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域万里行(二)

列车嘎然而止,打断了潘德明的回忆。当周围的旅客争先恐后地挤出车厢时,他才觉察,上海到了。潘德明急忙回到家里,向父母谈了他的向往。开通的父母支持他这个志愿。

转天,潘德明来到上海商务印书馆黄警顽先生的办公室,自我介绍说:“我叫潘德明,多年来我有一个志愿,想周游世界。昨天我见到由李梦生先生组成的'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从上海出发的消息,很想求先生介绍,随团游历。"黄警顽先生见这位青年体格魁捂,意志坚决,态度诚恳,便逐一问了他的简历。潘德明陈述了自己的夙愿。于是黄警顽先生挥毫写了一封信,介绍他加入“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潘德明手持这一介招信,再三向黄警顽先生致谢。然后急忙作了必要的准备,告别父母及乡亲们,乘车赶到杭州,与李梦生等人汇合。

“交际博士”黄警顽

哪晓得,由于步行团每天行程八十华里,又背负约十八斤重的生活用品,加上天气炎热,旅途艰辛,该团己有一男二女,即冯冰魂、崔小琼、秋舫染病,不能同行,退出了步行团。

步行团从杭州出发,晓行夜宿,跋山涉水,步行了一个半月,于八月十六日到达福州。当地一家报纸第二天就发了一篇《中国青年之伟举》的社论,勉励步行团努力前行,与“欧美人士冒险事业相媲美,成为中国青年之伟举!"

步行是非营艰苦的,但潘德明奔前顾后,照顾体弱的同伴。爬山,他登攀在前;过河,他探察水情。每到驻地,他烧水煮饭,打扫房间,最后一个休息。第二天,又是他第一个起床,把其他人的水壶灌满……他任劳任怨,处处抢先,深得李梦生他们的信任和钦佩。

上海市政府公函第一八二六号 

为亚细亚全国步行团曾在公安局领有旅行护照函复查照由

《上海市政府公报》   1930 年 

一路上,山河壮丽。当步行团抵达福州时,潘德明遇上了一位教育厅的秘书,此人已经年近花甲,原籍江苏无锡。两人一见如故,谈得十分投机。那位秘书感慨万端地说:''在无锡,我原办了一所竞志女中,想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可是,这条路没法走啊! 青年时期,我也喜欢到各处游历,收藏了几百种矿石。我经常想,有朝一日,能把这些矿石奉献给国家。可是有一年,军阀混战,炮火连天,我是拼着命才逃出来的……”说罢,潸然泪下。潘德明激动地说:“老伯,别伤心,总有一天,中国也会富强起来的。”那位老秘书紧握着潘德明的手说:“小兄弟,我己经老了,不中用了。但是,我看出你们是有志气的青年,希望你们为中国做出些惊天动地的事业来!”

步行团到了厦门,其中的陈悟、黄越因为吃不了苦,宣告退出。剩下的就只有潘德明、李梦生、胡素绢三个人了。

十月二十二日,"中国青年亚细亚步行团”经过四个月的艰难步行,来到广州。潘德明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在广州,我们的工作是很忙的,因为要领一张出国游历的护照,和缝制一些合适的衣服。现在我们想做童子军所穿的衣服、皮绑腿等,因为我们到外国去,应当穿得漂亮一点,不要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在信的末尾,他又写到,"我们还想在广州买一些中国照片,如古代伟大的建筑,名胜风景等,编成一本书,给外国人看看我们中国的伟大!"

(未完待续)

注:黄警顽(1894~1979) 上海人,著名出版人,交际博士。14岁参加商务印书馆第一届学徒考试,由张元济主考并面试。和黄一起应试的人员中,还有廖陈云(陈云)。黄被录用,后来调到发行所专做服务工作,有“交际博士”之称。他自称:“我在店里从1913年一直奔走到1946年,前后三十三年,变成一张会说话的活动柜堂,一本没有字的人名大字典,一具商务印书馆的活广告。”早年徐悲鸿从四川到上海谋求职业,素不相识的黄警顽热情相助。徐没有地方住,曾住在黄家。黄警顽引见给《小说月报》的主编恽铁樵,介绍徐悲鸿为商务印书馆小学教科书画插图而未果。1947年,应徐悲鸿之邀,去北平工作。徐悲鸿于1953年去世后,黄留在了中央美术学院从事工会工作。在1957年那场政治风波中,黄警顽被错划成了“右派”。接着又被迫退职,回到上海。此时他家中仅有12平方米一间房,住着妻子、儿子和外孙女三人。他无处容身,只得在公用过道上暂住。 1978年,中央美院纠正了他的“右派”错案,并由全国政协恢复了他的经济补贴,分给他一套住房。一年后,黄警顽因病去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