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坎子)汇集(仅限流传于襄阳城区及周边)(下)
襄阳人称歇后语为“坎子”,运用歇后语为“玩坎子”。襄阳民间流传的歇后语很多,现将襄阳城区及周边流传的歇后语,作于搜集整理(按音序排列)。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续上)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M
麻包片上绣花——底子不好。
麻包片做龙袍——不是这块料。
麻包片缝裤衩——操蛋(扯淡)。
麻子跳伞——天花乱坠。
麻子上讲台——群众观点。
麻子管事——点子多。
麻子打喷嚏——全团动员。
麻子照镜子——个人观点。
麻绳栓豆腐——提不得。
麻秆做扁担——不是正经料。
麻雀搬家——叽叽喳喳。
麻花辫子——到哪儿都缠一块。
蚂蚁生疮——小毛病。
蚂蚁尿书本——识(湿)字不多。
买了麻花不吃——要的就是这个劲。
卖胡琴的碰上卖布的——拉拉扯扯。
卖油的不看卖盐的——不管闲事。
卖豆芽的不用秤——乱抓。
卖肉的切豆腐——不在话下。
美娃儿妈哭了半夜——美死了(很美)。
猫儿不吃腥——假斯文。
猫子闹水泡——空喜一场。(闹:用嘴衔着移动。水泡:猪尿泡)
猫哭老鼠——假慈悲。
猫头鹰打瞌睡——睁只眼,闭只眼。
茅缸(厕所)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棉中藏针——软中带硬。
棉裤没有腿——凉了半截。
庙里失火——慌了神。
庙里屙屎——活糟蹋老爷。
木匠拉大锯——有来有往。
木匠吊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木匠戴木枷——自作自受。
N
南瓜秧爬到葡萄树上——胡搅蛮缠。
南瓜煮玉米面——黄对黄。比喻都不清水,头脑差巧。
脑叩上戴祙子——挎不下来。脑叩:脑袋
脑顶上安电扇——出风头儿。
脑袋系在裤带上——豁出去了。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捏鼻子捂嘴巴——不闻不问。
捏鼻子哄眼睛——糊弄人。
牛背上放马鞍——乱套了。
牛屁股后的苍蝇——一哄而散。
牛角上抹油——又奸(尖)又滑。
牛鼻子插大葱——装像(象)。
P
胖子打赤膊——卖肥。
怕放屁砸了脚后跟——过分胆小;忧虑太多。
盆里的豆芽——摸得清根瓣;知根知底。
捧着屁股上楼——自己抬举自己。
乒乓球掉进鸡窝里——球是球,蛋是蛋(事情没有进展)。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Q
七尺布拦腰剪——不三不四。
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
旗杆上的灯笼——高明。
旗杆上绑鸡毛——好大的胆(掸)子。
翘扁担打人——总有一头落地。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骑马不带鞭子——拍马屁。
骑驴子拿棍子——上趁下不趁。
骑着驴子删(割)大麦——茬子高(好找事)。
砌匠拿抿子——补墙(不强)。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宴席。
千里寄鹅毛——礼轻人意重。
墙头上推小车——磨不开把。
墙上挂门帘儿——没门儿。
秋后的蚂蚱——卜动不了几天。卜动:蹦跳。
缺耳的瓦罐——没法提。
R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肉包子打狗子——有去无回。
S
杀猪杀尾巴——各是各的杀法。
杀猪子不吹——怏烫。怏:蔫,没得劲气。
杉木檀子钓蚂虾——不瓤杆。瓤杆:杆子晃动、弯曲。
三个鸡娃儿数了一早晨——黑鸡娃儿在里面打搅。
三九天穿裙子——美丽动(冻)人。
三十晚上看黄历(日历)——眼看无日;没天了。
三十晚上捡个兔子——有它也过年,没它也过年。
三十的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三十晚上晾衣服——今年不干明年干。
三加二减五——等于零。
杀鸡用牛刀——小题大作。
烧香摸屁股——惯了神通(或说惯了手脚)。
四十五里不点灯——黑的远。
四十八亩地里一棵苗——独种。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十八岁姑娘要饭——脑筋碍。碍:不灵活。
石头放在鸡窝里——混蛋。
石滚砸在碾盘上——石(实)打石(实)。
石板上钉钉儿——硬对硬。
石头掉进刺窝儿里——无牵无挂。
屎壳郎搬家——滚蛋。
屎壳郎打赫气——一张臭嘴。赫气:哈欠。
屎饱肚子推小车——软抵硬抗(扛)。屎饱肚子:大肚子。
死狼屁撵鸭子——不要命。死狼屁:一种小鱼。
师母娘娘(奶奶)上青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
水缸里的葫芦瓢——沉不下去。
属核桃的东西——敲着吃,打着吃。
双沟的闲事——管得宽。
孙女穿了奶奶的鞋——还是那个老样子。
睡着纺线——歪狡(绞)。
T
推屎克螂钻到粪堆里——找死(屎)。
瘫子掉到井里——捞起来也在那儿坐着。瘫子:下肢瘫痪者。
坛子里和(huó)面——散不开事。
堂屋打酒厨屋里卖——便宜不出外。堂屋:正屋。
