姜汁调服.立吐风痰.少时.再用七枚.根据法再吐.仍用煨熟大黄.含津咽下.若口不开者.用僵蚕煎汁.以竹管灌入鼻中.男左女右.

稀涎散 治中风痰壅.用此吐痰.(一方无江子)

江子仁(六粒) 猪牙皂(三钱切片) 明矾(一两)

先将矾化开.入二味和匀.待矾枯为末.每用一字.吹鼻内.则涎流口开.若痰涎塞喉者.以五分.灯心汤调灌探吐.

破棺散 治中风切牙.无门下药.(五月五日午时合)

南星(半钱) 龙脑(二分半)

为末.频揩左右两傍大牙.令牙热自开.然后用药.

一法.用乌梅肉揉南星、细辛末.以中指蘸擦牙.自开.又用香油加麝香一二分灌之.或姜汁亦可.

开关散(宝鉴) 治中风痰盛.用此通关窍.

白僵蚕(炒去丝) 枯白矾(各等分)

为末.每服三钱.生姜蜜水调灌下.

涤痰汤 治中风痰迷心窍.舌强不语.中脏症.

胆星(姜制) 半夏(制各二钱五分) 枳实(麸炒) 茯苓(各二钱) 橘红(钱半) 菖蒲人参(各一钱) 竹茹(七分) 甘草(五分)

加木香三分.生姜五片.水煎.

三化汤(洁古) 治中脏.风痰瘀塞脏腑.大便不通.人壮实者.

浓朴(姜炒) 枳实 大黄 羌活(各等分)

每服一两.水一升.煎半.终日服之.利下为度.

滋润汤 治中脏便燥.人虚血少.不任前下药者.用此润之.

当归(二钱) 杏仁(钱半) 桃仁 橘红 枳壳 浓朴(一钱) 苏子(钱) 牛膝(钱半)

水煎.调白蜜三匙服.

三生饮(易简) 治中脏闭症.口噤喉塞.两手握固.卒然昏倒.

南星(一两) 川乌(去皮) 生附(各五钱) 木香(二钱半)

每用半两.姜十片煎服.如遗尿手撒.口开鼾睡.为不治.用前药亦有得生者.夫三生饮乃行经络治寒痰之圣药.有斩关夺旗之功.每服必用人参两许驾驱其邪.而补助正气.否则适足以取败耳.

防 蒸汗法(叔征) 治卒中风邪.药不能入口者.

防风 黄 (等分)

煮汤令沸.盆盛病患榻下.关闭门户.令药气熏蒸口鼻.盖以无形之气.透开有形之窍也.

小续命汤(千金) 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 斜.手足战掉.言语蹇涩.肢体顽麻.精神昏乱.头目眩重.痰涎壅盛.筋脉拘挛.及香港脚缓弱.

麻黄(去节) 川芎 杏仁 甘草(炙) 人参 黄芩 芍药 防己(各一两) 桂枝(一两) 防风(两半) 附子(炮五钱)

加生姜煎.热服取汗.如恍惚.加茯苓.如骨节疼痛.素有热.去附子.倍加芍药.烦燥大便闭.去附子.倍芍药.加竹沥.大便利.素有寒.去黄芩.加白术、附子.骨节冷痛.加辣桂、附子.呕逆腹胀.加人参、半夏.自汗.去麻黄.加芍药.大便结热.去附子.加枳壳、大黄.痰多.加南星炮切数片.风虚.加当归.渴.加栝蒌根.身疼痛.加秦艽.喘急.加炒桑皮.

大秦艽汤(洁古) 治中经.邪在血脉中.口喑肢废.风邪散见.不拘一经者.

秦艽 石膏(各二两) 甘草 川芎 当归 芍药 羌活 独活 防风 黄芩 白术 白芷 茯苓 生地 熟地(各一两) 细辛(五钱)

每服一两.水煎.

乌药顺气散 治男妇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痹.卒中瘫痪.言语蹇涩.先服此药.以疏气道.

