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也没有以前的李沧东那么好《燃烧》

以3.8分创造了场刊历史最高分!在《诗》之后时隔八年,李沧东高调亮相第71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我个人感觉电影还不错,但是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也没有以前的李沧东那么好。

故事没有太大的意义,电影已经超出普通叙事电影的范畴,李沧东强调的是当代韩国年轻人,失去生命意义的精神饥饿感。电影着重的是意境和感觉,并不侧重故事本身。

电影改编自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烧仓房》,毕竟只是短片小说,要拍成电影李沧东进行了大幅的修改,甚至在语境上我感觉和村上的区别都是很大的。贫困的搬运工钟秀(刘亚仁 饰),偶然间遇到了童年好友惠美(全钟淑 饰)。惠美正准备前往非洲旅行,她请求钟秀照顾她的猫咪。旅行回来后,惠美向他介绍了本(史蒂文·元 饰),一个她在旅途上认识的神秘男人。随即三人陷入了纠缠不清的复杂关系。

电影的主题很明确,李沧东没有拖泥带水故弄玄虚,当代商品社会,人类在食物充足满足了生理饥饿之后,就会陷入到失去生存意义的精神饥饿之中。性,酒精,毒品都无法驱走空虚的孤独感,而最终失去控制的愤怒将燃烧一切,走向灭亡。

电影的主题没问题,但是表现方式我很不习惯。这部具有非常强烈的修饰感,李沧东的电影从前没有这种感觉,娓娓道来自说自话,电影技巧完全进入到了“山还是山,水还是水”的至高禅意。这部反倒退回了“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阶段。

几组炫技的桥段非常亮眼,可是充满了刻意之感。

哑剧吃橘子。

聚会中孤独的非洲尬舞。

嗨大了之后的裸舞。

钟秀思念中的自慰。每一段单独拿出来都是几近完美电影表现方式,可是在整部电影中显得非常不和谐,太突兀,太雕琢,精致的细节修饰,好像在齐白石的群虾图中,落了几只赵佶的工笔花鸟,一种非常别扭的感觉。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还没有看到,从以往是枝裕和的作品猜测,在故事性上肯定会完胜这部。这部在情节上李沧东留白太多,在电影技巧上精益求精之后,他在故事线上留下了四处漏风的开放口子。电影更多把村上的小说归纳为悬疑向,大量的伏笔和暗示,把思路引向本把无用的惠美当做塑料大棚一样烧掉了。但是那只猫真的存在吗?惠美掉进过井里吗?本烧掉了塑料大棚吗?本和惠美的失踪有关系吗?李沧东刻意留下了开放性的选择,具体怎么回事,全凭观众自己选择,电影一律没有给出确定答案。

而钟秀同样无法确定,不确定不意味着他不愤怒,这种不确定的愤怒,恰好是当代年轻人困惑的生存状态。在一系列的开放式情节之后,电影的结尾有些耐人寻味,如果愤怒得到了宣泄,也是解脱的一种方式,我个人觉得钟秀无法从愤怒的困局中解脱出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即使怀疑自己爱的女人被人杀害,却力不从心的无法证实,只能浑浑噩噩继续苟且的活着,愤怒无处宣泄的无力感,才是最痛彻骨髓的痛苦。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村上小说的结尾更好一点,电影以激烈的方式结尾真的很韩国,一点都不李沧东。

李沧东在接受采访时,说过他喜欢在电影中提出问题,而不愿意去解答。只是这部留给观众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至于把电影彻底解读为悬疑片,有些偏颇,最起码没有完整的体会李沧东的创作立场。

两位演员必须大加称赞,刘亚仁是韩国从偶像进化到演技派最快的一位。之前的《思悼》他的表演已经趋向成熟,这部只能说影帝本质尽显,刘亚仁得影帝是早晚的事,这里留个记号。

全钟瑞的处女秀亮瞎眼,她的起步太高了,前途不可限量。三个人中这一角色的完成度,甚至超过了刘亚仁。

在黑暗的井中,恐惧的望向天空,幻想着展翅飞翔,是一种令人心生疼痛的意境。

(0)

相关推荐