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则常识,绝大多数人几乎天天在违反,教育怎么可能会好呢?

作为与《三百千》齐名的蒙学读物,《弟子规》出现得最晚,争议也最多。

肯定《弟子规》的人,把《弟子规》抬高到无以复加的程度,甚至认定只要熟读《弟子规》,践行《弟子规》,就可以成贤成圣。

否定《弟子规》的人,则把《弟子规》贬低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觉得《弟子规》就是精神垃圾,就是封建糟粕,就是洪水猛兽,必欲去之而后快。

其实,这两种极端化的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弟子规》也好,对传统文化也好,还是对外来文化也好,都应该保持一个“拿来主义”的态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今天这篇文章要谈谈《弟子规》中所说的一则教育常识。我以为这可以说是《弟子规》中最为精华的内容之一。虽然说是教育常识,但是绝大多数人几乎无时无刻不在和这则常识拧着来,对着干,撞得头破血流却不自知。

这则常识就是“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字面意思不难理解,这是常识的共同特点,但常识之为常识,正在于其“日用而不知”,同样,也很可能“日违而不知”,所以,有必要静下心来,深入琢磨一下。

所谓“宽为限,紧用功”,就是不要把目标定得太浅近,太靠眼前,而要把目标定得更为长远一些。但要从现在就开始努力,从此时此刻就开始用功。

古代科举考试,三年一次。学习者不至于每时每刻都为考试而纠结,所以他们在为考试努力准备之外,还有很多时间能够发展闲暇爱好,还能够琴棋书画诗酒花。

但今天呢,看看我们的学生如何呢?最初是一学期两次考试,期中和期末,但后来又增加了月考,甚至现在有些学校还提出了周周练,堂堂清的口号。“一天八节七节考,还有一节要长跑”,这变成了常规操作。

口号很动人,但是,这真的可行吗?

当我们周周练,堂堂清的时候,练的是什么,清的又是什么呢?很大可能只是知识而已,而不是能力,因为知识最容易检测,最容易被量化,而能力则不容易检测,尤其不容易量化。

频繁的考试,将考查范围尽可能缩小,知识点尽可能明确,看起来似乎有助于学生掌握所学内容,比较容易应对考试,但实际上同时也强化了学生“临时抱佛脚”的学习态度。君不见,学生在考前几分钟还拿着书本背背背,临阵磨枪,那只是短时记忆,考完就忘,这样的情形比比皆是。

当“宽为限”,把目标定得更为长远,每一次测试范围更广,综合性更强,更关注能力的提升时,就可以很自然地避免这样一些问题。因为没有办法做针对性极强的准备。

虽然是“宽为限”,但不是说距离预期目标实现的节点还很远,就可以松松垮垮地度过每一天,直到马上就要到截止日期了,才开始拼命赶工,那时候的“拼命赶工”不是“紧用功”,“紧用功”要体现在平时。

“紧用功”,不是落在非常明确的有范围的知识点上,而是落在能力提升上,把能力提升当成最重要的目标。要想学习者能够在平常就“紧用功”,只是依靠外力的强制远远不够,必须要有强大的内驱力才行。

那么,这个内驱力哪里来?是兴趣,而不是任务。常识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有浓厚的兴趣,他必然愿意花时间去做,也愿意把这件事放在最前面来做,反之,如果不感兴趣,则会不断拖延,甚至觉得能躲过不做最好。

心急火燎地不断考试,很难激发学生的真正的兴趣。因为频繁测试所涉及的问题,通常都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是有所谓标准答案的问题,学生满足于记住标准答案,满足于解决这样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必然是“狗熊掰棒子——掰一穗,丢一穗”。

因为他们在这种极端功利的学习状态下,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所学内容分为“有用”和“无用”两种,凡是考试的就有用,不考试的就无用。要学那些“有用”的,不学那些“无用”的。

现在考的现在就有用,现在不考的,以后可能会考的,但因为现在看不到,就被判定为无用。而且,一旦考过了,只要没有明确下一次还要考,那么,也被列为无用,很快抛在脑后。

学习者应该抛弃这种极端功利的学习心态,要学会和复杂的,没有现成答案、标准答案的问题和平共处,要学会带着问题不断前行,不断探究,不断深入,这才是真正的“紧用功”,这才是真正的激发兴趣。

有了兴趣,自然会“紧用功”,而相对无功利的“紧用功”,又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兴趣,两者相互促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说完了“宽为限,紧用功”,再说说“工夫到,滞塞通”。

