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过敏导致心跳骤停患者再次手术麻醉管理

麻醉用药属于一种相对独特的用药方式,通常需要在较短的手术过程中使用多种药物。但是,任何药物的使用都会导致过敏反应和类过敏反应。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该类反应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使得过敏和类过敏反应成为目前围术期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讲者:范玉杰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三博脑科医院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50岁,以“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为主诉入院治疗,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并逐渐加重,期间患者无明显意识障碍和四肢抽搐、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为求进一步治疗,于2019年2月13日于他院就诊,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提示垂体瘤可能性大,该院建议手术治疗。遂于该院住院治疗,全麻下行“鞍区肿物切除术”,但因麻醉时突发过敏性休克,心跳骤停。可疑过敏原为皮肤消毒液、咪达唑仑、丙泊酚、舒芬太尼、苯磺酸阿曲库铵、依托咪酯。此外,患者于10天前曾存在过敏史,表现为皮肤荨麻疹、腹泻等症状,具体接触源不详。

患者基本情况

患者男性,50岁,身高170 cm,体重84 kg。神志清楚,活动自如。主诉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加重3个月。

术前检查

患者无外伤史,推测前肋骨折是由于上次手术心肺复苏造成。患者凝血六项检查结果提示患者现在处于高凝状态,要注意围术期血栓形成。从患者各项检查来看,患者虽经历心跳骤停、心肺复苏,但患者身体重要脏器并未受到很大影响。患者头颅核磁提示鞍区占位,考虑垂体瘤可能性。

既往病史

患者于外院拟行“经蝶鞍区肿物切除术”时,麻醉后突发呼吸心跳骤停,经抢救后患者心跳及呼吸恢复,考虑过敏性休克。患者入我院10天前曾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荨麻疹、腹泻等症状,具体接触源不详。患者存在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高血压病史4个月,平时血压150/90 mmHg左右,未治疗。拟行“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

通过回顾患者特殊病史来查找过敏原,病历提示患者两肺存在慢性炎症病灶,心电图提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存在头孢类、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

患者于外院行过敏原检查,检查后发现多数药物呈阴性结果,因此基本锁定过敏原为羟乙基淀粉与碘伏消毒液。

麻醉要点

1. 做好过敏反应的应急准备。

2. 尽量使用简单药物,避免药物过于复杂。

3. 给药剂量尽可能小,给药速度缓慢。

4. 术中严密监测及观察,及时发现、尽早处理。

5. 预防性使用激素和抗组胺药。

麻醉过程

9:10患者入室,开放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并进行动脉穿刺置管。

9:20进行麻醉诱导,注射甲强龙80 mg、咪达唑仑5 mg、舒芬太尼30 mg、顺阿曲库铵20 mg,缓慢注射丙泊酚150 mg。应用丙泊酚、舒芬太尼、顺阿曲库铵维持麻醉。此时患者呼吸循环平稳,没有见过敏征象。

9:40消毒前棉签试验,未发现对碘伏等有过敏现象。

9:45术者蘸取碘伏实施术区消毒后,患者腋下、颈部出现多块皮疹,血压出现下降趋势。采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给予肾上腺素30 μg,并泵注肾上腺素1 μg/(kg·min)、葡萄糖酸钙1 g、异丙嗪25 mg。患者皮疹逐渐消失,循环稳定,手术顺利进行。

11:50手术结束,总历时2.5 h,总入量3100 ml,总出量1100 ml。

12:00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0.5 h后拔除气管导管,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讨论

过敏机制

过敏反应在麻醉状态和非麻醉状态区别

过敏程度分级

严重过敏反应处理流程

围术期医学论坛(zhwsyxlt)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