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最有价值?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最有价值?
所有的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都是在回答一个前提性的核心问题: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最有价值?
换言之,在教师教育过程中,最应该给予教师什么?
答案是多种多样的:
给教师“价值观”,拥有合理、正确乃至远大的教育理想、教育信念与教育情怀,以及仁爱之心;
给教师“知识”,将学科知识与教学知识融合起来,形成教师才有的知识谱系、知识图景和知识结构;
给教师“技能”,能够在备课、上课、说课、观课、评课和写课等具体微观的日常课堂实践中,赋予其上手即可运用的本领;
当然,还有给教师“方法”,尽可能多、尽可能具体、尽可能实用的方法,这也是相当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的习惯性期待。
这些当然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但在我看来,它们只是教师发展中的“基础性构件”或“基础素养”,虽然“必备”,但却属于“家常饭菜”,或“日用食粮”。
只有“家常”和“日常”是不够的,只能解决“温饱问题”,难以解决无数教师普遍遇到的高端发展难题:
价值观有了,仁爱有了,知识有了,技能也有了,方法同样不缺,但却走不动了,在前行的道路上,开始停滞不前,徘徊往复,无法再上新台阶,再攀新高峰。
这是长期以来,在教师教育和教师发展过程中,特别需要回答但却被普遍忽视的问题:
当教师拥有了价值观、仁爱之心、知识、技能和方法之后,接下来怎么办?然后该给教师什么,教师应当做些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少老师走到这一步之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如果将教师发展之路,比喻为“一生中的100里路”,那么教师的价值观、知识、技能和方法等,属于“前50里路”,已有的大多数教师教育、教师培训和教师研修的课程体系,都拥挤在这50里之中,也确实取得了不凡成绩。然而,“后50里路”却相对寂寥,甚少有人行走其上。
教师发展的“后50里路”在哪里?
一是勇气之路。
首先,是“坚持的勇气”。它直指当下的疑难困惑:合理的价值观,教师已然拥有,知道“什么是好教育”,“什么是好教学”,“什么是好教师”,更知道“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显然不是教育的真谛,也违背教育的规律,不仅知道,还能在言谈中说,在文章中写,但在具体的实践行为上却往往背道而驰,甚至在错误的道路上狂飙突进,何以如此?在于缺少“勇气”:没有坚持、坚定和坚守的勇气,没有“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其次,是“改变的勇气”,不是改变他人,而是“改变自我的勇气”:勇于改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习惯,改变原有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打破对改变可能带来的“迷惘”和“失败”的畏惧;
再次,是“挑战的勇气”,因为不愿改变自我,所以没有挑战自我,特别是“挑战旧我,走向新我”的勇气,没有挑战成见、惯习和权威的勇气,因而没有挑战教育新高峰、教学新境界的勇气。
二是思维品质之路。
已有对“思维”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学生身上,聚焦于如何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审辨式思维等,但较少反观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其实是对一种常识的违背:没有好思维的教师,如何培养出好思维的学生?
就教师发展的通常轨迹而言,当一个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之后,他的思维品质的高低,尤其是思维品质的清晰度、提炼度、合理度、精细度、创新度、融通度、生长度等,既影响了他如何凝练和表达自己的经验,更决定了他职业生涯的高度和深度。
思维品质跟不上日益增长的经验,撑不起往上提升的台阶,是很多教师遭遇的成长瓶颈之一。在相当程度上,没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强大的思维能力,就没有教师的持续生长,更没有教师的高端生长。
三是想象力之路。
核心指向于“教学想象力”。无论是作为科学的教学,还是作为艺术的教学,“想象力”都必不可少。教学想象力拓展了教学的空间,也提升了教学的魅力。所谓“名师”或“明师”,以及“优秀教师”或“卓越教师”,与普通教师、平庸教师的区别,通常就在于有没有教学想象力,以及想象力的高低强弱的差异。
优秀教师必定有充沛丰富的教学想象力,这种想象力弥漫在解读教材、研究学生、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表现于灵活多变、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之中。我们时常发出的对名师课堂的赞叹和惊叹,实质是对名师“教学想象力”的赞美。
最后,是教师的好奇心之路。这是最容易被忽略,同时也是教师最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