乌药 橘红 麻黄(各二钱) 川芎(一钱) 枳壳(炒) 白芷 桔梗 僵蚕(炒各一钱) 干姜(五分) 甘草(三分)

加姜枣.如一身俱麻.加人参、白术、当归、门冬.手足瘫痪.筋骨疼痛.加防风、羌活、天麻、当归、威灵仙、乳香、没药.腰痛.加杜仲、小茴香.手足拘挛.加木瓜、石斛.手足浮肿.加牛膝、五加皮、独活.湿气.

加苍术、白术、槟榔.左瘫右痪.加当归、天麻.如二三年不能行.合和独活寄生汤.如妇人血风.加防风、荆芥、薄荷.口眼 斜.加防风、荆芥、姜炒黄连、羌活、竹沥、姜汁.

活络丹 治中经.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及风痹手足挛蜷.筋脉不舒.因风寒湿气.流滞经络.故周身疼痛.

或脚心腰腿一点作痛.邪气壅甚.诸轻剂不效者.用此.

南星(炮) 川乌 草乌 地龙(各六两) 乳香 没药(另研各三两)

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

愚按.二乌虽走经络.然性太刚.不若用海风藤、灵仙等.为稳当也.(神效活络丹出心法可同看)

增补省风汤(和剂) 治口眼歪斜.痰涎壅塞.壮实人风邪盛者.

半夏 防风 全蝎 胆星 甘草 白附 川乌 木香三一承气汤(宣明) 治膏粱之人.湿痰滞于脾经.四肢不举.属邪实症.

大黄 芒硝 浓朴 枳实(各五钱) 甘草(一两)

姜三片.煎后纳硝.煎二沸.服之.令微利.

愈风汤(洁古) 治中风后真气渐复.邪气未尽.用此以养正化邪.

羌活 甘草 防风 黄 蔓荆 川芎 骨皮 人参 知母 薄荷 甘菊 细辛枳壳 大黄 白芷 枸杞 防己 当归 杜仲 秦艽 柴胡 半夏 浓朴 前胡(各二两)

茯苓 黄芩(各三两) 生地 苍术 石膏 芍药(各四两) 肉桂(一两)

每服一两.姜水煎.按此方从小续命汤变化而来.用药繁杂.学人不可执守.若病久正虚邪未去者.

当随人见症.以前药加减.或一气之微汗.或一旬之通利.渐次见功.诚不可出其范围者也.是在用之得宜.姑录之以存其法.

正舌散(圣惠) 治中风舌本强硬.语言不正.

蝎梢(去毒二钱半) 茯苓 薄荷(各一两)

为末.每服一二钱.温酒调服.或擦牙颊间亦好.

转舌膏 治中风螈 .舌塞不语.

即凉膈散加石菖蒲、远志.为末.蜜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薄荷汤化开.食后或临卧服.

史国公浸酒方 治四肢瘫痪.半身不遂.及风寒湿痹.麻木疼痛.

当归 虎骨(酒浸酥炙) 羌活 鳖甲(炙) 萆 防风 秦艽 牛膝(各二两) 枸杞(五两) 松节 蚕砂(各二两) 茄根(八两蒸)

绢袋盛药.入酒内.蒸好窨服.

长春浸酒方

白术(炒一两) 白茯苓 人参 当归 虎胫骨 川椒 肉苁蓉 枸杞 砂仁(各五钱) 干姜(二钱) 陈皮 川芎独活 麻黄(各一两) 五加皮(五钱) 牛膝(三钱) 浓朴 白芷 香附(各一两) 乌药(五钱) 枳壳(二钱) 何首乌 川乌 草乌(各五钱) 生地 白芍 熟地 羌活 官桂 半夏 天门冬 麦门冬 苍术 破故纸 五味茴香 防风 沉香 细辛 甘草(各一两) 酥油 红枣 蜂蜜 核桃仁(各八两)

上绢袋盛之.用烧酒一大缸.浸三日.放锅中重汤煮三个时取出.掘坑埋一二日.出火毒.每日清晨服一二钟.饮酒将尽.渣晒干为末.烧酒打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酒下.

秦艽升麻汤(宝鉴) 治风寒客冒.口眼歪斜.恶见风寒.四肢拘急.脉浮而紧.