何谓“工夫到”?“工夫”就是“时间”,只有时间积累到相当的数量,才有可能“滞塞通”。“下功夫”的过程,也正是“堆积时间”的过程。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很多人患上了急功近利的毛病,不愿意花时间,不愿意花精力,总是希望立竿见影,总是希望找到终南捷径,但实际上,立竿见影,终南捷径在真正的学习中并不存在。

太多的人相信“十节课搞定中考满分作文”,“二十节课学完初三化学”之类蛊惑人心的宣传。如果老师真有这个本事,那么,为什么不真的花十节课二十节课把事情搞定,然后剩下的大量的时间愉快地玩耍呢?学生也开心,老师也省事。

事实上,大量提前学,突击学,都是“知其然”,而不是“知其所以然”。学生以为他知道了,以为他懂了,事实上,他并不真正知道,他并不真懂,就像是在做夹生饭,夹生饭一旦形成,再做熟是很难的。

“知其然”只是记住一个结论,花不了多长时间,但“知其所以然”则是要掌握了能力,搞清楚了来龙去脉,这就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一旦掌握,则受用终生,永不忘却。真正的“滞塞通”,是要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不要期待找到“顿悟”的诀窍,事实上,所有的“顿悟”,都是之前的“宽为限,紧用功”的结果。“宽为限,紧用功”是“渐悟”,是在积累量变,而“工夫到,滞塞通”看似是“顿悟”,实则是达成了质变。

以上就是《弟子规》所言的一则与学习有关的常识:“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不要让常识蒙尘,一旦常识蒙尘,只能是越努力,越是南辕北辙。

(0)

相关推荐

  • 好文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译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是这样,却不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形容只了解表面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或事情的根底.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猴哥侃论语——学而第一

          01  快乐学习的秘诀 <论语>开篇第一章第一则第一句话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这句话,党员同志最是熟悉.每天做"学习强国", ...

  • 什么是建构主义?(之一)

    建构主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理论,对于理解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基础性的意义.但是要准确把握它却不容易.在这里依托<现代学习和教学论>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了一些梳理,感觉把建构主义的基本含 ...

  • 321傅新蕾:学习者能动性”的终身学习意义

    关键词:学习者能动性:终身学习:意义(过程:目标:策略:效果) 摘 要:"学习者能动性"具有促进终身学习的重要意义.从中小学经历来看,基于统一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讲授和练习,重在帮助 ...

  • 关于衰老,绝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这些“常识”

    这本书是由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阿图·葛文德所写.作者结合多年行医经验,选择了人们不愿意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讲述了一个个人感人至深的故事,并鼓励读者要勇敢面对衰老,活出精彩一生. 这次我们分 ...

  • 季羡林:对绝大多数人,人生一无意义,二无价值

    当我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文章写了一些,议论也发表了一通.我看过一些文章,但自己并没有参加进去. 原因是,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 ...

  • 为何交易时绝大多数人无法保持理性?这篇文章给出了答案!

    导读: 可能会大赚或者大亏时,我们大多数人会本能地做出反应,贪婪地想大赚一笔成为巨富恐惧地想迅速卖出回避大亏,这正是让我们变成穷人的根源,因为这时我们的情感往往完全压倒了理性,很容易就出现决策错误. ...

  • 清理房间=家中聚财,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

    古人云:"高堂素壁,无舒卷之劳:明窗净几,有坐卧之安." 一个家,一栋房子,不需要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只要干净.舒服就行. 其实,一个房间干净与否,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命运. 能透 ...

  •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的夏日清爽凉拌菜!

    一到夏天,很多大鱼大肉都不香了,最受欢迎的反而是一些清爽解腻的素菜.凉拌菜大多以素菜为主,不仅可以开胃,还可以满足许多女性朋友变美瘦身的需求,一举两得岂不美哉! 下面就给大家推荐几道简单又美味的家常凉 ...

  • 内劲误了绝大多数人

    内家拳一个内字让许多人变得神神叨叨,佛啊道啊的,虚了空了的,务虚不务实,用意不用力,唯意识不唯物质. 内劲也一样,让很多人陷入神秘主义,追求一种子虚乌有的东西,又是凌空劲,又是丹田气打,又是神打,把力 ...

  • 梦在上海--荟萃名人故居的泰安路,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在哪里?

    泰安路原名劳利育路,是西区的一条东西向的小马路,很短也很窄.慢慢地逛,五分钟就走完了.它的东面与武康路丁字相接,西头与华山路丁字相连,中间与兴国路交叉.不长的泰安路偏偏跨了两个区,这在上海的马路中也不 ...

  • 1.期货市场的铁律,就是让绝大多数人亏钱...

    1.期货市场的铁律,就是让绝大多数人亏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