好奇心为什么重要?首要的原因,依然与“学生”这一教育对象有关。多年前,我曾经参与过某省“特级教师后备班”的培训,培训策划者和组织者对我抱怨不已:已经走到“特级教师”门前的这群教师,既不认真听讲,也不好好读书:上课看手机,改作业,课后打麻将,比酒量……她最后的总结式“吐槽”让我浑身一震:怎么就看不到这些老师有“好奇心”呢?由此产生的疑虑是:为什么他们没有好奇心?症结不是因为接受的培训太多,听的报告太多,书读的太多,产生了“审美疲劳”,以致“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出现了“培训疲劳综合征”。
在根子上,是因为他们失去了“好奇心”。类似陈寅恪、钱钟书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即使“读书早已破万卷”,但依然每天沉迷于书本之中,因为“好奇心”始终与他们的生命同在,他们拥有持续终身的“好奇心”。从这个角度看,“终身学习”就是“终身好奇”,终身好奇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
教师既是“读书人”,也是“教书人”,如果教师没有了“好奇心”,学生怎么办?教师是呵护和激发孩子好奇心的最重要的他人,如同我们无法期待“不爱读书的教师去激励学生爱读书”一样,我们也不能指望“自身都没有好奇心的教师去呵护和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就教师本身而言,一方面,在漫长的教学生涯中,不知不觉失去了好奇心,是教师陷入职业倦怠的主要源头或根源之一,当我们认定某位教师产生了“倦怠”,实际上等同于他失去了“好奇心”。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在于“好奇心”是教师创造和教学智慧的源头活水,更是教师精神生活和精神宇宙成长、扩展的动力源。
爱因斯坦曾言:“我没有特殊的天赋,我只是极度好奇”。即使“好奇”不是“天赋”的一部分,也可以弥补“天赋”的不足,生成只有通过好奇才能生成的学习冲动、探究冲动和创造冲动。
在我看来,虽然“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但“好奇心比想象力更重要”,原因是好奇心更接近普遍的人性:人天生就有好奇心,而且它是人的“内动力”、“内生力”最重要的一部分。
所谓“倦怠”,不就是没有了内生力和内动力了吗?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教师的教学创造力=价值观+知识+技能ⅹ好奇心和想象力。在这一链条里,好奇心就是教师创造力的一部分,也是最为关键的一部分。研究教师的创造力,倘若忽视了“好奇心”,将难以形成对教师创造力的完整理解与认识。遗憾的是,不仅部分教师“极度缺乏好奇心”,而且在现有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里,也极度缺乏对教师好奇心的关注和研究。
什么是教师的好奇心?
首先,表现为“对学生的好奇心”。“爱生”的前提与实质,是对学生的生命及其成长充满了好奇,那些有关学生的点点滴滴的日记、日志等各种充满真情的珍贵记录,不就是教师对学生充满了好奇的明显标志吗?因为有了这样的好奇心,教师才会产生对学生的“一瞬间的凝视”,才会把学生装进心理,进而自觉关注和研究学生,——真正对学生的研究自觉,根源之处其实是对学生的好奇,是一种出于好奇的不由自主、身不由己,因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冲动。从这个角度看,“好奇心”比“责任感”更重要,后者更多是出于职业身份和角色的外在要求而形成的自觉,前者则是发自内心的冲动,它植根于教师的灵魂深处。
其次,表现在对育人、成人的好奇心。作为育人者的教师,能够亲眼目睹、亲身推动这些原先稚嫩的生命,在自己的教室里、自己的手中一步步成长蜕变,用自身教育的力量,带动着、引领着他们一天天长大成人,这是一件多么有趣且巧妙的事情,甚至是一种奇迹!如果教师能够如此念想:谁就充满了好奇心。与此相应,是对“教学的好奇心”:好奇于教学生活、教学方式或方法如此丰富、如此具有无限可能,如此充满偶然与不确定性,好奇于教学何以是“即席创作”,一想到作为创作者的自己,每一堂课都是在和学生共同创作一个天地间独一无二的课堂作品,就为之激动不已……因而他对每天即将进行的教学创作充满了期待,对属于自己的教学作品或惊喜、或沮丧……这样的教师,教学就如同他的恋爱对象,他的一生,就是在和课堂教学展开一场绵绵不绝的恋爱之旅。
再次,体现于对新知的渴望,对确定新目标,迎接新挑战,打开新世界的渴求。这样的教师,总是对不断涌现的新知识充满了惊异,对未知领域、未知教育世界的强烈关注……这是一群充满了“未来感”的教师,他们主动面向未来、探究未来,并竭尽所能在打开自己、改变自己中走向未来。
最高境界或者理想境界的教师好奇心,是对教育之真、善、美的好奇心,在内心深处充斥、洋溢着“追求教育真理的热情”、“探寻教育之善的渴盼”和“发现教育之美的憧憬”,说到底,教师的好奇,无非是对教育之真的好奇、对教育之善的好奇,以及,对于教育之美的好奇。这些好奇转化为一个个问号、问题,变成他们的教学主题和研究课题。
如上林林总总的教师好奇心,显现出三个层次,也代表了三种价值取向。
第一个层次,是对学生生命及其特性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前提起点;
第二个层次,是对育人过程及其方式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核心根本;
第三个层次,是对教育本身及其追求的好奇,这是教师好奇心的理想境界。
如何培育教师的好奇心?