升麻 干葛 甘草(炙) 人参(各半两) 秦艽 白芷 防风 桂枝(各三钱) 芍药(半两)

水煎.加葱白三茎.

归脾汤(济生) 治心脾两虚.不能调气摄血.健忘盗汗.不寐惊悸.食少体倦.心脾作痛.

人参 白术 茯神 枣仁(炒各二钱半) 远志(一钱) 当归(一钱) 木香 甘草(炙各五分) 黄 桂圆(各二钱半) 生姜(五片)

水煎.薛立斋加丹皮、山栀各一钱.名加味归脾汤.

加味逍遥散(立斋) 治肝脾两虚.血少火旺.

当归 白芍(酒炒) 茯苓 白术(炒各一钱) 柴胡(五分) 丹皮 甘草(炙) 山栀(炒各八分)

水煎服.

人参养荣汤(和剂) 治脾肺气虚.发热恶寒.面黄肌瘦.倦怠少食.作泄泻者.

人参(一两) 白芍(钱半) 陈皮 黄 (蜜炙) 桂心 当归 白术 炙草(各一钱) 熟地 茯苓 五味(各七分半) 远志(五分) 姜、枣煎.

六味地黄丸(仲景) 治肾水不足.发热伤渴.咳嗽痰喘.溺淋癃闭.燥结头眩.耳聋齿痛舌痛.腰膝痿软.足跟作痛.自汗盗汗.失血烦躁.

熟地(八两) 萸肉 山药(各四两) 丹皮 泽泻 茯苓(各三两)

蜜丸.加门冬、五味.名凉八味丸.能保肺滋肾.

七味地黄丸 治肾水不足.虚火上炎.发热作渴.口舌生疮.或牙龈溃烂.喉咽作痛.或形体憔悴.寝汗发热.

即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八味丸(仲景) 治命门火衰.不能生土.以致脾胃虚衰.饮食少思.大便不通.脐腹疼痛.夜多漩溺.或阴极格阳.内真寒而外假热.

即七味地黄丸加附子一两.

还少丹(杨氏) 治脾肾虚寒.饮食少思.发热盗汗.遗精白浊.真气衰损.肌体瘦弱.

怀熟地 甘枸杞(各二两) 苁蓉(酒净) 远志 茴香 巴戟(酒浸去心)

山药(各一两五钱) 菖蒲 山萸 牛膝(酒浸) 杜仲(姜汁酒炒) 楮实 五味子 茯苓(各一两)

为末.枣肉和蜜为丸.温酒或盐汤下.

虎潜丸(丹溪) 治肾阴不足.筋骨痿软.不能步履.

黄柏(四两) 知母 熟地(各二两) 虎骨(酥炙) 锁阳 当归(各一两) 陈皮(七钱半) 白芍(一两半)

牛膝(三两半) 龟板(四两)

为末.煮羯羊肉丸.盐汤下.冬月加干姜半两.

天王补心丹 治心血不足.神志不宁.津液枯竭.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

人参 茯苓 玄参 丹麦 远志 桔梗(各五钱) 五味 当归 麦门冬 天门冬 枣仁 柏子仁(各一两) 生地(四两)

为末.炼蜜丸.朱砂为衣.一方.加黄连二两酒洗.

四物汤 治血虚.风中血脉.及偏枯在左者.

熟地 当归 白芍 川芎。

挟瘀血.加桃仁、红花、竹沥、姜汁.煎服.

参附汤 治中脏脱症.手撒气喘.遗尿不禁.(方见泄泻)

二陈汤 治中风痰盛.顺气化痰.此方生之.随症加减.(方见痰症)

四君子汤 治气虚卒中自汗.及偏枯在右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汤加半夏、陈皮.

虚甚者.加黄 、钩藤.痰多.加竹沥、姜汁.

八珍汤 治气血两虚.恶寒发热.烦燥作渴.大便不实.饮食少进.小腹胀病.眩晕昏愦.及气血虚.

即四君四物合方.薛院使于四君四物中.加竹沥、姜汁、钩藤.流行经络.取效颇捷.

十全大补汤 治虚羸之人.血气不充.四肢不举.属正虚者.

