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行意 意行气 气运身”| “意”练太极“神”打拳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74式)招式动图
众所周知,打太极拳讲求的是心静体松,初学太极拳要求慢练,在慢练感受太极拳的意,这样才能快速入门。
一、意、气、神是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形三位一体的综合运动,是肢体运动配合意念(意识)、调息(呼吸)来完成的。这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健身运动的标志,也是太极拳具有很好健身祛病效果的决定因素。
在太极拳运动中,“意”、“气”、“神”为之“道”,形体招式为之“器”。意、气、神是太极拳的灵魂,所以,太极先师归纳出“用意不用力、重意不重形”,“心行意、意行气、气运身”,“调息胜调身、养气得黄金”。
现在有很多人练拳注重形体和拳架,忽视了内在,即意、气,这样练习如同丢了习惯捡芝麻。
如果没有了意念的功夫,则太极拳同其他以力量、以动作姿势、以技巧为主的其它体育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二、“意识”和“神”对于生命的特殊功能
“意识”、“神”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比较玄妙的概念,它在中国传统哲学、现代哲学、心理学、中医学、佛学、气功养生等学科领域都有不同的内涵和解释(因其不是本文重点就不予论述)。
我们这里所说的“意识” 是指意念、思维;“神”是精神、意志、知觉,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是生命活动的高形式。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诠释了人体生命系统全面生理、心理与智慧的统帅,就是精气神中的神。
如前人所说:“人之身如国。神如君,君良则国治;气如民,民聚则国强;精如财,才蓄则国富。”“心主神明。”“肾中生气,心中生神,神气交而成精。”
精气之间的相互生化,皆赖“神”的指令!“神”发布生生不息的生理指令信息,由气负载循经络系统把生命信息能量传递给各级生理组织。包括神经组织与内分泌组织,加以执行、维系着生命系统的正常运行。
三、“意练”、“神练”是中国传统治学、修身的特殊方法
古代的文人学者、僧人道士、医生、养生家及各种匠师都非常重视“神练”、“意练”、“内视返观”、“冥思静想”。这种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治学、修身方法。
实际上这就是内功心法,当人在安静的状态下,排除杂念,在意识空间的王国中进行思维运动,能有效提高人的灵明程度和超长智能(古人称之为“神通”现代称之为“特异功能”)。
使人产生“灵感”,同时通过主动的、灵明的、专一心念的意识活动,能够产生生命所需的特殊能量“气”。
以调动内外之气和形体产生互动变化,使人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精、气、血、津液、神、智等生命指标参量达到内在的和谐平衡及自身与自然界外在的和谐平衡。
使人进行生理、心理、病理的自我调控、自我修复,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一些患有比较严重慢性病的中老年拳友通过“意”练太极“神”打拳,都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四、“意”练太极“神”打拳的具体做法
意练的方法是,在闲暇时,在安静的环境中,可卧可坐可立,两眼闭合,提肛收睾,精神、体态做到松静自然,呼吸平稳,排除杂念,意识内收,然后弱化对外界信息的反映。
使大脑进入虚灵忘我状态,入静五到十分钟后,从套路的起势开始冥思静想,一个式子接一个式子“神练”,速度要慢,一切要求同实练相同。
“神练”、“意练”、可分为两种想象形式,即整体意念想象、动作意念想象。
整体意念想象
就是想象自己整个身体置于特定的环境(幻境)当中,去感受体悟。想象的意境没有统一模式,可以根据个人的思维习惯、心智取向来决定,但通常想象的是高大、虚无、通透、轻柔、漂浮。
所谓高大,就是想象在清纯的宇宙中自己身躯顶天立地巍峨高大。所谓虚无,就是周围环境乃至宇宙都是无形无相的虚无空间,也可以想象自己也是虚无的。通透,就是的身躯肢体是透明的。所谓轻柔、漂浮,就是想自己身躯似云又似雾虚无缥缈。整体想象可以把几种意境组合在一起,这样效果会更好。
动作意念想象
动作意念想象可分为动作想象和动作体悟。动作想象就是在打拳过程中,把动作加以一定的内在含义。如云手时,想象巨大的双臂在搅动着宇宙太空或者是在翻江倒海。在做揽雀尾,双手下捋时,要想象把一道彩虹从天边牵引下来。
搂膝拗步时,往前推掌就想象把巨大的气流推向遥远的天的。动作体悟就是,注意力(意念)跟随动作的力点走,同时要体会动作时肢体的内在变化。如在做左搂膝拗步时,意念要在左手上,当左手搂膝要结束时,意念马上转到前推的右手上。
在做棚手或倒卷肱等动作时,意念跟随手臂运行变化,就会感到两手有抽拉或相吸相斥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