关键是要找到制约、窒息或者扼杀教师好奇心的根源。既然“人天生就有好奇心”,教师本然拥有好奇的天赋和潜能,为何中途如流星般纷纷从他们的精神生命中悄然消逝?
根源之一,是流布已久且根深蒂固的“功利主义”、“操作主义”。如果教书和教学,只是为了分数、文凭、帽子,如果教师潜意识里把自己预设为“操作工人”,在“方法的好奇”的支配下,心里只有上手即可用的教学流程、工具和方法,全部心思都用在对“如何操作”的追寻上,陷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性操作劳动的不断循环之中,到了最后,“操作”就变成了一种没有灵魂的身体惯性,如同被按钮化的自动化机器,无需动脑,甚至无需情感,只需动嘴发出指令、动手启动按钮即可。长此以往,“好奇”自然就会从生命中逐渐流失……这就是传统教育的两大弊端:在学生那里,是死记硬背、大量做题式的学习,在教师这里,是机械地重复某一程式化、模式化的教学操作流程与方法,共同的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好奇心,教师失去了教学的好奇心。
根源之二,是已有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的偏差。为适应,甚至无原则、无条件地迎合教师的操作需要,全部的培训重心都放在教师的知识、技能和技术上,较少关注想象力,更少关注好奇心。尽管“方法的好奇”也是教师好奇心的一部分,但不能用“方法的好奇”替代、淹没了其它类型、其它层次的好奇,而且“方法的好奇”是最低层次的好奇,是“好奇之树”中的枝叶,而不是树干,更不是根基,如果只聚焦或落脚于“方法层面的惊奇”,就是“舍本逐末”,最终也会失去“方法的惊奇”,——毕竟,一味地机械重复性操作,丧失了新颖性和挑战性,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厌倦”或“倦怠”。这是很多教师所遭遇的常态困境的根源:更多教学,更多培训,带来的是更多厌倦,更少好奇、新奇与惊奇。于是,好奇心与想象力一样,成为当代教师最稀缺的品质和素养。
根源之三,是教师缺少对创造性、智慧性教育劳动的追寻。这属于教师的“内在困境”:只有对操作和方法的迷恋,成了“操作控”、“方法控”,成为叶澜先生所言的“只有手脚,没有头脑的教师”,无法在教学中体验到只有创造和智慧才可能带来的幸福与欢乐,把教育教学变成了“苦做工”,变成了日日“劳苦愁烦”的事情,每天带着恐惧之心和厌烦之意走入教室,原有的好奇心自然逐渐被消耗殆尽。
当教师的好奇心被着重提出,有可能带来教师教育、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的重大转向:从“以知识、技能和方法为重心”的培训,走向“以好奇心和想象力为重心”的培训,前者是“基础性培训”,后者则是“提升性、高端性培训”,两者结合才是最理想的教师培训,才会带来教师的全面发展。这种转向的背后,蕴含了一种对教师培训和研修的价值预设:
无论是培训,还是研修,都是对教师的解放、保养与呵护,将教师从知识、操作和方法的迷恋与迷宫中解放出来,进而保养教师的好奇心,呵护教师的想象力。
当“好奇心”真正走入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和精神世界,确立为教师发展中的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那么它所期待实现的如下目标就“昭然若揭”了:
把好奇心还给教师,让教师充满生命的活力和教育的活力;
把好奇心赋能教师,让教育更加充满独特且丰沛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