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鸣 口臭,你的胃里有“水气”!一张古方...

肠鸣+口臭,你的胃里有“水气”!一张古方,丝丝入扣,用心化解

现在,我给你讲一张方子。

  你看完,就知道,中药学是多么精巧、科学、细致了。它值得我们中医人,为之奔走呐喊。

  这就是生姜泻心汤。其组方如下——

  生姜12克,炙甘草9克,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黄连 3克,大枣4枚。所有这些,水煎服。按照古法,在煎煮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还需要去掉药渣,继续煎煮、浓缩。这个叫做“去滓再煎”。

  它能干啥呢?有什么妙处?

来,看我给你说个真实的医案故事。

  有这么一次,接待一个患者。这个人是男性,姓胡,患有慢性胃炎多年。

  他的主要表现,就是一天到晚肠子里总响,声音还特别大。此外,胃胀,尤其是饱食之后,胃胀得厉害,而且不断地嗳气。一嗳气,就返上来食物腐臭的味道,特别难闻。

  来找的时候,此人已经被这肠鸣和口臭之疾折腾坏了。整个人形体消瘦、面色少华。

  了解到这些情况以后,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生姜12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黄连3克,半夏9克,大枣4枚。你看看,这个和上头我说过的生姜泻心汤,几乎一般不二。只不过, 人参换成党参。

  对,用的就是生姜泻心汤原方。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一周以后,所有症状几乎全部消失。最后,用六君子汤加味善后,患者最终诸证悉平。

  这里头是怎么一回事啊?

  我们得从患者的症状说起。

你看,这个人,经常肠鸣。肠鸣,说明什么?说明有水湿之气,下注肠间。这个水气,窜到你肠子里去,你才肠鸣啊。

  当然,水气如果不窜到肠子里,它在胃里头呆着,阻滞胃气的通降,你就胃胀。

  胃胀,气机停滞,胃里头的东西就容易往上返。所以,患者就嗳气,而且有食物腐臭的味道。这也难怪,你的胃被水气堵着,不工作了,食物无法消磨,自然发出腐臭味道。

  当然,胃里食物消磨不了,都有腐臭味了,那说明一定有热。

  而造成这一切现象的根本,则是脾胃之气虚弱,无法正常地运化和纳受。

  因此,这个患者的问题,根本在于脾胃之气虚弱,导火索则在于水气停于肠胃,典型表现则是胃胀、肠鸣、嗳气酸臭。

  中医管这个,叫做“水热互结痞证”。

  好了,事情我给你分析完了。现在,我们对症下药。

  用什么呢?就用这个生姜泻心汤。

  我们再看一下医案里所用的方子——

  生姜12克,炙甘草9克,党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黄连3克,半夏9克,大枣4枚。

  这里头,重用生姜。生姜,能散水气啊。它和半夏、干姜搭配起来,消痞、温散水气,力道是很大的。

  方才说过了,水气滞于胃,气机停于中,势必会化热。于是,用黄连、黄芩来清热。

  所有这些事儿的根源,在于脾胃之气虚弱,无法正常履行运化、纳受、消磨之功。那好,我们就得补虚。党参、炙甘草、大枣来健脾益气扶正。

  你看,如此一来,患者看似复杂的症候,就都被一一化解了。

  说起来,这生姜泻心汤,也是载于《伤寒论》里的经方。它是治疗胃病的常用方。仲景先师在《伤寒论》里强调,煎煮过程中,务必去滓再煎。到底为啥这么做,有人从药性变化的角度分析,有人从调和寒热的角度分析。我呢,对此没有太多研究。但是我认为,这方子本身既有寒性的药,也有温热性的药。这就好比两块不同颜色的橡皮泥,你只有长时间将它们揉搓在一起,才会形成新的颜色。同样,只有长时间煎煮,才会让寒热两性的药,有效融为一体,形成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汤药。故而,这个去滓再煎,很有必要。这是我自己的粗糙理解,不一定正确。

总之,生姜泻心汤,就是这样一张治疗水气痞证的方子。主要的适应症,就是胃胀、肠鸣、嗳气、口中酸腐臭秽、身体乏力、食欲不振、大便不成形,甚至下肢浮肿、小便不利。中医临床,医家经常用它来治疗慢性胃炎等疾病。其立意还是很精妙的。

  读者朋友,我把这个东西详细写出来,你能理解多少?

  若你是一个胃肠病的老患者,也有上文所述的一些症候,你不妨认真揣摩方义。将来,在中医师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

  当然,形成胃胀、肠鸣等现象的病因病机,还有很多,不能全用生姜泻心汤。与之类似的,还有一个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等等。他们之间的区别,很精细,需要用心学习才能掌握。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健康明星计划#

(0)

相关推荐

  • 经方:半夏泻心汤(呕吐、腹痛)

    半夏泻心汤 [原文]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张仲景 [出自] < ...

  • 生姜泻心汤——水气痞,呕吐腹泻,慢性肠炎,心痞腹泻

    3水气痞--刘渡舟医案 丁某,男,47岁.患心下痞满,时而隆起一软包如鸡蛋大小,按之而痛.两胁下鸣响不适,嗳气频作,口苦纳减,并见面目浮肿,小便不利,大便不成形,每日三四次.舌苔白厚,脉沉弦滑.证属脾 ...

  • 郭生白方论之九 外源排异性胃肠病方论——泻心汤证及其外延疾病

    目录 一.泻心汤证的病势 ①泻心汤证是胃家有热, 功能亢进或低落 ②胃家(胃和小肠大肠)一病俱病 ③泻心汤证是外源排异性胃肠病 二.三黄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三.附子泻心汤方:三黄汤+附子 四.生姜. ...

  • 经方:甘草泻心汤(心下痞,下利无肠鸣)

    甘草泻心汤 [原文]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张仲景 [出自]< ...

  • 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辨治思路

    导 读 条文解读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鞕 ...

  • 呕吐--呃逆--和胃降气--半夏泻心汤--沈绍功

    21,和胃降气法. 用于胃气上逆.昨天讲辨证,气逆有三个,其中就是胃气上逆.它用的方子就是半夏泻心汤. 方子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方子出自<伤寒论>. 半夏一定不 ...

  • 《伤寒论》113——生姜泻心汤

    第五十方--生姜泻心汤 太阳百二十七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生姜四两(60克)半夏半升(65克)黄芩三两(45克)甘草三两( ...

  • 经方:生姜泻心汤(心下痞,肠鸣下利)

    生姜泻心汤 [原文]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者 ...

  • 口臭、体臭的治法

    第157条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伤寒,汗出解之后",伤寒用发汗之法,汗出表解不一定等于痊愈,本条就是里未 ...

  • 生姜泻心汤治疗长期失眠一例

    生姜泻心汤治疗长期失眠一例 中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孟繁甦 指导老师:赖海标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可独立存在,也可伴发在其他疾病中.多种因素如情志.年龄等均可导致失眠.温胆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