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名家】著名画家张建伟艺术作品赏析
张建伟,笔名张健伟,1960年1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获学士学位;199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研究生课程班(助教班);2009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刘文西教授。
现任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全国艺术专业学位(MFA)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美术领域)分委员会专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中国人物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教育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史艺术类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美术学类)副主任;国家艺术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河南省高校教师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美术学科组评审组副组长)、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教授级)评审委员;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文明教师。
苦学与才情——小记国画家张建伟
呼延胜(西安美术学院)
国画的创作到上世纪20年代进入一个发展低谷,在固守传统与求变创新的斗争中,随着中国社会动荡的加剧和新文化运动的冲击,中国画创作的陈腐之习和保守观念也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走到尽头。在西风东渐,风云激荡的洪流中,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发生了转向,向西方汲取的新法萌发了中国画创作的蓬勃生机,尤其是人物画方面,涌现出蒋兆和、徐悲鸿、林风眠等大家,他们运用中西结合的创作方法,将中国人物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一路向在随后的百年发展历程中,又逐步细化分流,演化出众多流派,丰富和提升了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和进步,其中刘文西先生创立的“黄土画派”以及这面旗帜下的画家群就是在这条道路上坚持开掘的佼佼者。张建伟先生正是活跃在“黄土画派”中的一位优秀画家。
张建伟是一位典型的学院派画家,也是一位苦学派画家,他的苦学精神使我想起李可染先生的话:“我不依靠什么天才,我是困而知之,我是一个苦学派。”
张建伟出生于古都洛阳,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后修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并获博士学位。从洛阳到开封,从南京到西安,他的求学足迹贯穿了影响中国历史的四大古都,在学习中考察艺术、品味文化,深入体会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和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加之几十年浸泡在美术学院里的学习和教学的经历,促成了他对艺术实践和理论问题有着不同于常人思考,也有了对艺术本体认识的升华。他并不满足于表面上的中西结合,也不仅限于实践层面的试验,而是不断地加强理论问题研究,尤其专于对中国画水墨的现代性和表现性方面的专题探讨,像一个修道者一样一路前行精进,除了他提交的博士学位论文洋洋十多万字之外,在他发表的“在现在水墨‘标准’和‘规范’之外游戏”、“桔化枳的启示”、“被动解构到自觉整合”等论文中均对现代水墨画的标准问题、艺术的本体性以及绘画实践中的观念转变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起到创作中自觉自省的作用,也对后学者有所启示。
傅雷先生认为:“唯有具备中国人的灵魂,中国人的诗意,中国人的审美特征的人,再加上几十年的技术训练和思想酝酿,才谈得上‘融合中西’。” 张建伟先生的艺术,正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苦学苦思中对中国审美特征思考和实践探索的结晶。固守传统的一派对学院派多有微词,大概认为学院派艺术过于追求典型化而不是程式化,讲究技术的精准和社会意义的教化功能,作品中属于个性抒发和内心表达方面偏弱。
这种见解有失偏颇,尤其是学院的素描训练在中国新时期人物画的发展进程中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难以想象一个连型都画不准的画家能够创作出优秀的人物画来,不可否认的是,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中国美术教育兴起之后,许多国画大家都出身于学院,比如林风眠、徐悲鸿、吴冠中、刘文西、周思聪等等,数不胜数。作为刘文西先生的博士研究生,张建伟深受刘文西艺术思想的影响,认为学院派自有其优势,通过系统的技术训练和理论学习,解决基本的技术和观念问题,对画家今后的创作有着极大的影响。
严造型、求笔墨和深入生活一直是黄土画派坚持的原则,这三条原则中,严造型的训练就是在学院中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求笔墨则要求在画家长期的案头功夫中揣摩提炼;深入生活则与画家成长的社会环境、人生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画家世界观的形成,这一指导原则尤其促进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贴近生活的新人物画的兴起和发展。基于这样的认识,作为画家的张建伟追求不懈,依靠才情和苦学,探索着走出了一条艺术创新之路。
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