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收藏家|薄命君王李煜的艺术收藏人生

中国古代收藏家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个人简历

姓名:李煜(李从嘉)

世称:南唐后主

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徐州)

在位时长:961----975 ,共15年

家庭成员:唐元宗李璟、钟皇后

个人爱好:书法、绘画、音律

南唐后主李煜,如果不做皇帝,以他在文化界的建树,一生应该是辉煌的,艺术成就更是了得。

他精于书画,谙于音律,工于诗文,词尤为五代之冠,被称为“千古词帝”。

对其书法陶谷称赞是“金错刀”“撮襟书”;对其画,宋代郭若虚也大加赞许。

“金错刀”:写字、绘画的一种笔体。
《宣和画谱·李煜》——“李氏能文善书画。书作颤笔樛曲之状,遒劲如寒松霜竹,谓之金错刀。”
“撮襟书”:不以笔而以卷帛书的大字。

▲李煜书法赏析

李煜的墨迹流传很少,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上的一行标题被认为是他的真迹。

▲南唐画家赵幹《江行初雪图》(今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除此之外,李煜热心垂范,在艺术收藏方面形成强大的艺术气场。

因着当时“家至户到,咸慕置书; 经籍道开,文武并驾”的藏书风气,后主南唐成为“文献之邦”和收藏之地。

▲繁华的南唐

而在三代国主中,李煜是五代时期在图书文献收藏的高山。

李煜每每得到珍品图书,总是喜不自禁。

南朝梁元帝萧绎撰写的《金楼子》一书,与《吕氏春秋》《淮南子》等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收集先奏诸子、六朝名家的基础上加上萧绎本人的释义而撰成。

▲梁元帝,金楼子

该书弥足珍贵,南唐时被李煜搜求到并珍藏于建业文房,他当时得到此书百感交集,写下了著名的《题金楼子后并序》。

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
不于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

其中的“牙签万轴裹红绡,王粲书同付火烧。不是祖龙留面目,遗篇那得到今朝?”描述了对藏书极佳的保存以及表达了对梁元帝焚书的惋惜,为后人屡屡称道。

南唐图书文献的收藏,量大质优,众多大家作品收入宫中。

其中就有贵重名画《江乡春夏景山水》、《山行摘瓜图》、《蕃王放簇帐》、《卢思道朔方行》等。

▲《文苑图》南唐周文矩作

而南唐的图书文献保管更是具有很高的水平。

宋人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称赞说,“李后主才高识博,雅尚图书,蓄聚既丰,尤精赏鉴。今内府所有图轴暨人家所得书画,多有印篆。”

李煜所用的印篆主要有“内殿图书”、“内合同印”、“建业文房之宝”、“内司文印”、“集贤殿书院印”和“集贤院御书印”等。可惜这些印篆后来大多散失。

对于所藏书画,李煜或亲题画人姓名,或有押字,或为歌诗杂言。

再让人用特制的大回鸾、小回鸾等上等丝织品装裱,用黄经纸签帖,背后多书监装背人姓名及所较品第,最后交给后宫一位妙于书札的才女黄氏来统一收藏和保管。黄氏“书学技能,皆出于天性”,是难得的图书文献保管专家。

▲《韩熙载夜宴图》 南唐顾闳中(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霓裳羽衣曲》 是礼赞大唐帝国开元、天宝盛世的太平法曲,自盛唐开始,流行于宫中。

但在安史之乱中,这支宫廷乐舞从此湮没,后来此曲几近绝响,乐谱也飘散损毁几无可寻。

谁知五代时期,残谱竟流到南唐。

马氏《南唐书》:“唐之盛时 ,《霓裳羽衣》最为大曲。催乱师旷,其音遂绝。后主独得其谱 。”

▲合乐图 南唐周文矩(芝加哥艺术馆藏)

李煜致力于将“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怎得几回闻 ” 的大曲进行再度补缀重现。

他先曾将残谱交给善弹琵琶的乐工曹生,令其补缺,可惜曹生按谱粗得其声;

遂又将残谱交给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的昭惠国后周氏。

周氏按谱寻声,变易讹谬,去繁定缺,“ 新音清越可听”,终于使残谱得到了较完美的重现。

▲李后主像

总的来说,被称为“绝代才人,薄命君王”的李煜,他的人生是典型的艺术人生。

李后主在其四十余年短暂的一生中从事了广泛的艺术实践和收藏活动。他从书画、词章艺术中,获得了精神的自由与生命的快感。

艺术成为了李后主生命绿洲上的阳光雨落。

在治国方面,他没有其祖先李唐王朝的帝王和对手周世宗、宋太祖那样统一天下的豪气与壮志。但他作为一个文人和藏家,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却是一位难得的豪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