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二世而亡,是我们的幸运

文/子非鱼
秦一统天下,商鞅当然功不可没,
商鞅变法分两次完成,内容很多,大部分内容都是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把举国力量集中在“农战”上,
农就是农耕,战就是战争,全国农民集体闲时务农,战时出征,秦国国力顿时大增,从此再没有哪个国家可以超越,
只让农民搞农战,就必须要束缚农民的思想,不能胡思乱想,想多了就无法静下心来搞农战,所以商鞅认为不能让农民看到华丽的衣服,不能让农民听到动听的乐声,
所有可供消遣的东西,农民们都不应该接触,这样,举国农民就只有农战了!
商鞅之后,秦国还重用过张仪、范雎、李斯等人,
张仪范雎虽是纵横家,但秦国大政不改,依然是法家当家做主,
李斯是荀子的学生,荀子是儒家,他认为人性本恶,所以重礼乐,礼乐是什么呢?礼指行为准则,乐就是音乐。礼负责规范人的行为,乐则负责调和人的性情。

礼乐的目的在于教化,诱导人向善。

可以看出,荀子的思想已经很接近法家了,所以能教出李斯这个法家弟子,

秦国在李斯做丞相时统一了六国,从商鞅变法算起,历时135年,
也就是说,秦国人民的思想被禁锢了135年!
在这135年里,东方六国不断有人才冒出来,秦国本土无才可用,只能用六国的人才,这和商鞅变法不无关系,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继续用“农战”的思想统治全国,闲时继续务农,一统后无仗可打,就都去修长城,建宫殿,稍有失误就军法处置,最后天怒人怨,二世而亡,
有时我会暗自庆幸,幸亏秦国统一的时间不长,没有形成对全国的思想禁锢,
转念一想,什么思想禁锢,只要一颗火星,就有燎原之势,
那颗火星是什么呢?“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也正是这句话,把秦国送向了灭亡,
秦之速亡,华夏之幸,
秦亡之后,华夏民族的思想将会是如何的走向呢?
……
End
2020/4/2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