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老强说《秘密》13:一块钱和一百万对宇宙来说是不是一样的?

(13)

上一节说到了《秘密》这本书在表述吸引力法则时,要么回避说明,要么混淆概念,有许多有意神秘化的地方。这一节还是回到书上,回到我们对宇宙的探索之前,接着书上的内容往下看。书中在说过了吸引力法则的三个步骤后,跟着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接收的等待期是多长时间,多久可以吸引来呢?

第一步,第二步都做了,也要求了,也相信了,现在开始接收了。到底要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呢?书上的说法是不能告诉你一个明确的时间。能告诉你的是,把自己调整到和宇宙本身一致,这是更加重要的事。言外之意就是一切由你决定,跟宇宙完全一致了,可能就很快。不一致或完全不一致,可能就来的慢,甚至是来不了了。

这话是不是很熟悉,像不像成功学大师口中的那句“你成功是你努力了,你没有成功就是你不够努力”呢。

看来时间是没法确定了,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习惯性的想到:小的东西应当容易些,大的难度可能就大了吧。也不是。对此书上的说法是,所谓大小,对于宇宙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宇宙吸引一个我们认为很大的事物,并不比吸引一个我们认为很小的事物更难。接着说了这样一段话:对于宇宙来说,没有时间,没有大小。宇宙显现一百万,与显现一块钱同样容易,过程都是一样的。然而一个会来的快些,另一个费时多些。之所以会这样,唯一的理由就是你认为100万是很多的钱,一块钱不算什么。

这段话,细细读来,有这样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宇宙显现100万跟1块钱同样容易,是因为过程一样。那个一样的过程显然就是他们说的三个步骤“要求、相信和接收”了。同样容易,那就是都很快。但是这能说明什么呢?过程相同好像跟需要多长时间关系不是很大。这就像我们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但是这个相同的过程,好像跟他的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人生价值之间,联系不是很必然;跟他的寿命长短之间的联系也不是很必然。

第二个意思是,之所以一个会来的快些,另一个费时间长些,相对应的唯一原因就是你认为一块钱不算什么,而100万是很多的钱。这里的重点还是在“你的认为”上。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所说的大家也普遍公认,也更接近事实的“一份耕耘一分收获”,踏踏实实做事,付出与回报成正比的道理在这里就不成立了。因为所有的耕耘与付出,都赶不上你头脑中的一个“你认为”了。本来需要很大付出的事,你只要认为不算什么,它就能轻易的被你吸引来。

为了说明这个“吸引力法则”的神奇,说明你相信什么就能吸引什么。书上接下来举了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一个年轻人先在心中想出一根羽毛的画面,还在这根羽毛上想象出了一些特别的记号。然后,他想看看能不能吸引来这样的一根羽毛。结果两天之后,他走在纽约的街上,要走进一栋高大的建筑物时,就在地上,就在他的脚边出现了那根跟他想象的一模一样的、也有那个特别记号的羽毛。

我们都知道,人的大脑对图像的记忆只能是大致的,模糊的。对于其中的某处细节可能印象很深,相对的也必然会对另一些细节印象较浅,甚至是有所忽略。这就像两个人同时看一张上面物件众多,又很复杂的画,短暂看过并将这幅拿走后,这两个人进行回忆描述,不会得出同样的结果一样。总是有人记住了这个,忽略了那个。

鉴于大脑的这一工作特性,两张图上只要有足够多的相似部分,特别是一些主要的,重点的或者也可以说是我们的关注区域的信息能够吻合时,就很容易认为它们就是一样的。这也就是一对极为相似的双胞胎,我们常常不好区分的原因所在。

现在再回来看羽毛。同类鸟儿的羽毛相似性本来就很大。这个年轻人之前想象时所作的那个记号,再特殊也特殊不到是一个字母或者是符号。这就是说他所做的那个记号,很可能也是他之前见过的羽毛的一个特点。而有着这类特点的羽毛,在这类鸟儿的身上就没有唯一性可言。它既然不是唯一的,就很可能遇到相同的另一根,更何况他的参照物只是存在于之前想象的画面中。这就更容易让大脑给他模糊掉,混淆掉,甚至是在主观的认为下偷梁换柱了。

退一步说,就算那根羽毛真的是即很特殊又一模一样,但这除了吸引之外,也不能就完全否认由几个偶然因素造成的巧合的存在吧。更何况就算是这样,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第二个例子,是一个理财专家说,在他想要去停车时,他先在头脑中想象一个停车位,就会有95%的几率,在他想要停车的那个地方出现空位,他就能直接把车开进去。另外5%的情况,想了之后暂时没有出现空位的,只要等个一两分钟就会有人把车开走,就有空位出现了。

如果真的如他所说,他也真是这样认为的话。我认为这可能是人脑记忆上的选择特性起了很大作用。也就是说,他很可能是选择性的只记住了那些找到停车位的次数,并将这种情况夸张性地放大了。这是大脑的工作特性之一,它的运作上的相关性决定的。在不管正确与否的认定了是那么回事后,也就是先入为主后,很容易只记住有利于自己的或者是不利于自己的一部分,而忽略了全部。这就像一个人恨另一个人时,那个人曾经的好处是记不起来的,是几乎要被他完全地忽略掉的。

可是书上接下来的一些表述却在告诉我们,这是他在预先创造着他的生活。还引用了普兰特斯·马福德的一段话:当你告诉自己“我将会有一趟愉快的访问或旅行”时,你其实是在你的身体到达之前。先发出来某种元素和力量去安排一些事物,好让这次的访问和旅行,变得愉快。

这种听起来像是有“分身术”的描述,除了奇幻思维在起作用外,更多的是混淆了“我”和“我们”。“我们”是可以同时做几件事,同时置身于几个地方的。但“我”是不能的。

以上不管是说明还是反驳,都是从“吸引力法则”着眼。那么从自我意向心理学,从目标伺服机制的角度,怎么来回答这个“需要多长时间”的问题呢?也是没有固定时间、统一答案的。因为这个吸引来的、所谓的“接收”的过程,其实就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

不论从难易程度、做事方法,还是再加上各种随时可能变换而无法确定的内外因素等等诸多方面来看,只能是相对的你认为容易,它就相对有可能容易些。吸引力再强大,也绝不可能让1块钱的获得跟100万的获得同样容易。

相关链接

南海老强说《秘密》123:不管你相不相信,它都在你身上起作用

南海老强说《秘密》456:宇宙如何把它带给你,都不关你的事

南海老强说《秘密》78:《秘密》中的宇宙到底是指什么?

南海老强说《秘密》9:  你认为自己怎样 你就怎样

南海老强说《秘密》10:吸引力法则与生物的本能

南海老强说《秘密》11:它们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南海老强说《秘密》12:从这些专家想到了气功大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