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会表达,词穷,对事物缺少主观性认知
表达能力下降,认知能力下降,对事物越来越没有了看法,相信很多人都感觉到自己的这种变化,这是为何?
我们的学生时代
小学,初中,高中,我们都会有早读,晚读的习惯,历史课,政治课等在给我们灌输大部分客观性认知,语文课,读诗词,描述中心思想,定标题写作文, 看电影,写观后感,这些都是实实在在写自己的主观性看法,也因此 我们会有思考,会有判断,形成自己的认知,在学生时代,我们能经常应用某些词语来表达我们的想法,反观现在当我们说出某个词的时候有时候心里就在想有没有这个词,自己有没有说错。所以通过对比,我们能简单得出一个结论,我们的思考少了。这个跟我们的工作性质,工作环境有关系,也有跟生活压力有关,我们的注意力放在了工作上,放在了挣钱养家上。
喜欢上了心灵鸡汤
现在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心会累,会燥,而这时候心灵鸡汤就能给你语言艺术的治疗,唤醒活力。心灵鸡汤就是励志,什么是励志?励志是动机强化,调动情绪,又称打鸡血。
心灵鸡汤如同发条,能量终有耗尽时
但你有没有发现靠心灵鸡汤作为支撑根本就走不远,因为心灵鸡汤的动机强化,情绪调动,你可能一个星期,半个月你很有干劲,但慢慢的又松懈下来了,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心灵鸡汤 只不过是给你精神上了个发条而已,一开始由于积累足够的能量使得张力很大,动力十足,但当能量被消耗殆尽就会停下来。
说到这,也许有人会说那觉得慢下来的时候我重新给发条上链,又可以充满活力了。真的是如此吗?我们都知道,发条只是一个物理零件,是零件就是使用损耗,小时候我们玩的发条玩具车,用久了发条也就坏了或者根本就没有什么动力。 人的大脑也一样的,对言语的刺激性也会逐渐降低,会发现这心灵鸡汤其实只是让你一时的心潮澎湃,情绪的调动而已。也许你还会说,没有呀,有人些就因为看到励志的东西,他坚持最后成功了。没错,你也说了,是坚持,你为什么坚持不了呢,而别人可以坚持,其实你看到只是表象,人家受到鼓舞,正确的说是受到启发,坚持的同时肯定有所悟,是悟,是明白,让他坚持,所以他成功了。只有开悟的人才有本质上的改变,励志只不过是调动情绪而已。
我们需要触发思考的途径、方式
接着谈谈提升认知能力,怎样提升,读书不失为一种有效途径,说到读书就离不开一个话题,“读书无用论”,我不给予肯定也不否定。读书本来就要分人,读书有用的人一定是有悟性的人,没有悟性的人读书一般吸收不到什么营养,有悟性的人读着读着思想高度就上升了,思想高度决定一个人的觉解程度,一个人的觉解程度直接决定影响到一个人理解通晓事理的能力。正因为这种能力,他对事物就有主观性认知,表达能力也随之提升,还善于抓住机会。之前我也没有主观上感受到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对于它的肯定都是来源于客观上大家觉得他有用,课本上对哲学家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现在我能确确实实感受到了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它能刷新认知和冲击灵魂。
读书只是一种途径,一种可以思考的途径,一种可以有自我观点,自我想法的途径,有了自我观点和想法,再通过读书去辩证,让自己能判断自己的观点是对还是错,反复循环,认知水平就上去了。所以改变一个人的是思考,是思想深度的提升。还有没有其它途径,当然有,就是听比你优秀的人的分享经验和见解,然后结合自己的去思考。说白了,这和看书其实就是一个样,一个是书上的人物的观点,一个是现实生活上人的观点,一句话就是别人的观点。读书和听别人见解和经验 都是一种能够触发你思考的途径而已。
自悟自度,心内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