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院士的读书建议,请查收

“没有问题做牵引,就不知道读什么书。”“可以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列出书单,再由学校的老师们帮助他们梳理和引导。”“我在不同的阶段读不同的书,其实就是在思考不同阶段的问题。”

中科院院士、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周恒自幼饱览群书,他曾和青年教师聊起过自己的读书体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想看的书是不同的。”

周恒先生说他小时看的书很杂,还是个武侠迷,“年少时,家里有个开书店的朋友,可以经常借来看,每次借来书小心翼翼地包好书皮,看完后和新的一样,再还回去。那时我看了许多小说,特别是武侠小说。”

4月7日,江苏南通,北城小学课堂上传出朗朗读书声。 王俊荣摄/光明图片

“大学生还在读书的摸索阶段。”周恒说,“我在大学时,也不知道怎么读,我什么书都看,主要是看小说,比如《基督山恩仇记》《飘》《蜀山剑侠传》等。大学里看小说是正常的,但是别着迷。”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和大环境的变化,周恒在浩瀚的书海中且思且读,与时俱进。50年代的唯物辩证法读物,60年代的小说、马列经典著作等,他都大量阅读过。进入21世纪,周恒重点关注了与教育和科学发展相关的书籍,阅读了钱学森、钱三强、叶启孙、梅贻琦、张伯苓等诸多教育家的传记和故事。

面对一些经典“大部头”,周恒也有“翻了几十页就读不下去”的时候。他分析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那些经典涉及的问题和当今的现实离得比较远。

3月24日,市民在贵州省仁怀市图书馆内阅读书籍。 陈勇摄/光明图片

周恒曾与师生们分享了关于读书的建议。“读书有好处,但这不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好处,而是读了书之后,思想更开阔了。读书确实是很重要的事。”周恒告诉青年学生们,“读经典要‘选对书’,建议读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可靠的、与时俱进的经典作品”。

“一个人很难成为全才,因此不要要求所有的人都读同样的书。”周恒说,读书要结合个人的兴趣,“比如一个人对音乐有兴趣,那就多看音乐方面的书,包括音乐家的传记、音乐的流派等,把音乐欣赏提高到理性认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