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安内攘外”源于伤寒论之甘草

成语“安内攘外”出自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后多用在治国理政上,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成语引申到中医有两个层次的意思。

中医治法 安内攘外也体现了中医治法理论的精华。在治疗疾病时,一个高明的医生,首先要懂得在祛除外邪之时,一定要调理身体的内环境。只有体内正气内存,祛除邪气才能事半功倍。“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也有这个意思。

甘草之功 张仲景之所以说甘草有“安内攘外”之能,源于甘草甘平的品质。甘草是方剂里最常用的药物之一,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的功能。它还能调和诸药,所以,它也有中药“和事佬”和“国老”的美誉,在中药中的地位相当高。

尽管甘草有这么多功效,但如果长时间过量使用甘草,也会有毒副作用。所以,不要因为甘草品性温和,就可以随便使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

甘草是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毒;缓和药物烈性、毒性。

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

性味:甘,平。

归经:归心经、肺经、脾经、胃经。

功效: 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

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热毒疮疡,咽喉肿痛,药物、食物中毒;缓和药物烈性、毒性。

用法用量:煎服,3~10 g。清热解毒宜生用;补中缓急宜炙用。

甘草调和诸药量宜小,作为主药量稍大,用于中毒抢救量宜大。补中缓急宜炙用,清热解毒、止咳宜生用。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者,可与桂枝、芍药、饴糖配用,以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若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短乏力,食少便溏者,常与人参、白术、茯苓同用。外感风寒咳嗽者,常与麻黄、杏仁同用。咽喉肿痛者,可单用煎服,亦可与桔梗同用,以增解毒利咽之功 。

甘草的作用

生甘草,长于清火,以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力胜。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等。

炙甘草,长于温中,以甘温益气,缓急止痛力强。用于脾虚胃弱,心悸脉结代等。

粉甘草,善治尿道痛,尿路淋,生草节宜消肿毒、利关节;粉甘草,偏重清内热,泻心火。同是一物,其炮制所不同,则功效主治亦别。

1:治荣卫气虚,脏腑怯弱,心腹胀满,全不思食,肠鸣泄泻,呕哕吐逆:人参(去芦)、茯苓(去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七分,通口服,不拘时。入盐少许,白汤点亦得。

2:甘草治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用灸甘草三两,研细。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3:甘草治小儿热嗽。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此方名凉隔丸。

4:甘草治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甘草四两(炙),干姜二两(炮)。上药细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5:甘草治阴下湿痒:甘草一尺,并切,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渍洗之,日三、五度。

6:治农药(1059、1605、4049等有机磷制剂)中毒:甘草四两,滑石粉五钱。用时将甘草煎汤,冷后冲滑石粉顿服。一日连服三次。

7: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与甘草汤不差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温分再服。

8:甘草治失眠、烦热、心悸:甘草一钱,石菖蒲五分至一钱。水煎服。每日一剂,分二次内服。

9:治痘疮烦渴:粉甘草(炙)、栝楼根等分。水煎服之。

10:甘草治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数欠伸: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甘草性平,味甘,归十二经。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在中医上,甘草补脾益气,止咳润肺,缓急解毒,调和百药。临床应用分“生用”与“蜜炙”之别。生用主治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蜜炙主治脾胃功能减退,大便溏薄,乏力发热以及咳嗽、心悸等。

甘草用于心气虚,心悸怔忡,脉结代,以及脾胃气虚,倦怠乏力等。前者,常与桂枝配伍,如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后者,常与党参、白术等同用,如四君子汤、理中丸等。用于气喘咳嗽。可单用,亦可配伍其他药物应用。如治湿痰咳嗽的二陈汤;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汤;治热毒而致肺痈咳唾腥臭脓痰的桔梗汤;治咳唾涎沫的甘草干姜汤等。另风热咳嗽、风寒咳嗽、热痰咳嗽亦常配伍应用。用于痈疽疮疡、咽喉肿痛等。可单用,内服或外敷,或配伍应用。痈疽疮疡,常与金银花、连翘等同用,共奏清热解毒之功,如仙方活命饮。咽喉肿痛,常与桔梗同用,如桔梗汤。若农药、食物中毒,常配绿豆或与防风水煎服。用于调和某些药物的烈性。如调味承气汤用本品缓和大黄、芒硝的泻下作用及其对胃肠道的刺激。另外,在许多处方中也常用本品调和诸药。用于胃痛、腹痛及腓肠肌挛急疼痛等,常与芍药同用,能显著增强治挛急疼痛的疗效,如芍药甘草汤。

