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启示之二:人际关系,惺惺相惜
本来素不相识的人可以成为生死之交,同看夕阳
2020疫情启示之二:人际关系,惺惺相惜
文/高英 图/网络
人间已是四月天,外面的世界花正红柳正绿。昨天终现晴空万里,一扫本周的阴冷气息,风和日丽,天清地明,不由不令人感到精神振作。
今天清明节,依然是个晴天,天气却不像昨天那般清朗,就像人的心情蒙尘一般。上午九点后,我们这里就刮起了风,后来发展成扬沙天气。
这是一个极其特殊的清明节,公元2020年的清明节。国务院发布公告,决定于2020年4月4日这个清明节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停止所有娱乐活动,上午十点全民默哀三分钟。今天一早,天安门前已降半旗志哀;上网的话,则会看到诸多网页变成了黑白色,一些影视娱乐频道和游戏网站也随之停更。
于是,2020年4月4日的这个清明节,就成了举国志哀的特别日子。这次不仅仅是哀悼在新冠疫情阻击战中因公殉职的勇士以及其他英烈,而且还在哀悼因新冠疫情而罹难的所有普通人,这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不是公认的英雄,每个无辜生命的离世都令人痛惜,都值得哀悼。更何况,在这次新冠病毒疫情战疫过程中,我们看到,英雄本是普通人,并非高高在上遥不可及——普通人在灾难面前的勇于担当就是英雄壮举。
然而,终究会有人问,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和家人都好好的干嘛要因别人的离世而被要求停止娱乐寄托哀思?
记得2009年的时候,我当时还在一所民办院校做老师,在汶川地震一周年时有学生在操场上自发组织了纪念活动,吸引了正好路过的我,刚站在人群外,就听有一个女生在嘀咕“汶川地震死人和我们有什么关系”,这句话刺激我走进人群中间,慷慨激昂地说了些话,现在都不记得当时说了些什么,大意是人要有同情心与互爱精神吧。
我们知道,隔岸观火与自家着火对人的影响不同,自然心理感受也不同。在人类社会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饱经苦难的人们懂得了只有人与人能够互助互爱,才能共度难关,单靠一己之力往往行不通,因此需要互爱互助协同作战;与此同时,一代代在传承的忧患意识让人在看到别人的灾难时,遭遇过类似灾难的人会由己推人,没有遭遇过的人也会由人及己,由此产生了同情心和同理心。
在灾难面前,局外的正常人都会多多少少产生感同身受的恻隐或悲悯心理,就像希望自己不要遇到这样的灾难一样希望别人的灾难早点结束。因为,没有人愿意看到在自己遭灾时别人在幸灾乐祸,没有人愿意看到在自己的生命遇到危险时别人在袖手旁观。世事无常,谁也保不准哪一天哪一刻会遭灾受难,那些漠视他人生命和无视他人苦难的人必将被老天唾弃。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你希望自己遇到困难有人来帮,那就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即使爱莫能助,也至少不能幸灾乐祸;你希望自己离开这个人世时有人感到伤心,那就在别人的生命逝去时有所触动,即使不会悲痛也至少不要漠视。
世间万物本就息息相关,人与人也不例外,且不说抽象的蝴蝶效应理论,单看我们正在经历的全球疫情风暴,就会发现:作为社会中人,谁也无法置身事外,谁也难以独善其身,新冠病毒作为人类共同的敌人,在无形中到处散播,谁都可能遇到。于是每个人都有被感染的风险,而一旦被感染,自己就不仅成了受害者而且还成了施害者,即因自身携带病毒成为病毒的载体而导致继续把病毒传染给他人的风险。
人与人的密切相关在新冠病毒面前就这样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可以看到,尽管各国抗疫策略因国情不同而不同,但在疫情严重时有一个办法都在用,那就是号召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尽量待在家里,以便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这一举措来源于看清了人与人密切相关的透彻。
顺便说一下,人们经常用“听话”二字来概括中国民众在战疫中的集体表现,我觉得所谓“听话”只是表面现象,深层体现的却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忧患意识。
例如,老百姓常说的俗话“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与古人云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典型而实在的忧患意识教育,对民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长期熏陶作用,因而在传染病面前,许多中国人都有防患于未然的积极反应,不会非等到事儿轮到自己身上也就是病毒感染了自己或家人才开始有所警惕,也不会因为事件的发生概率偏低而掉以轻心地放纵自己。
可以说,在2020年的第一季度,除了在抗疫一线艰苦奋战的英雄们,所有善于自律并积极配合防疫政策自觉禁足的中国人,都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保护自己就是保护他人”的社会关系辩证原理,个个都是真心英雄,个个都是民间哲学家。
既然新冠病毒提醒我们人与人如此息息相关,那就意味着在人际关系方面,应更多一些惺惺相惜,而非排斥对立。只有这样,在灾难面前,人们才能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自然而然地做到同舟共济。
临近上午十点时,我中断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这个清明节是星期六,女儿的学校还上网课进行周考,选择了周日和下周一让学生休息,我想这样也好,以防有家长带孩子外出走亲或上坟增加某种风险。考完第一场的女儿正在休息,因为我们家地处偏僻,所以估摸着听不到志哀鸣笛,我就提前在手机上打开了央视直播的哀悼活动节目,在十点钟的时候我们母女随着节目中的鸣笛在客厅中默哀了三分钟,后来我的眼角不由自主地渗出了泪滴。
默哀活动结束后,擦干眼泪,我跟正上初一的女儿讲了必须珍爱生命,不能像一些西方的年轻人那样因追求过度的个人自由而在疫情面前任性妄为的道理,强调了爱惜生命的意义——假如人人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这个世界就没有烧杀抢掠和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会美好得多。
女儿完全能够理解并表示赞同,她还把自己身为05后的同学们在QQ群里或空间上发布的各种志哀内容以及呼吁停止娱乐活动的倡议给我看,告诉我他们这新一代“小年轻”很重视这个全国哀悼日的意义,小心灵里溢满爱国主义——毕竟,只要有国界存在,就要有赤诚的爱国主义。
这些孩子就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真是让人感到欣慰。他们生来衣食充足,果然知荣辱明事理。如今正值豆蔻年华的他们,因为新冠病毒来袭不得不度过一个史无前例的漫长寒假——山东省非毕业班学生的这个寒假估计要持续到临近立夏,却大都能够安心宅家并认真学习,同学与同学之间通过网络互通情义,互相勉励。由衷希望在新一代人中能够涌现更多的优秀人才,甚至出现诸多大师级的人物。
在三月上旬结束之际,官宣中国战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进入了“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新阶段,而在四月三号,国外疫情形势更为严峻,据世卫组织统计,全球确诊感染人数已过百万,死亡人数已过五万。
默默祈祷无论国内还是国际疫情都能早点结束,人们能够安心地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状态。
无论如何,在新冠病毒疫情面前,都是:
自由诚可贵,生命价更高,
为己亦为人,处世需自律。
从此,勤洗手常通风,保持适度社交距离,人多的地方戴口罩,应该成为新的日常行为习惯。巩固抗疫成果,人人有责,千万别忘了践行人际关系当惺惺相惜的道理。
最后,还是想说那句我常说的话:愿逝者安息,生者自励!
(高英写于2020年4月4日清明节,三月十二,周六巳时)
逝者安息,生者自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