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人们认识万物的工具,“道生万物”的说法是错误的

感谢皂罗袍3先生的盛情相约,他说这次是受蚌埠朋友相邀前来交流的。

我对皂先生的印象一直有点神秘的感觉,虽然我们从注册今日头条之初就成了互粉,但一直不见他长篇大论,总是简短三两句话的点评,觉得有理,又不能完全接受。但有个直觉又在提醒我:他肯定经历非凡,对《老子》的研究一定不同寻常,不然也不会总有人相约论道。

我最早引用“上医治未病”为“无为”作注的,就源于他的引导,虽然当初并不以为然,甚至有时候会认为他故弄玄虚。

此次相约珠城,我倒觉得他不是在故弄玄虚,而是谦逊通达,循循善诱。

两天的交流结束了,现凭记忆将他所讲之梗概,分享给诸位“老学”爱好者,在此向皂先生谨致谢意!但只是一己之感受,难免“六经注我”之弊,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道”是认识万物的工具

他拿出一面镜子说:看到镜子中的万物了吗?是的,这里面的万物,是镜子的映照,但却不是万物的真相,而且这个映像只是“当下”的映像,而非恒久的映像。

在朋友家中

我们眼前的,以及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万物在我们心中的观照,这个“观照”,只是“象”而非实物本真。把实物看作万物的本真,是我们的念头决定的。这个念头就是“道”

而“道”就是路,即工具、方法和途径。只是需要明白的是这条“道”上跑的是什么?航线跑飞机,铁道跑火车,车马行人行在公路上,老子所言之道跑的是念头,念头的行迹就是道,没有了念头,也就无所谓道。道的永恒,取决于念头的永恒。

不要误会。人,只要还能思维,就会在一瞬间产生成千上万条念头。因此也就有千万条道,我们的口中、笔下所言之道是指“当下”之道,即此时此刻这一瞬间中所认知的“道”,“执今之道以知古始”所以胜过“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道理就在于此。

对于“道”与“万物”的关系,不能理解为“道生万物”,万物、万有是通过“道”而呈现,道没有出生万物,对于万物,它只是“万物作而弗始(或曰'不辞’)”,道只是任凭万物生灭变化,并不为其主宰,或者说无生无灭,它无所动心(不辞,不干涉)。

人们总是祈求探寻未知的领域,就像渡过一条河流。为了帮助人们解决这一问题,老子就造了一条船,或者说造了一座桥。我们通过这条船得以渡过河流。这条船就是“道”,我们的目的在于过河,察知未知,而不是在这条“船”上打主意,你把这条船拆开了,揉碎了,不过就是一堆废木头,何益之有?

《老子》就是一个谜语,道是一个工具,有个谜面是“双喜临门”,都知道谜底是重庆。人们是如何知道谜底的呢?就是通过思维推导这个工具。人们通过思维,通过“道”这个“工具”,推导出“一”,这个“一”不是“道”创生的,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出生”,而是借助于“道”而显现的。

这么说来,不是降低了“道”的功能属性了吗?

恰恰相反。整部《道德经》核心在道,关键在“一”,没有“道”的思维推导,一切便毫无意义,“一”也就没法展现出它的整体性。得一,抱一,执一,这个“一”即是不“二”。

老子在“昔之得一者”章(《道德经》39章)重点讲了“一”的重要性,另外还讲了“载营魄抱一”、“圣人执一”等,强调的都是“一”的无比重要性。而在46章“天下皆知美”(道德经2章)重点讨论了“二”,揭示了万物从无到有,再到一二三的自然过程。

在万物的呈现的“自然”图轴上,从无到有就是“有道”,如同站着不动,脚下没有自己一样,那就是“无道”。在““道”的框框里,只有“无”和“有”,此两者构成一个“一”的范畴,见下图(讲课时没拍下,这是在酒店墙壁上拍的):

在这个范畴里,“德”的作用如同拦蓄大坝,将“道”“生”之物拦蓄在“一”的范畴里,生多少就拦蓄多少,这就是“道生之,德蓄之”的含义。留下的就是“得”,即“德”,不管是“知止”之“上德”,还是不“知止”的“下德”,被拦下的都是“德”,“漏掉”的就是“失”。

“孔德之容”的“孔”,便是拦蓄大坝的漏洞,漏掉的就是“失”,对照“上德不德”章,你就明白了:在“一”的范畴里是“德”,漏到“二”的范畴就是“失”了,“失”也就是“失道”了。

佛家所言之“无漏”和“有漏”,即此意。

怎么才能进入《老子》的大门?

每个人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精神和肉身。如果要进入《老子》(《道德经》)的大门,必须把精神从肉身中分离出来,把肉身留在门外,精神才可以进去!道德经的大门,是不允许肉身进入的!

这就是第十三章“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也,及吾无身,有何患”要表达的思想。

借用佛家言说:唐僧把肉身抛下,才能到达灵山见佛祖。中国化的佛学,当然是中国化的表述,其道理跟老子所言之道是一致的。

人们通过修行,去追寻一个真理,这个真理的普遍性,世人无一例外,都在追寻。这也是老子“不出于户,以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命题的依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做到的没几个。并且是“背道而驰”的!

老子云“慎终如始”,重视最终的结果,就要从“无”处下手,从无为开始,若能这么做起,最终的结果就已经确定了。如果从“有为”开始,走不出“有”的枷锁,所得的结果还是“有”。

“一”不是“道”

道生一,一怎么能是道呢?就像脸上长了粉刺,身上长了赘瘤,粉刺不是脸、赘瘤不是身体的道理是一样。

如果“道生一”,“一”可以是“道”,那么“二”“三”“万物”也都是道,“是谓不道”如何讲得通?

德者,得也,得又得了什么?失又失了什么?

如果某一时刻,你能够看到道、一、二、三、万物是一个时间轴上的坐标,而你在这个时间轴上可以自由穿梭,那么恭喜,你就是得道了!

万物如果“得一”了,它还能叫“万物”吗?它从万物返回到“一”,那就“往复”到“二”之前的“一”境界,就归于“一”了,它就不是万物了。所以“万物得一以生”是赘言,是后人强加上去的,本来想强调“得一”的重要性,结果弄巧成拙了。

未完待续。本文是个人对皂先生“释道”的理解,但最终解释权属于皂罗袍3先生。

在此谨表谢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