即八珍汤加黄 、肉桂.

补中益气汤(东垣) 调理脾胃.升举下陷.病后扶元胜邪.功难尽述.

黄 人参 甘草 当归 橘皮 升麻 柴胡 白术加生姜、大枣.水煎.

(0)

相关推荐

  • 《病因赋》白话讲记

    <病因赋> 1症是标,因是本. 原文: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则显其症.症者病之标:因者病之本.故<内经>有曰:"知标本者,万举万当.未知标本,是谓妄行&q ...

  • 一个名方:侯氏黑散

    张大爷晚上睡觉时受了风,早晨起来,口眼都移了位,歪斜了.舌头也伸不直,说话吐字不清,右侧肢体活动困难.急送医,诊断为脑梗. 伴见症状,口角流涎,手足厥冷,腰膝酸软无力,食少便溏.苔白腻舌淡红有齿痕,证 ...

  • 候氏黑散的合方技巧

    侯氏黑散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 养生之家导读:中药汤剂有奏效迅速.制作简便等优点,汤剂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效果,那么侯氏黑散的合方思路与技巧.医案验案有哪些?下面小编为您详细介绍. [应 ...

  • 证治汇补/中风篇/大秦艽汤

    中风 大意 风者.百病之始也.又曰.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曰风 .卒倒不语也.曰风痹.遍身疼痛也.(岐伯)四症为风家纲领.故首列之. 内因 ...

  • 眩晕汇解:《证治汇补》、《类证治裁》

    <证治汇补>曰:诸脉皆系于目,脏腑筋骨之精,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后出于项中,故邪气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者,随目系而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而眩矣. 内因:诸风掉眩,皆属肝木 ...

  • 《证治汇补》汗病,李用粹

    李用粹(1662-1722)清医家.字修之,号惺庵,为康熙年间上海四著名医家之一. 李用粹父赞化,明崇祯年间为中书舍人,兼工医学,由浙江鄞县移居上海. 李用粹幼得家传,博览医书,精研<灵枢> ...

  • 《证治汇补》

    中风 大意 风者.百病之始也.又曰.百病之长也.善行而数变.(内经)大法有四.曰偏枯.半身不遂也.曰风痱.四肢不举也.曰风 .卒倒不语也.曰风痹.遍身疼痛也.(岐伯)四症为风家纲领.故首列之. 内因 ...

  • 证治汇补:郁症 失眠

    郁症 大意 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百病生焉.(丹溪)郁者.结聚而不得发越也.当升不升.当降不降.当变化不得变化.(医鉴)故有病久而生郁者.亦有郁久而生病者.或服药杂乱而成者. 内因 郁乃滞而不 ...

  • 证治汇补/ 痿躄

    痿躄 大意 肺热叶焦.五脏因而受之.发为痿躄.(内经)肺主诸气.畏火者也.脾主四肢.畏木者也.嗜欲无节.则水失所养.火寡于畏.而侮所胜.肺得火邪则热矣.肺既受热.则金失所养.木寡于畏.而侮所胜.脾得木 ...

  • 证治汇补 齿病

    齿病 大意 齿者.骨之余.髓之所养.故齿属肾.上下龈属阳明.凡动摇豁脱.或大痛或不痛.或出血或不出血.如欲脱之状者.皆属肾病.其虫疳龈肿.溃烂秽臭而不动者.皆属阳明.或兼诸经错杂之邪.(医贯) < ...

  • 证治汇补 淋病章

    淋病 大意 滴沥涩痛谓之淋.急满不通谓之闭.五淋之别.虽有气砂血膏劳之异.然皆肾虚而膀胱生热也.(心法) 内因 由膏粱浓味.郁遏成疾.致脾土受害.不能化精微.别清浊.使肺金无助.而水道不清.渐成淋病. ...

  • 证治汇补 恶寒章

    恶寒章 大意 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仲景)夜寒者.阴气旺于阴分.昼寒者.阴气上溢阳中.重阴者.昼夜俱寒.(东垣) 内因 阳虚则外寒.阴盛则内寒.(内经)此第言阴阳正虚之病.他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