堂屋里挂篙卷——不是画(话)。
桃黍地里拉驴子——直来直去。桃黍:高粱。
桃黍秆做门闩——难撑;等同虚设。
剃头匠的挑子——一头热。
剃头匠拍巴掌——完蛋(剃头结束)。
剃头的使锥子——无处下手。
跳蚤的脾气——一碰就蹦。
挑着担子不换肩——碍才。碍才:呆板,不灵活。
铁匠铺的料——挨打的货。
铁匠铺里买卖——件件都是硬货。
头顶长疮,脚底流脓——坏透了。
头上戴袜子——挎不下来。
土坷垃擦屁股——糊眼子。
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脱裤子撵狼——一不要脸,二不要命。
驼子摔在街心里——翘的两头不落地。(驼子:罗锅)
W
歪嘴骡子卖了个驴子价钱——不值钱在嘴上。
歪嘴子吹火——一股子邪(斜)气。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弯弓打人——一头落地。
玩把戏的手上的布——遮人耳目。玩把戏的:魔术师。
玩把戏的睡到街心的——没招了。
旺的妈哭旺——没忘(旺)了。
王老五的尿罐——沵流漫弦儿。沵流漫弦儿:液体太满,溢出。
王八吃西瓜——连滚带爬。
王婆卖磨——没推的了。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王败(bāi)子腿就(扭)了筋——没救了。
为爷(外公)死了儿子——没舅(救)了。
乌龟吃大麦——活糟蹋东西。
屋檐下吊石磙——严(檐)重。
无头的苍蝇——到处碰壁。
五百钱分两半——二百五。
X
西瓜皮擦屁股——一塌糊涂。
洗脸盆扎泌子——不知深浅。扎泌子,潜水。
膝盖上钉马掌——不对题(蹄)。
瞎子上坟——冒估堆。
瞎子点灯——白费蜡。
瞎子打娃子——逮到一顿是一顿。(一顿:一回。)
瞎子吃锅巴——胡嚼。
瞎子磨刀——快了。
瞎子挖眼睛——豁出去了。
瞎子上楼梯——不服(扶)不行。
下雨不戴帽——临(淋)到头上了。
下巴颏(kē)支砖——张不开口。下巴颏:下巴。
下雨天上房——找漏洞。
巷道里拉驴子——直来直去。
小秃头上的虱子——明显显的。
小秃剃头——活板钱。(板:浪费)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小娃的鸡鸡——越扶越硬。
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小娃的脸,六月的天——说变就变。
小娃尿床——被湿(背时)。
小字本写大字——不够格。
小媳妇挨打——总有那一顿(次)。
小偷(秃)挨打——又是一顿(次)。
写字出了格——不在行。
新盖的茅厕——三天香。(茅厕,厕所)
新大大走夜路——拼上了。(新大大,新媳妇)
绣花被子盖鸡笼——外边好看里边空。
雪花膏檫在大腿上——替屁股装光(增光)。
Y
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
哑巴吃饺子——心中有数。
哑巴伸冤——无话可说。
哑巴接媳妇——喜不可言。
鸭子陪鹅摆——摆不起。
鸭子死了——嘴壳子硬。
鸭子扎泌子——各撅各的。撅:走。
阎王爷审案子——尽是鬼事。
阎王写文章——鬼话连篇。
阎王奶奶害喜病——怀鬼胎。
阎王爷的幺女——鬼精儿。
盐店的老板——闲(咸)人。
盐罐儿里打陀螺——闲(咸)转。
堰塘里的泥鳅——掀不起大浪。
燕子屙屎——一股子亲气。
扬杈打兔子——光在空儿里过。
腰里别个死老鼠——冒充打猎的。别:绑。
腰里别充(副)牌——谁喊跟谁来。别:装。充:副。
野鸡钻草堆——顾头不顾尾。
野地里撵兔子——谁逮住是谁的。
夜壶里洗澡——扑通不开。
爷俩掉到河里——各扑腾各的(各顾各)。
一二三五六——没事(四)。
一篮茄子一篮豇豆——两篮(难)。
一支筷子吃藕——专挑眼儿。
一根绳上拴的蚂蚱——谁也跑不脱。
一跟头板了四十五里——泼脸驰。(跟头:筋斗。板:摔。)
一脚踏着西瓜皮——驰开了。
一百个母鸡,跑到最前头的——母鸡头。
(鸡)一天繁二十四个蛋——屁眼儿都溜光了(一个事重复多遍)。繁:生。
一根肠子通到底——只会说实(直)话。
阴阳仙(风水先生)唱戏——阴阳怪气。阴阳仙:风水先生。
榆树脑袋——不开窍。
玉皇爷送礼——天大的人情。
Z
炸麻花的遇上搓绳的——较(绞)上劲儿了。
赵匡胤流鼻血——跑红火。也说“正在红中”。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
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张和尚的帽子李和尚戴——张冠李戴。
针尖对枣刺——针锋相对。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丈母娘待女婿——实心实意。
芝麻地里出黄豆——杂种。
纸糊的窗户——一戳就通。
自行车下坡——不睬(踩)。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鼻子插葱——装像(象)。
猪水泡打人——不痛,但气人。水泡:猪尿包。
猪八戒背个烂箱子——人没人,货没货。
竹篮打水——一场空。
竹筒倒豆子——干干净净。
做梦接媳妇——尽想美事。
中药铺里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正月十五贴门神——晚了半个月。
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