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人秘诀
转:花间挹香的博客
1、诸葛《将苑-知人性》识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以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之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2、《六韬选将》:问文之以言,以观其辞。穷之以辞,以观其变。与之间谍,以观其诚。明白显问,以观其问。
3、《六韬选将》:使之以财,以观其廉。试之以色,以观其贞。告之以难,以观其勇。醉之以酒,以观其态。
4、《人物志》“五视”:居,视其所安。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与。穷,视其所为。贫,视其所取。
5、《太白阴经-鉴才篇》:择圣以德,择贤以道,择智以谋,择勇以力,择贪以利,择奸以隙,择愚以危。
6、《淮南子》: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施。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贫,则观其所不取。视其更难,以知其勇。动以喜乐,以观其守。委以财富,以论其仁。振以恐惧,以知其节。
7、《旬子-君道》:校之以礼,而观其能安敬也,与之举错迁移,而观其能应变也。与之按燕,而观其能无流慆也。接之以声色俱厉、权利、忿怒、患险,而观其能无离守也。
8、《吕氏春秋-论人》“六验”:喜之,以验其守。乐之,以验其僻。怒之,以验其节。惧之,以验其特。哀之,以验其仁。苦之,以验其志。
9、“《吕氏春秋-论人》“八观”:凡论人,通则观其所礼,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听则观其所行,止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
10、《呻吟语》“八看”:大事、按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11、文王识才“六征”:一是观诚,就是验证一个人是否诚实。二是考志,就是考察一个人的心志。三是视中,就是审察一个人的内心。四是观色,就是观察一个人外在的面色。五是观隐,就是看一个人隐藏假托的地方。六是揆德,就是考察一个人的道德。
12、庄子识才法-“九观”:远使之而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起能,卒问之而观其知,急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态,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1、《抱朴子-行品》:
孝人-尽烝尝于存亡,保发肤以扬名者。仁人-垂恻隐于有生,恒恕己以接物者。
忠人-端身命以殉国,终险难而一节者。义人-笃始终于寒暑,号存亡而不猜者。
信人-守一信于久要,历岁衰而不渝者。廉人-识多藏之厚亡,临利禄而如遗者。
贞人-不苟操于得失,不欹倾于可欲者。笃人-虑急难而忘劳,以忧人为己任者。
节人-洁皎分认守终,不逊避而苟免者。谦人-每居卑而推功,虽处泰而滋恭者。
勤人-执匪懈于凤夜,忘劳瘁于深峻者。劲人-蒙谤垢而晏如,不憎惧于可畏者。
良人-奉礼度以战兢,乃亲疏而无尤者。悖人-不致养于所生,乃损道而忘身者。
逆人-怀邪伪以偷荣,豫利己而忘生者。恶人-好争夺而无厌,专丑正而害直者。
谗人-饰邪说以浸润,诽谤累于忠贞者。佞人-虽言巧而行伪,实履浊而假清者。
奸人-措细善以取信,阴挟毒而无亲者。伪人-当交颜而面从,至折离而背毁者。
2、《新唐书-陈子昂传》:夫尚德者行无凶险,务公正者无邪朋,廉者憎贪,信者疾伪,智不为愚者谋,勇不为怯者死,犹惊隼不接翼,熏获不共气,其理自然。何者?以德并凶,势不相人。以正攻佞,势不相利。以廉劝贪,势不相售。以信质伪,势不相和。智者尚谋,愚者所不听。勇者徇死,怯者所不从。
3、(宋)许洞《虎钤经-辩将》:言大而意精至者,有识度人也。言稀而出必中者,志节人也。言动而必及国家者,忠孝人也。言奋而不污者,壮直人也。辞寡而意恳者,公正人也。言多及军吏之私者,善抚恤人也。言及阵敌,喜动色者好勇人也。言及细微,而能剖析是非者,有智人也。言迂阔,而卒近于理者,识深见远人也。言少而事详者,大度人也。语气和,而神色相称者,善纳众人也。言徐徐而事备者,性缓而有德人也。言速而事当,性急而不暴,有识人人也。
4、《虎钤经-辩将》:有人行事先己后人者,好私人也。事繁多而用事不当者,无智人也。作事不急于用者,无益人也。作事有首无尾者,伪人也。先急而后慢者,卒众庸人也。事不求详而辙为者,粗疏人也。巧妙而无裨急用者,浮艳人也。所措舍鲁钝而不使用者,愚人也。利害章章而不能析者,无识人也。临事而惧者,懦弱人也,进退不决者,无断人也。记一而忘二者,神昧人也。事虚而构架广大,以善为恶,以恶为善者,奸人也。善侯人之颜色,随所欲而言者,佞(ning)人也。
5、《虎钤经-辩将》:有事简而用当者,有喜怒之事不露于色者,临大事而神气自若者,此谓神有余人也。有微而不弃、大而不烦者,凶事不惧、美事不喜者,事有众惑而独断者,事有众危而独安之者,事有难动而独动之者,事有难安而能安之者,此谓志有余人也。
6、孝子之行: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也。
7、试人以险阻之情,将叛者,其辞必惭。中心疑者,其辞必枝。吉人之辞,必寡。躁人之辞,必多。诬善之人,其辞必游。失其守者,其辞必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