现代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常与乌贼骨、瓦楞子、马鞭草等同用。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故常以干草梢作治疗热淋尿痛的的辅助药。

甘草与大豆合用有解毒的功效。

甘草用药禁忌

甘草适宜胃溃疡者、十二指肠溃疡者、神经衰弱者、支气管哮喘者、血栓静脉炎患者。

湿盛胀满,浮肿者不宜用。不可与鲤鱼同食,同食会中毒。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久服较大剂量的生甘草,可引起浮肿等。

-完-

小伙伴们好,先跟大家说句悄悄话。

(0)

相关推荐

  • 它是调和诸药之王,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茎,在许多中药处方中都可以看到这味药的身影,其应用十分广泛,在防病保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甘草生用甘,平:蜜炙用甘,微温:入脾.肺经.功效以补气.调药为主,并能解毒.缓 ...

  • 甘草-功效与作用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甘草是豆科植物,以根和根状茎入药,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粉草.生甘草能清热解毒,润肺止咳,调和诸药性:炙甘草能补脾益气,主治脾气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 ...

  • 甘草汤方证学习笔记

    跟王付大师学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经方,用经方,以王付大师的经方理论体系为核心,系统研究.学习.总结.整理,以全新的解读方式,全面剖析甘草汤方证,弄懂仲景本意,学好用活甘草汤. 王付教授 ...

  • 胡有宸:连载《伤寒论》甘草附子汤调通风太牛逼了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冻人不冻水,虽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可身体的关节却不争气,总是莫名的刺痛,特别是有关节病的朋友更是如此! 关节疼痛是非常遭罪和痛苦的疾病,很多人每年都要忍受,而在古中医中,关节问题实际 ...

  • 《伤寒论》|甘草不传的秘密

    在讲甘草之前,我先提几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甘草于<伤寒论>中运用极多,114方(含一方失佚)共有 70 方含有甘草.那么,为什么剩下的那40几个方子不用甘草?原因是什么呢? 为什么白通汤和 ...

  • 【纯干货】愛中医群课堂笔记第100期 -- 《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愛中医 0209 课堂笔记 愛中医100期 老人常说春捂秋冻,动人不动水, 虽然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可身体的关节却不争气,总是莫名的刺痛,特别是有关节病的朋友更是如此!关节疼痛是非常遭罪和痛苦的疾病,很 ...

  • 跟着彩云学习伤寒论:甘草附子汤

    原文: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徽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 ...

  •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发汗病不解,当用药养阴敛藏 在<伤寒论>中,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伤寒论>那个大环境下,伤寒病估计要占 ...

  • 恶寒治以养阴纳阳: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 发汗病不解,当用药养阴敛藏 在<伤寒论>中,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伤寒论>那个大环境下,伤寒病估计要占 ...

  • 伤寒论 芍药甘草附子汤解读【一点资讯】

    发汗病不解,当用药养阴敛藏 在<伤寒论>中,第68条,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在<伤寒论>那个大环境下,伤寒病估计要占很大一部分.治疗伤寒病,多用 ...

  • 药味少但功效强,《伤寒论》甘草汤,缓急止痛,心脏早搏要知道

    甘草:缓急止痛 清热解毒 调理各种急性的症状 心脏跳得快,心脏早搏,急,炙甘草汤 腿抽筋,急不急?芍药甘草汤 咽喉突然上火,急不急?生甘草, 为啥甘草能缓急? 生长沙漠.干旱地带,风很急,沙很干,都能 ...

  • 源于杜甫诗中的成语,原来有这么多

    杜甫是唐代诗人中的集大成者.由于杜诗广为流传.艺术价值极高.他写诗讲究推敲词语,他曾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因此,杜甫的诗大多语言生动形象,脍炙人口,其中有些诗句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